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点若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橘点若鲹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鲹形目 Carangiformes
科: 鲹科 Carangidae
属: 若鲹属 Carangoides
种:
橘点若鲹 C. bajad
二名法
Carangoides bajad
Forsskål, 1775
异名
  • Scomber ferdau bajad
    Forsskål, 1775
  • Caranx bajad
    Forsskål, 1775
  • Caranx auroguttatus
    Cuvier, 1833
  • Carangoides auroguttatus
    Cuvier, 1833
  • Carangoides auroguttataus
    Cuvier, 1833

橘点若鲹,又称橙点若鲹金点平鲹,俗名为甘仔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鲹科的其中一个

命名[编辑]

橘点若鲹首先由瑞典博物学家彼得·福斯科尔(Peter Forsskål)在1775年根据从红海取得的标本进行科学描述,并以阿拉伯语bajad命名,之后又被归类在ScomberCaranx,目前被命名为Carangoides bajad

分布[编辑]

本鱼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红海马尔地夫斯里兰卡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印度日本中国沿岸、台湾越南菲律宾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圣诞岛澳洲等海域。

深度[编辑]

水深2至50公尺。

特征[编辑]

本鱼体呈纺锤型且侧扁,体色为均匀的土黄色。但红海所产的有体色变异,全身为黑灰色。腹部银白,胸鳍全长明显大于头长,胸鳍向后可达第二背鳍的第5软条下方。第一背鳍有硬棘7至8枚;第二背鳍有硬棘1枚、软条24至26枚;臀鳍有硬棘2枚、软条22至23枚。棱鳞不明显约18至20枚。体长可达55公分。

生态[编辑]

本鱼为掠食性鱼类,春夏之间,常向水质清澈的沙砾石海滩及河口洄游,因水质清澈,对于以目视发现猎物的掠食者而言,是理想的狩猎场所。秋冬之后才离开河口回到水较深的岩石海岸。

经济利用[编辑]

食用鱼,味道普通,最宜煮汤。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