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费利克斯·施泰纳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费利克斯·施泰纳
1942年,亲卫队集团领袖暨武装亲卫队中将的施泰纳
本名Felix Martin Julius Steiner
出生(1896-05-23)1896年5月23日
 德意志帝国普鲁士王国东普鲁士省斯塔卢波嫩
逝世1966年5月12日(1966岁—05—12)(69岁)
 西德巴伐利亚慕尼黑
效命 德意志帝国
 魏玛共和国
 纳粹德国
军种普鲁士皇家陆军
自由军团
威玛防卫军
冲锋队
亲卫队
武装亲卫队
服役年份1914年至1945年
军衔亲卫队上级集团领袖及武装亲卫队上将
统率亲卫队“德国”团
亲卫队第5装甲师
亲卫队第3装甲军
施泰纳分队
参与战争
展开
获得勋章橡叶佩剑骑士铁十字勋章
其他工作作家

费利克斯·马丁·尤利乌斯·施泰纳(德语:Felix Martin Julius Steiner,1896年5月23日—1966年5月12日)是一名纳粹德国武装亲卫队将领,最高军阶为亲卫队上级集团领袖及武装亲卫队上将。史坦纳是武装亲卫队发展的核心人物之一,以有别于保罗·豪塞尔传统陆军的训练方式,为纳粹党准军事组织亲卫队转化为真正的军事部队起到重要作用。

二战爆发后,史坦纳率领亲卫队“德国”团参与入侵波兰法国战役等作战,而1940年下旬则前往创建并指挥亲卫队第5“维京”师。1943年,晋升为亲卫队第3装甲军司令。1945年1月28日,任亲卫队第11装甲军团英语11th SS Panzer Army司令,为负责阻止苏联军队横越维斯杜拉河的新建维斯瓦河集团军群之一部。4月21日柏林战役期间,史坦纳被任命为“施泰纳集群”的司令,而阿道夫·希特勒命令施泰纳从城北进攻,以钳形攻势包围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1]。然而由于其部队规模仅敌军十分之一,施泰纳于4月22日元首地堡每日会议上明确地表示自己没有反攻能力[1],此一声明使希特勒在会议上含着泪大发雷霆[2]

史坦纳在德国投降后被囚禁,并在纽伦堡审判中被指控,但法庭撤销了其战争罪的所有起诉,并于1948年获释。其后史坦纳继续住在德国,创立了前武装党卫队老兵互助会,并写了数本著作。1966年5月12日,史坦纳逝世。

生平

[编辑]

早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

[编辑]

史坦纳于1896年5月23日出生在德意志帝国普鲁士王国东普鲁士省斯塔卢波嫩,有部份奥地利血统[3],父亲卡尔(Karl)是一名学校教师[4]。史坦纳于1914年3月9日高中毕业德语Abitur,一周后便志愿加入普鲁士皇家陆军,被配属至第41“冯·博延”(东普鲁士第5)步兵团德语Infanterie-Regiment „von Boyen“ (5. Ostpreußisches) Nr. 41[4],并随之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史坦纳初期服役于东线,参加过坦能堡战役[4]、马祖尔湖地区的战斗[4]、里加战役[3],并曾于1914年11月14日在战斗中右臂负伤[4]。1915年1月27日,史坦纳晋升少尉,成为军官。1915年3月初,史坦纳被派往柯尼斯堡第1军战争学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军事训练[4]。1916年1月,史坦纳被调往该团的后备营,并待至1916年5月末[4]。1916年6月初,被重新分配到第376步兵团[4]。1916年8月19日,任第97机枪/狙击部队指挥官[4]。当年10月初,史坦纳接掌指挥规模更大的第46机枪/狙击分队。1918年4月,史坦纳被转移至西线,参加法兰德斯康布雷等地的战斗[4],其所属机枪部队被编入风暴突击队中,史坦纳注意到此战术得以成功突破盟军防线,还有著正规部队不具备的凝聚力,其战术与高水准的训练令史坦纳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深刻的印象[5][6]。1918年10月18日,史坦纳晋升为中尉[4]

战间期

[编辑]

德国于1918年11月11日与协约国停战后,史坦纳先是复员,但自1919年1月中至1920年5月初,史坦纳接连在梅梅尔领地和柯尼斯堡的几个东普鲁士自由军团中服役,于东部边境与共产党人作战[6],如1919年1月8日曾指挥过第17军第3后备机枪连[4]。1920年5月8日,史坦纳返回德国,并成为威玛防卫军10万陆军的一员[4]。同年10月初,编入第1步兵团,担任第8机枪连连长[4]。1923年9月20日,转任为第1步兵团的参谋机枪军官[4]。1924年3月初,转任该团第4连连长[4]。1926年4月,史坦纳还受了装甲战训练。1927年12月1日,晋升为上尉。1929年10月初,任第1步兵团副官,之后被派往陆军指挥部担任特别任务军官。1933年12月底,史坦纳以少校军阶退役[7][6](一说上尉[8])。

