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潘永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潘永清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所题之芝山岩洞天福地碑[1]

潘永清(1820年—1873年),字少江,号定民台湾淡水厅芝兰二堡唭哩岸庄(今台北市北投区)人[2],举人潘成清之兄[3]:29,士林潘家成员,曾创建八芝兰新街(士林新街)[4]:36,并担任《淡水厅志》采访[5]

生平

[编辑]

潘永清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出生[6]:453,原为林本源家族开垦时的督工[4]:35,曾跟随该家族一同开垦马武督山区,又在淡水石门三芝等地自行开凿三条水圳(成渠圳),因此富有建设经验[6]:481。除此之外,他也与厦门商人往来贸易米、樟脑等用品,因而逐渐致富[7]:22。之后拜大龙峒文人陈维英为师,当时有“顶港潘永清;下港许招英”之称[8]:3。并且曾因一块浮洲地与陈维英争吵,但最后两人和解[8]:3。道光二十年(1840年)于芝山岩惠济宫后设立文昌祠,并在此设立义塾[9]:201。咸丰四年(1854年)小刀会入侵基隆,潘永清曾参与镇压,事件平定后选用训导,但并未赴任[10]。咸丰九年(1859年)[10]分部员外郎[2],之后又成为惠济宫董事,于同治七年(1868年)将惠济宫与佛祖寺二间庙宇重新盖为一栋二层楼的寺庙,上祀开漳圣王,下祀观音佛祖[1]。同治十二年(1873年)成为岁贡生[2]

咸丰九年(1859年)淡水厅爆发严重的分类械斗,八芝兰街(士林旧街)遭焚毁殆尽,事后当地居民商议重建八芝兰街,但众人对于新街地点的选择意见分歧,最后归纳为三种意见:第一种是在原址重建,但因旧街地点不便而作罢。第二种是迁建于芝山岩,但该意见遭潘永清极力反对。其认为,若迁建新街于芝山岩,一旦泉州人前来攻打新街,新街居民只能退居石角,若石角陷落,则容易被逼入山区。之后,八芝兰地区爆发淹水,潘永清发现下树林地区(今士林区仁化里、义方里、礼文里、智勇里一带)并未淹水,又因该地风水极佳,于是力主在下树林建立新街,并作为士林慈𫍯宫之重建地区[4]:33-35

咸丰十年(1860年)为猴年,民间传统有“猴歇树林好预兆”之说,因而在此年著手规划新街。潘永清首先取得大地主曹七合派下之同意,允许以个人自由租借、奉献庙地以作为公用,之后大东街曹家、林本源家族、石角杨家、魏家也都纷纷献地以兴建房屋。潘永清为使新街加速完工,于是和林本源家族结盟,由林本源家族出资,自己负责建造房屋,另外鼓励富商义务建房,潘永清之弟潘盛清也与潘永清一同规划新街之建设[4]:36

建成的士林新街为一长方形之街市,其道路、水沟、店铺均经由事先规划,街屋皆以杖八宽度兴建,为防范泉州人前来攻打,于街与街的交会之处设置东、西、南、北四座隘门[4]:36,并在河边插置竹子,以预防台风、洪水侵袭,又在新街的东西两侧开凿两条运河[7]:22,称作顶水挡、下水挡[4]:37(即基隆河废河道),用以防盗和充当码头[7]:22。之后潘永清又将八芝兰天后宫迁移至新街,重新命名为慈𫍯宫[4]:31

同治十二年(1873年)潘永清过世,享年53岁[2]

争议

[编辑]

潘永清曾在同治元年(1862年)“私设刑具”,将募兵吴金城殴打致死,吴金城之子吴扁将此事告官,后当局传唤潘永清至官衙集讯[11]:157

诗作

[编辑]

同治八年(1869)十二月八日,广东官员区天民与陈维英张书绅、查元鼎、白良骥、潘永清、连日春、陈树蓝等二十馀人一同至剑潭游玩[12],潘永清当即作有〈游剑潭次区观察觉生韵〉一诗[13]:186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高贤治. 〈士林惠濟宮與開漳聖王〉. 《台北文献》. 1997-06, (直字第120期). 
  2. ^ 2.0 2.1 2.2 2.3 戴德发、林兴仁、刘如桐、林佛国、盛清沂、宋幼林 (编). 《臺北縣志.卷二十七:人物志》. 台北市文献委员会. 1960. 
  3. ^ 王月镜、吴伯雄. 《臺北市志.卷九:人物賢德篇》. 台北市文献委员会. 1988.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王怡茹. 〈戰前士林廟街發展之研究:以慈諴宮、士林新街、士林市場為論述中心〉. 《台湾文献》. 2005-06, 第56卷 (第2期). 
  5. ^ 黎兆棠陈培桂杨承藩吴子光翁林萃张书绅林维让陈霞林苏衮荣、郑如梁、李彤恩、翁林英、王春塘、李联英、郑化南、郑秉经、林绍唐、林维源、林汝梅、李腾芳、陈经、黄中理、苏章荣、陈鸶升、傅以扬、高廷琛、潘永清、汪达利、裴坤、查仁寿、刘椿、余宽、李庄 (编). 《淡水廳志》. 1871. 
  6. ^ 6.0 6.1 士林镇志编纂委员会 (编). 《士林鎮誌》. 士林镇志编纂委员会. 1968-07. 
  7. ^ 7.0 7.1 7.2 徐裕建. 《臺北市三級古蹟士林慈諴宮研究調查與修復建議》.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1993-06. 
  8. ^ 8.0 8.1 周百炼、陈君玉、郭海鸣、谢建南 (编). 《臺北市志.卷十:雜錄.叢錄篇、文徵篇、大事年表》. 台北市文献委员会. 1962. 
  9. ^ 黄金土、黄淑清 (编). 《臺北古今圖說集》. 台北市文献委员会. 1992-06. ISBN 957-00-1194-7. 
  10. ^ 10.0 10.1 古鸿廷、黄书林、颜清苓 (编). 《台灣歷史與文化(四)》. 稻乡出版社. 2000-11. ISBN 9789579628716. 
  11. ^ 淡新檔案(二十七).第三編:刑事.總務類:冊報、指揮、互助移解、通緝、驗屍、定讞》. 台湾大学图书馆. 2008-05. ISBN 978-986-01-5281-4. 
  12. ^ 许惠玟. 〈陳維英《偷閒錄》版本研究〉. 《台北文献》. 2007-09, (直字第161期). 
  13. ^ 赖子清 (编). 《臺灣詩醇.下》. 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