跳转到内容

用户:Fire-and-Ice/沙盒/5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屈原否定论,即认为屈原不存在的论点。

论点[编辑]

现存的西汉以前史料都没有出现过“屈原”这个名字,最早提到屈原的是西汉贾谊写的《吊屈原赋》。

历史[编辑]

1906年廖平作《楚辞新解》认为“《渔父》《卜居》,乃为屈子自作”,其他则为“屈子所传”,而“《楚辞》为孔子天学,《诗》之传记,与道家别为一派”。1918年廖平又作《五变记》称《楚辞》“辞意重复,非一人之著述,乃七十博士为始皇所作仙真人诗,采风雅之微言,以应时君命”。廖平《楚辞讲义》认为:《楚辞》《离骚》作者另有其人,屈原是虚构的。

1922年胡适称:“《九歌》与屈原的传说绝无关系,细看内容,这九篇大概是最古之作,是当时湘江民族的宗教歌舞。……屈原是谁?这个问题是没有人发过问的。我现在不但要问屈原是什么人,并且要问屈原这个人究竟有没有?”“《史记》本来不很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胡适分析了史记的屈原记载,认为“《屈原传》叙事不明”。[1]

1923年4月8日陆侃如发表《屈原评传》,逐条驳斥了胡适《史记·屈原列传》是“伪作”说,又说:“屈原这人是有的。他是战国时人。”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汉墓出土《离骚》与《涉江》残简,说明公元前165年就存在《离骚》。

参考[编辑]

  1. ^ 胡适,《读楚辞》,《努力周报》《读书杂志》1922年第1期。

"屈原否定论"产生原因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