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婴保护舱
弃婴保护舱[1](baby hatch)是一种容器或场所,让因为某些理由而无法继续养育婴儿(通常是新生儿)的家长,能匿名的将婴儿放置于其中,之后会有特定人士前来收取并照顾。这样的设施在中世纪和十八至十九世纪间相当常见,当时称为“弃婴轮盘”(foundling wheel)。弃婴轮盘在1880年代晚期渐渐消失,直到近代以“弃婴保护舱”的新形态在1996年首次出现,2000年起许多国家皆设有弃婴保护舱,其中在德国目前约设置有80个弃婴保护舱。
在以使用德语为主的国家中,弃婴保护舱被称为 Babyklappe,是英语的 Baby(婴儿)加上德语的 klappe(有舱、会发出声音的门盖之意)的组合单字,或称作 Babyfenster(婴儿窗口);在义大利语中则是 Culle per la vita(生命的摇篮)。在日本被称为“赤ちゃんポスト”,为婴儿邮箱之意。
保护舱通常设置于医院或社会服务中心,外表是一扇小门,打开之后其中会有一张柔软的床,可能会有暖气装置或至少不会太过寒冷。在床上装有侦测感应器,当婴儿被放入时,能自动通知负责管理的特定人士,以便即时前来取走并照顾婴儿。在德国,将婴儿放置于保护舱的家长可以在八周内反悔,并前来取回自己的孩子,而不须负担任何法律责任。八周后被弃置的婴儿将会开放领养。
历史
[编辑]数个世纪以来,弃婴保护舱一直以各种形式存在。这套系统在中世纪时非常普遍。最早在1198年,第一个弃婴轮盘(ruota dei trovatelli)在义大利设立,在教宗诺森三世指示下装设,教宗认为这样将能够让母亲以隐密的方式放弃自己的婴儿,而不是用杀害婴儿的方式。弃婴轮盘是一个圆柱形状的装置,设在建筑物的外墙,与旋转门类似。母亲将婴儿放入圆柱内,将圆柱旋转之后就能将婴儿送入教堂内,接著再以旁边的铃铛通知教堂内的人。今天在教廷内的 Santo Spirito 医院仍然可以看到这种装置,这个弃婴轮盘是在中世纪设置,并一直被使用直到十九世纪。
在德国汉堡市,一名德国商人于1709年在一间孤儿院内设置了弃婴轮盘(Drehladen)。但在五年后(1714年)便关闭不再使用,因为弃婴的数量实在太多,已经超出孤儿院的财务负担范围。其他早期著名的弃婴轮盘设置在卡塞尔(1764年)和美因茨(1811年)
法律观点
[编辑]弃婴保护舱也带来一些法律上的争议,许多人认为孩子有权力知道自己的身分为何,联合国的儿童权力公约第八条也也肯定了这点。此外,弃婴保护舱可能也会让父亲失去知道自己孩子状况的权力。
奥地利法律将在保护舱内发现的婴儿定义为“弃婴”(foundlings)。当地的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服务机构会照顾弃婴六个月,之后便会送交相关单位准备让其他家庭领养。而女性则没有匿名生产的权力。
捷克社会事务部门在2006年证实弃婴保护舱符合该国法律规范。但是一位警察克隆奈尔·安纳·皮斯科瓦(Colonel Anna Piskova)却表示警方将会设法找出抛弃婴儿的母亲。对此捷克弃婴保护舱机构的主导人路德维克·海斯(Ludvik Hess)提出抗议,并受到国际性组织“拯救孩童”(Save the Children)的正式支持。
在法国,维希政府于1941年9月2日通过了一项关于生育保护的法案,允许女性匿名生产。这项法律在几经修正后,成为现今法国的匿名生产权(accouchement sous X),并在“法国社会活动和家庭法”(French Social Action and Families Code, Art.22-6)中规范。
国际现况
[编辑]- 奥地利 - 至2005年为止,共有六个城镇设有弃婴保护舱。
- 比利时 - Moeder voor Moeder(母亲之母)于2000年时在安特卫普的博赫尔豪特地区设置了第一个弃婴保护舱,称作 babyschuif,或是 Moeder Mozes Mandje(母亲的摩西摇篮)。设置后三年内没有任何弃婴被放置在该保护舱内。
- 捷克 - 在2005年于布拉格设置了第一个弃婴保护舱,截至2006年3月,共有三名弃婴被放置其中。
- 德国-2000年起开始设置,2005年时全国共有超过80个的弃婴保护舱[2]。
- 匈牙利 - 从1996年首次设置以来,目前约有12个弃婴保护舱,大多是位在医院。
- 印度 - 在泰米尔纳德邦,1994年设置了第一个弃婴保护舱,是该地区首长贾雅拉丽莎(J. Jayalalithaa)的政策,希望能借此防止印度的杀害女婴事件。被弃置的小孩称为 Thottil Kuzhanthai(摇篮婴儿),由政府抚养长大并提供免费教育。
