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罗兰 (骑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法国梅斯火车站的罗兰雕像
罗兰吹响象牙号角

罗兰法兰克语: Hruodland,736年—778年8月14日)是查理曼麾下的法兰克军事领导人,也是法兰西史诗《加洛林故事群英语Matter of France》中的主要登场人物。历史上的罗兰是驻守在布列塔尼边界英语Breton March的军事总督,替法兰克王国抵抗布列塔尼人的进攻。唯一提到他的历史纪载是艾因哈德所写的《查理大帝传》,书中纪载其死于伊比利半岛上的龙塞斯瓦列斯山口战役,作为法兰克王国后卫部队的指挥官,在战役中被巴斯克人所杀。

罗兰在龙塞斯瓦列斯山口战役阵亡的故事在后来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文学中经过了多次润饰。最终,罗兰的形象变成了查理曼旗下的首席圣骑士,并成为围绕著查理曼的传奇故事的核心人物,这些故事统称为《加洛林故事群》(Carolingian cycle)。在这些史诗中,最早出现也最有名的是11世纪的古法语史诗《罗兰之歌》。

之后在义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两部作品──《疯狂的罗兰》和《热恋的罗兰英语Orlando Innamorato》──比起早期的罗兰之歌更加偏离历史。在这两部作品中,罗兰拥有宝剑杜兰达尔、战马韦兰迪夫英语Veillantif象牙号角

历史上的罗兰

[编辑]

历史上唯一提到罗兰的记述,是由查理曼的朝臣与传记作家艾因哈德所写的《查理大帝传》。艾因哈德称呼他为Hruodlandus Brittannici limitis praefectus(罗兰,布列塔尼边界的首长)[1],指出他负责保卫法兰克王国的边境地区布列塔尼边界英语Breton March。下列这段话出自第九章,指出罗兰在龙塞斯瓦列斯山口战役中遇害:

萨克森战争中激烈奋斗时,他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且就在他将卫戍部队安置在边界的选定地点之后,查理尽可能使出最大能力来发动攻势,在788年进驻西班牙。他的军队穿过了庇里牛斯山,查理接受了他所经过的所有城镇和军事据点的投降。查理的军队安全无恙,但就在返回法兰西途中,路经庇里牛斯山时,他与巴斯克人短兵相接。由于这块地方彻底地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它成为了埋伏的最佳地点。在那里,查理的军队被狭窄的地形所限,迫使他们将行军队形变换为直线型,巴斯克人就在高山上设下埋伏……在这场战斗中,轻巧的武器与优越的地势让巴斯克人占据上风,而法兰克人则处于下风,因为他们的武器沉重,所站的地面也不够平坦。国王的总监埃格哈德(Eggihard)、皇宫伯爵安塞尔姆(Anselm)、布列塔尼边界英语Breton March的总督罗兰,以及其他许多人都在这场冲突中死去。参战巴斯克人队伍随后解散,使得[查理曼]无法进行还击[2]

罗兰是第一位被任命来指挥布列塔尼事务中的法兰克方针的官员,在以前的墨洛温王朝,当地的法兰克人布列塔尼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特别关系。他们边境的城堡地区(如维特雷圣米歇尔山)现今被划分为诺曼第布列塔尼。这个地区的独特文化,让当今的加洛语和像罗兰这般的当地英雄传说保存了下来。罗兰在布列塔尼亚诺瓦(Brittania Nova)地区的后继者是南特的盖伊英语Guy of Nantes。在加洛林帝国的统治时期,盖伊和罗兰一样无力扩张法兰克人在布列塔尼半岛上的势力范围,而只是让布列塔尼人继续维持住他们在半岛上的地位。

