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司马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司马暠(?—570年代),文昇,小字罗儿河内温县[1][2]南梁南陈官员,因有孝义而著名。高祖父是东晋侍中、光禄勋司马柔之,以南顿王司马宗之孙作齐文献王司马攸后嗣;南梁尚书水部侍郎、岳阳太守兼梁武帝表兄弟(萧顺之姊妹的儿子)[1][2]司马子产之子。

生平[编辑]

司马暠自幼聪明机警,个性纯厚,十二岁时母亲去世,他想念母亲而十天不喝水,一旦号哭哀痛就会晕倒,亲友都怕他过不了丧期。父亲司马子产每次都会劝喻他,并逼他吃粥,但他依然十分消瘦。服丧后,以皇室亲戚入宫请安,梁武帝看到他消瘦的样子,叹息很久,对司马子产说:“昨天看到罗儿面色憔悴,令人悲伤,正是不辱家风的儿子啊。”[3][4]后来司马暠出任太学博士,迁任正员郎。父亲司马子产逝世,他更加伤痛,在父亲墓旁建庐,一日内只吃一升薄麦粥。司马子产的墓在新林山岭旁,曾有猛兽出没,司马暠建庐的几年,豺狼都消失了;经常有两只鸟儿在庐上栖息,十分温驯,在新林传为佳话[5][6]

承圣年间,司马暠除授太子庶子江陵失守,他依例入关到北周,梁朝宗室被残杀,不能埋葬,司马暠作为宫臣上奏北周要求回到江陵改葬,文辞悲切。北周朝廷嘉奖他,回复说:“过去主父被杀,孔车有长者之风;彭越遇害,栾布有家臣礼仪。你的故国已经改朝换代,但你还有送往的情节,才知道你的忠贞和为臣之道,现在敕令荆州以礼改葬。”南陈太建八年(576年)他回来,陈宣帝特别礼遇,赏赐有加,授命为宜都王陈叔明的谘议参军事,徙官安德宫长秋卿、通直散骑常侍太中大夫、司州大中正,在任内去世。有文集十卷[7][8]

引用[编辑]

  1. ^ 1.0 1.1 陈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六》:司马暠字文昇,河内温人也。高祖晋侍中、光禄勋柔之,以南顿王孙绍齐文献王攸之后。父子产,梁尚书水部侍郎、岳阳太守,即梁武帝之外兄也。
  2. ^ 2.0 2.1 南史·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四》:司马暠字文升,河内温人也。高祖柔之,晋侍中,以南顿王孙绍齐文献王攸后。父子产,即梁武帝之外兄也,位岳阳太守。
  3. ^ 《陈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六》:暠幼聪警,有至性。年十二,丁内艰,孺慕过礼,水浆不入口,殆经一旬。每至号恸,必致闷绝,内外亲戚,皆惧其不胜丧。父子产每晓喻之,逼进𫗴粥,然毁瘠骨立。服阕,以姻戚子弟,预入问讯,梁武帝见暠羸瘦,叹息良久,谓其父子产曰;“昨见罗儿面颜憔悴,使人恻然,便是不坠家风,为有子矣。”罗儿,即暠小字也。
  4. ^ 《南史·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四》:暠幼聪警,有至性。年十二,丁内艰,哀慕过礼,水浆不入口,殆经一旬。每号恸,必至闷绝,父每喻之,令进粥,然犹毁瘠骨立。服阕,以姻戚子弟入问讯,梁武帝见其羸疾,叹息久之。字其小字谓其父曰:“昨见罗儿面颜憔悴,使人恻然,便是不坠家风,为有子矣。”
  5. ^ 《陈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六》:释褐太学博士,累迁正员郎。丁父艰,哀毁逾甚,庐于墓侧,一日之内,唯进薄麦粥一升。墓在新林,连接山阜,旧多猛兽,暠结庐数载,豺狼绝迹。常有两鸠栖宿庐所,驯狎异常,新林至今犹传之。
  6. ^ 《南史·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四》:后累迁正员郎。丁父艰,哀毁愈甚,庐于墓侧,日进薄麦粥一升。墓在新林,连接山阜,旧多猛兽,暠结庐数载,豺狼绝迹。常有两鸠栖宿庐所,驯狎异常。
  7. ^ 《陈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六》:承圣中,除太子庶子。江陵陷,随例入关,而梁室屠戮太子,瘗殡失所,暠以宫臣,乃抗表周朝,求还江陵改葬,辞甚酸切。周朝优诏答曰:“昔主父从戮,孔车有长者之风,彭越就诛,栾布得陪臣之礼。庶子乡国已改,犹怀送往之情,始验忠贞,方知臣道,即敕荆州,以礼安厝。”太建八年,自周还朝,高宗特降殊礼,赏锡有加。除宜都王谘议参军事,徙安德宫长秋卿、通直散骑常侍、太中大夫、司州大中正,卒于官。有集十卷。
  8. ^ 《南史·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四》:承圣中,除太子庶子。魏克江陵,随例入长安。而梁宗屠戮,太子殡瘗失所,及周受禅,暠以宫臣,乃抗表求还江陵改葬,辞甚酸切。周朝优诏答之,即敕荆州以礼安厝。陈太建八年,自周还,宣帝特降殊礼。历位通直散骑常侍、太中大夫,卒。有集十卷。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陈书·卷32》,出自姚思廉陈书

参考文献[编辑]

  • 陈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六
  • 南史》·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