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虞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虞喜(约270年—345年),仲宁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虞翻后代,经学家虞预胞兄,东晋经学家天文学家,是中国最早发现岁差的人,也是宣夜说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生平

[编辑]

虞喜“少立操行,博学好古”。西晋怀帝诏,辞不就。东晋明帝[1]成帝[2]康帝[3]都多次征诏他做官,都被虞喜拒绝(“屡征博士、举贤良,皆不就”)。成帝曾下诏誉其“守道清贞,不营世务,耽学高尚,操拟古人”。

曾因私藏户口而犯了弃市之罪,余姚山遐意欲法办。诸豪强莫切齿痛恨于山遐,对执政官员说虞喜有高节,不宜屈辱,最终陷山遐于罪,虞喜得免。

生卒年争议

[编辑]

鲁迅全集》指虞喜生卒年为281年—356年。但虞喜的父亲虞察280年去世,而虞喜又有胞弟虞预。

张庆民《干宝生平事迹新考》据虞喜永和初年在世、胞弟虞预咸和四年(329年)仍在当官且不久后修成《晋书》告老致仕,认为虞喜卒于永和元年(345年),生于270年,虞预约生于272年。

学术

[编辑]

虞喜认为“天高穷于无穷。地深测于不测。天确乎在上,有常安之形;地魄焉在下,有居静之体”(见《晋书·天文志》。 主张天高无穷,日月星辰按各自的规律运行,与浑天说盖天说相对。

东晋咸和五年(330年),计算出冬至太阳位置每50年向西移动一度(现代测定为71零8个),即为“岁差”。

著作

[编辑]

著有《安天论》、《志林》三十卷等。裴松之注《三国志》时亦引用《志林》。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晋书/卷091》,出自房玄龄晋书

参考文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晋书·帝纪第六》太宁三年:〔二月〕癸巳,征处士临海任旭、会稽虞喜并为博士。
  2. ^ 《晋书·帝纪第七》咸和八年:以束帛征处士寻阳翟汤、会稽虞喜。
  3. ^ 《晋书·帝纪第七》建元元年:六月壬午,又以束帛征处士寻阳翟汤、会稽虞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