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视儿童合唱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视儿童合唱团中国电视公司(中视)成立的儿童合唱团,1978年11月12日成立,解散时间不明。

团史[编辑]

1978年11月12日,中视成立中视儿童合唱团,中视总经理梅长龄兼任中视儿童合唱团名誉团长,中视副总经理邓昌国兼任中视儿童合唱团团长与音乐指导,中视社会服务部主任洪缙曾兼任中视儿童合唱团总干事,黄孝石担任中视儿童合唱团指挥尤雪芳担任中视儿童合唱团伴奏,公开招考录取团员102人。中视儿童合唱团成立后三个月内,每星期日上午在广播电视大厦地下室排练场练唱,准备1979年4月4日的公演。[1]

1979年4月1日,《中国电视周刊》发行第493期,封面人物为中视儿童合唱团。

1979年7月22日至7月28日,中视儿童合唱团团员92人在干事余思远、策划及指挥黄孝石、伴奏老师尤雪芳的带领之下,在阳明山上的浸信会岭头山庄举办第一届夏令营,培养团员适应群体生活,并加强团员的歌唱、舞蹈及演奏方面的技巧。团员92人被分为5班:“彩虹班”、“蜜蜂班”、“和气班”、“欢喜班”、“喇叭班”;其中女团员80人被分入彩虹班、蜜蜂班、和气班与欢喜班,男团员12人被分入喇叭班。彩虹班与蜜蜂班合住的宿舍是“彩虹蜜蜂窝”,和气班与欢喜班合住的宿舍是“欢喜和气家”,喇叭班住的宿舍是“喇叭居”。[2]

1979年12月15日19:30,中视儿童合唱团在台北市延平南路实践堂举办《中视儿童合唱团成立周年音乐晚会》,总计演唱40首各国歌谣,穿插团员表演的哈萨克少女乐舞〈米能哈森木江〉与蒙古乐舞〈角力士〉,压轴戏是以中视儿童音乐教育节目《音乐123》内容改编的舞台剧〈音乐123〉,最后以唱〈再见,朋友们!〉作结。[3]

1981年1月4日,中视儿童合唱团在实践堂举办《中视儿童合唱团成立二周年音乐会》,首先全体(第一至三期团员)合唱〈中华民国国歌〉与〈中视儿童合唱团团歌〉,第三期团员合唱英国童谣〈郊游〉、有队形变化的法国童谣〈法兰西的洋娃娃〉与加上舞蹈动作的菲律宾童谣〈插秧歌〉,曾担任《音乐123》小天使的第一期团员杨淑芬独唱〈菩提树〉,第一期团员合唱〈库斯克邮车〉、〈思乡曲〉与〈杜鹃花〉,第二期团员合唱〈顽皮进行曲〉与有队形变化的〈康城赛马〉,第二期团员张成光独唱〈别故乡〉,第一期团员合唱〈小草〉、〈流浪之民〉与独唱〈麦田〉,全体合唱〈小铃铛〉与〈圣诞组曲〉,最后全体合唱〈爸爸爱妈妈〉、〈我想念你,妈妈〉与〈榜样〉等富有亲情及感恩的歌曲作结。[4]

1981年4月6日09:00,中视儿童合唱团举行第三期开训典礼,第一至二期团员穿著团服连续演唱〈欢迎歌〉、〈我的妈妈〉、〈榜样〉、〈偶然〉与〈麦田〉,第三期团员与第一期团员交接,第三期团员递补因升上国中而退团的第一期团员,第一期团员将谱夹与团徽交给第三期团员。[5]

1981年7月12日,中视儿童合唱团与美国旧金山儿童合唱团缔结为姊妹团,中视总经理梅长龄主持缔结典礼。[6]

1984年4月18日19:00,中视大乐队台北新公园音乐台举行露天音乐会〈与民同乐〉庆祝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诞辰,内容包括:①中视大乐队现场演奏,②中视儿童合唱团大合唱,③萧㛤珠甄秀珍等歌星的演唱。[7]

1990年7月10日,中视儿童合唱团应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巴黎华侨文教服务中心邀请,前往巴黎维也纳布达佩斯等地巡回演唱18天。[8]

资料来源[编辑]

  1. ^ 苏瑞芳,〈中视儿童合唱团〉,《中国电视周刊》第493期(1979年4月1日出版)第54至55页。
  2. ^ 王幼珠 图文,〈岭头山庄的歌声 中视儿童合唱团夏令营记实〉,《中国电视周刊》第512期(1979年8月12日出版)第22至23页。
  3. ^ 王幼珠 图文,〈中视儿童合唱团周年 纪念音乐会演出成功〉,《中国电视周刊》第532期(1979年12月30日出版)第38至39页。
  4. ^ 〈庆祝中视儿童合唱团成立二周年纪念 一次成功的音乐会〉,《中视周刊》第587期(1981年1月18日出版)第8至9页。
  5. ^ 子娟,〈中视第三期儿童合唱团 举行开训典礼并办交接〉,《中视周刊》第600期(1981年4月19日出版)第83页。
  6. ^ 中华民国电视学会电视年鉴编纂委员会 编纂,《中华民国电视年鉴第三辑:民国六十七年至七十二年》,中华民国电视学会1984年6月30日出版,第178页。
  7. ^ 台北讯,〈庆祝蒋总统诞辰 中视乐队将办露天晚会〉,《民生报》1984年4月17日第11版。
  8. ^ 中华民国电视学会电视年鉴编纂委员 编纂,《中华民国电视年鉴第七辑:民国七十九年至八十年》,中华民国电视学会1992年6月30日出版,第2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