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𤫉(?—?),秦州成纪县(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南宋将领。

王𤫉担任中山府路马步军副总管,随种师中在榆次与金军交战。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王𤫉、郑建雄率麟州军八千至开封府勤王,十一月十七日,王𤫉被任为枢密副都承旨,宋钦宗赐以白旗,上写“忠勇”二字[1]。闰十一月二十三日,王𤫉被飞石所伤,腿流血,被扶下城墙[2]。开封城破后,王𤫉所部在汝州颍昌府一带沦为盗贼,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二十四日,张邦昌任命王𤫉为四壁都巡检使[3]

建炎元年(1127年)七月初一宋高宗以枢密副都承旨王𤫉为河东经制使。十二月廿四军攻克汝州,入西京河南府(洛阳)。十二月廿五,金军攻克华州十二月廿六,破潼关。河东经制使王𤫉自同州引兵逃亡蜀中[4]

金军攻打关辅,史斌攻陷兴州卢法原开关接纳河东经制使王𤫉,王𤫉与卢法原同破史斌,收复兴州[5]。建炎二年(1128年)十一月金军攻打延安,温州观察使、知凤翔府王𤫉率军抵达兴元府王庶至甘泉,而延安已陷落。王庶将军队交给王𤫉[6]。王𤫉率领两军在庆阳曲端召他,王𤫉不应。有人告发王𤫉过邠州时,军士劫掠,曲端大怒,命统制官张中孚率兵召王𤫉,对张中孚说:“王𤫉不听,则斩以来。”张中孚至庆阳,王𤫉已去,于是派兵邀击,没有追上而止[7]

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十八,御营前军统制王𤫉为淮南招抚使。七月,苗傅刘正彦伏诛,王𤫉与靳赛交战战败。闰八月十一,辅逵掠夺涟水军,杀军使郝璘,率众归降王𤫉。闰八月十五,高宗留右仆射杜充兼江、淮宣抚使、守建康,前军统制王𤫉、刘光世韩世忠诸将隶属于他,韩世忠为浙西置使守镇江府,刘光世为江东宣抚使守太平州池州,并受杜充节制[8]十一月十八,金人攻打建康府,攻克溧水。十一月十九,攻克太平州[9]

十一月二十,金人攻打采石,杜充遣都统制陈淬率中军、戚方率前军、王𤫉率后军,在马家渡与金军交战,岳飞也参加战斗。陈淬说:“金军虽多,但止有二十艘船,一艘不过五十人,每至不过千人。我们伏兵在葭芦翳荟间,等他渡河一部分就擒获一部分,前后不相知,渡河完毕,当全部擒获。”[10]杜充不从,金兵攻打板桥,王𤫉率军先逃,陈淬战败阵亡,只有岳飞力战[11]

金军兵临长江赵鼎担任御史中丞。请督王𤫉进军宣州,周望分军出广德军,刘光世渡江驻蕲州黄州[12]。建炎四年(1130年),诏:“神武义军统制王𤫉下阅到第三等军兵一千六百六十人,填厢禁军,其不任披带者,分填严州新禁军。”[13]六月初五,王𤫉派遣统领林闰等在东阳县追袭杨勍,战败,裨将李在战死。七月,宋高宗命王𤫉部兵屯守信州。九月,李成派遣马进围江州吕颐浩入见,请增兵,高宗命王𤫉、巨师古、颜孝恭率兵隶属于吕颐浩,分屯境内[14]十月初三,高宗命杨惟忠、王𤫉讨李成。十一月,高宗命王𤫉率部兵万人速援吕颐浩。

绍兴元年(1131年)正月十九,吕颐浩派遣王𤫉、崔增在湖口击贼,获胜。吕颐浩及杨惟忠引兵至江州。二月十七,高宗命王𤫉、张俊掎角讨捕马进等游寇。二月廿二孔彦舟、吕颐浩、张俊会兵讨李成。三月初一,吕颐浩派遣崔增、王𤫉合兵在湖口与李成交战,大胜。九月初一,张琪之党李捧攻打宣州,守臣李彦卿、韩世清将其击退。以王𤫉知池州,杨惟忠知江州,并兼管内安抚使,率部兵赴任。九月初七,张琪攻克宣州后撤退。九月初八,命王𤫉讨张琪[15]

绍兴二年(1132年)二月,以吏部尚书李光为淮西招抚使,王𤫉为副使。绍兴三年六月十一,命王𤫉率诸军讨杨太。七月,王𤫉率领水师从行在出发。九月,以刘光世为江东、淮西宣抚使,置司池州;韩世忠为镇江建康府、淮南东路宣抚使,置司镇江府;王𤫉为荆南府、岳州鄂州潭州鼎州澧州黄州汉阳军制置使,置司鄂州;岳飞为江南西路舒州蕲州制置使,置司江州;主管殿前司郭仲荀明州,兼沿海制置使,神武中军统制杨沂中兼权殿前司。杨沂中将中军总宿卫,江东刘光世、淮东韩世忠、湖北岳飞、湖南王𤫉四军共十九万一千六百人[16]。十月,催促王𤫉进兵,王𤫉在鼎口与杨太交战,战败。十一月,王𤫉自鼎州率兵回到鄂州,留统领王渥等四军归属程昌寓节制。

绍兴四年(1134年)八月,王𤫉以讨伐杨太无功,降为光州观察使。以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荆襄潭州制置使,代王𤫉讨杨太。十月初九,高宗以王𤫉为建武军承宣使、江西沿江制置使[17]。绍兴五年(1135年)闰二月廿三,王𤫉罢职。三月初一,以王𤫉贪纵不武,败师误国,降授濠州团练使[18]

王𤫉去世后,绍兴十年(1140年)被追复为房州观察使[19],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被追复为建武军承宣使 [20]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五》
  2. ^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九》
  3.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
  4. ^ 宋史》卷二十四 本纪第二十四
  5. ^ 《宋史》卷377 卢法原传
  6. ^ 《宋史》卷372 王庶传
  7. ^ 《宋史》卷369 曲端传
  8. ^ 《宋史》卷447 忠义二 杨邦乂传
  9. ^ 《宋史》卷二十五 本纪第二十五
  10. ^ 《宋史》卷452 忠义七 陈淬传
  11. ^ 《宋史》卷365 岳飞传
  12. ^ 《宋史》卷360 赵鼎传
  13. ^ 《宋史》卷194 志第一百四十七 兵八
  14. ^ 《宋史》卷362 吕颐浩传
  15. ^ 《宋史》卷二十六 本纪第二十六
  16. ^ 《宋史》卷187 志第一百四十 兵一(禁军上)
  17. ^ 《宋史》卷二十七 本纪第二十七
  18. ^ 《宋史》卷二十八 本纪第二十八
  19.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七》
  20. ^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