据传,罗兰被安葬在布莱伊的教堂,该教堂位于城塞的遗址中,邻近波尔多

传奇故事中的罗兰

[编辑]
一张图片呈现《罗兰之歌》中的八个时期

在中世纪的欧洲和吟游诗人文学中,罗兰是一位受欢迎的代表性人物。在这些故事中,他成了查理曼的侄子,他的人生也变成了“被伊斯兰人所害的高贵基督徒的史诗故事”,并构成了中世纪文学体裁“加洛林故事群”的一部分。

有关罗兰之死的故事在11世纪的武功歌罗兰之歌》中被重新演绎,在故事中他配戴著象牙号角(用来传递信号)和一把坚不可催的宝剑杜兰达尔。罗兰之歌使用高度浪漫化的文字来叙述龙塞斯瓦列斯山口战役和罗兰之死的情节,为后世人们对于查理曼朝廷的幻想定下基调。

它在整个中世纪里不断的被改编,包括具影响力的拉丁散文版本《Historia Caroli Magni》(后来又被叫做《Pseudo-Turpin Chronicle》),该散文中也提及了罗兰和一位名叫菲尔格特英语Ferragut的巨人的战斗,菲尔格特是一位肉体坚不可催的战士,只有肚脐是他唯一的弱点,后来他被罗兰杀死。这段故事后来被改编为作者不详的法国兼威尼斯史诗《 L'Entrée d'Espagne》(1320年),和14世纪的义大利史诗《La Spagna》,以及佛罗伦斯的《Sostegno di Zanobi》(可能于1350年至1360年成书)。

其他文本则替罗兰的人生增添更多传奇色彩。在法国诗人贝特朗·德·巴尔苏尔奥布英语Bertrand de Bar-sur-Aube所著的《Girart de Vienne》中提及了罗兰和奥利佛的友谊,以及奥利佛的姊妹奥德与罗兰之间的婚约关系。关于罗兰的青年时代,以及他获得坐骑韦兰迪夫与配剑的过程则是出自《阿斯普雷蒙》。在《埃蒙四子传英语The Four Sons of Aymon》中,罗兰和骑士雷诺·德·蒙托邦英语Renaud de Montauban偶尔会争吵。

13世纪的挪威散文《查理曼传奇》翻译并集结了查理曼的相关故事,罗兰的故事也包含在其中。而在但丁的《神曲》中,罗兰的灵魂出现在“火星天”中。

大众文化中的罗兰

[编辑]

英语中有一句俗谚:“给奥利佛一位罗兰(to give a Roland for an Oliver)”,意思是要求交换条件,或是以实物支付。典故出自《罗兰之歌》和罗兰的伙伴奥利佛

文化影响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Hruodlandus法兰克语Hruodland最早的拉丁化名,后来又拉丁化为Rolandus,在文学翻译中被译为多国文字:义大利语OrlandoRolando荷兰语Roeland西班牙语RoldánRolando巴斯克语Errolan葡萄牙语RoldãoRolando奥克语Rotland加泰隆尼亚语RotllantRotllà
  2. ^ Dutton, Paul Edward, ed. and trans. Charlemagne's Courtier: The Complete Einhard, pp. 21-22. Peterborough, Ontario, Canada: Broadview Press, 1998. Einhard at the Latin Libra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FGO攻略】ローランの性能、再臨&スキル育成素材まとめ【声優:寺島拓篤】 | ゲーム・エンタメ最新情報のファミ通.com. ファミ通.com. [2023-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8) (日语). 

参考文献

[编辑]
  • Lojek, A. – Adamová, K.: "About Statues of Rolands in Bohemia," Journal on European History of Law, Vol.3/2012, No. 1, s. 136-138. (ISSN 2042-6402).
  • Adriana Kremenjas-Danicic (Ed.): Roland's European Paths. Europski dom Dubrovnik, Dubrovnik 2006 (ISBN 953-95338-0-5).
  • Susan P. Millinger, "Epic Values: The Song of Roland," in Jason Glenn (ed), The Middle Ages in Texts and Texture: Reflections on Medieval Sources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201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