- 义大利 - 约有8个弃婴保护舱,由“生命行动”(Movement for Life)组织设置。在2006年12月首次设置于罗马,并在2007年2月收到第一名弃婴。此外,在梵蒂冈也设有一个弃婴保护舱,该地正是“弃婴轮盘”的起源地。
- 日本-2007年5月10日将在熊本县熊本市的慈惠医院正式启用国内第一个弃婴保护舱,称为“こうのとりのゆりかご”。在日本引起赞成和反对两极化的意见争论,首相安倍晋三对此表达严重反对的立场[3]。
- 荷兰 - 原在2003年计划于阿姆斯特丹设置称为 babyluik 的弃婴保护舱,但在强烈的反对声浪下被迫中止。健康部门秘书长 Clémence Ross 表示弃婴保护舱可能违法。
- 巴基斯坦 - Edhi 基金会在全国有约250个据点,提供称为“jhoola”的接受弃婴服务。jhoola 是一种白铁制的悬挂式摇篮,并有床垫铺设在其中。家长可以匿名的将弃婴放置在基金会机构的外面,有一个摇铃可用作通知,工作人员每个小时也会前来检查摇篮一次。
- 菲律宾 - 马尼拉的圣乔斯医院(Hospicio de San Jose)设有一个“回转摇篮”(turning cradle),上面写著“这里接受被抛弃的婴儿”[4]
- 南非共和国 - 非营利组织“希望之门”(Door Of Hope)在2000年8月在约翰尼斯堡的一处教堂设置了“墙上之洞”(hole in the wall)。截至2004年6月,共收到约30名弃婴。
- 瑞士-2001年5月9日在艾因西德伦(Einsiedeln)的一所医院设置了弃婴保护舱。
- 美国 - 在国内并没有设置任何类似装置,但德州在1999年9月1日开始实行《安全天堂》(safe haven law)法案,之后有47州跟进。该法案允许家长合法且匿名的放弃自己的新生儿(在出生后72小时之内),并送至被称为“安全天堂”的场所,例如医院或消防局。这项法案在不同的州份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在加州被称为《婴儿安全环境法》[5]。
注释与资料来源
[编辑]- ^ 这个字词并没有中文的官方或惯用译名,有些传媒会译为“弃婴舱”、“弃婴信箱”等。在英语中,hatch 有“孵化”、“孵育”的意思,同时也可指“舱”,但大多是指船舱、机舱或太空舱等空间。在此处不将 baby hatch 直译为“弃婴舱”,是希望能同时兼顾 hatch 一字的双重含意。
- ^ Babybox - Statim. [2007-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9).
- ^ 日本熊本市政府批准医院设弃婴舱引争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来自《现代快报》
- ^ 原文为:Abandoned Babies Received Here.
- ^ 存档副本. [2007-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1).
- 公有领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编).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本条目包含来自
外部链接
[编辑]- (英文)德国民众对于弃婴保护舱的意见两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来自德国之声网站的文章
- (英文)医院重新设置已经停用的弃婴轮盘 - 来自英国《泰晤士报》网站的文章
- (德文)www.babyklappe.info弃婴保护舱制造商的网站
- (德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日语)日本熊本县慈惠医院的弃婴保护舱(こうのとりのゆりかご)网站
- (英文)南非希望之门
- (英文)印度为女弃婴设计的摇篮计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BC News)
- (英文)[永久失效链接] 日本儿童人权协会网站上,一篇日本报纸的相关文章[永久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