退役后的史坦纳先是加入州警察英语Landespolizei,并担任“西部”监察区的训练主管,后又于1934年1月1日加入纳粹党(编号4,264,295[9])及冲锋队[4]。史坦纳于1934年3月升至冲锋队少校,并在冲锋队训练司令部担任顾问至同年10月,后转任冲锋队训练司令部编成办公室主管[4]。1935年4月24日,史坦纳离开冲锋队,转任亲卫队[8],官拜上级突击队大队领袖[4]。史坦纳担任亲卫队第1旗队英语1st SS-Standarte第3突击营营长[4]。7月,史坦纳晋升旗队领袖[4]。1936年7月1日,史坦纳担任以第3突击营为核心组成的亲卫队第1团——“德国”团长[10],并参与了德奥合并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11][12]

是时亲卫队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欲将包括“德国”团在内的亲卫队特别机动部队转型为具备军事作战能力的部队,并命令由原国防军军官保罗·豪塞尔组织训练,尽管有收获成效,但亲卫队内部持续有对其采用军方训练方式的反对之声,因此对于建军原则颇有独到见解(在部份著作中被称作“军事精华论”[13])的史坦纳即被希姆莱特别委派在一个营中内落实其训练方式[14](之后扩大到整个“德国”团)。史坦纳早在防卫军时期便主张总体战要求的大部队必须能进行防御性作战的行动,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高度精锐部队快速作战的战斗实体”,这些部队能快速将敌军分割开,将其失去联系的部份逐个消灭[15],并因此与防卫军的同僚起了不少冲突,而到亲卫队中史坦纳便以其主张改革训练方式,例如他中断一直占主导地位的在营房院子进行机械性操演的活动,要求运动、强调提高身体素质来应对严酷的战争,并重视竞技比赛,力求将士兵打造为熟悉地形的“狙击手、猎手和竞技选手”[14]。组织上,史坦纳不采用如防卫军使用的,而是突击部队。史坦纳也为其部队配备冲锋枪手榴弹手枪和工兵爆破炸药,以速射武器取代防卫军的毛瑟步枪,在训练中也直接使用实弹,还推广部下威廉·布兰特英语Wilhelm Brandt开发的迷彩战斗服来取代原本的原野灰野战服[8]。史坦纳的另一项改革是消弭军官与士兵之间的隔阂,以强化与培养军队同志情谊来消除严酷训练和战斗带来的疲劳,军官与士兵都必须参加军事技术比赛、共用食堂,各阶级军士官也需要是从下至上选拔而来,任何有志成为军官的亲卫队成员都必须要在部队中服役两年才能接受军官训练,且不考虑文化教养与出身[14],美国历史学家乔治·H·斯坦对此评论道:“军官、军士、士兵之间精诚团结与相互尊敬的感情,在陆军一般是陌生的”[14]。在一次训练中,史坦纳能驱使其部队完成20分钟内急行军走完三公里,此举也令防卫军颇为惊讶[16]

史坦纳的训练成就在亲卫队收获相当好评,豪塞尔之后也将其方法推广至亲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和警卫旗队,历史学家马克·J·里克门斯普尔评价道:“如果说豪塞尔塑造了武装亲卫队的整体特征,那么史坦纳就是透过以体育和战术技能取代死记硬背的训练,并强调主动性和灵活的领导,对武装亲卫队的训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7],然而史坦纳与其他亲卫队成员并非完全没有矛盾,如希姆莱认为史坦纳对自己的态度不够恭敬,也对后者不想结婚、拒绝退出教会(亲卫队中升官的先决条件之一)等决定颇有言词[18],且希姆莱将亲卫队特别机动部队视为国家内部的维稳力量、用于镇压可能出现的平民起义的态度也使史坦纳相当鄙视[6],而其他如希姆莱试图在亲卫队灌输的纳粹主义意识形态、政治思想,也不为如史坦纳一类前职业军人所接受[18],如二级突击大队长恩斯特·菲克便曾在笔记中记录史坦纳对纳粹思想的不热心:“在精神上大有典型的国防军传统,对我们的政治问题却万难接受”[18]

第二次世界大战

[编辑]
1942年5月,东线卡利诺沃村英语Kalinowo, Ełk County的挪威德国傀儡政权领导人维德孔·吉斯林与史坦纳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史坦纳指挥“德国”团作为肯夫装甲师的一部加入作战,参与包括攻占罗赞、突破波军纳雷夫防线、围攻莫德林要塞英语Battle of Modlin等任务[6]。在波兰战役中,“德国”团的损失仅15人死亡和35人受伤[6],而其他亲卫队特别机动部队的部队高的多,这使希姆莱对史坦纳大加赞赏[6],后者也因此获得一级与二级铁十字勋章[11]。1939年10月,“德国”、“日耳曼尼亚”和“元首”等团组成了武装亲卫队的第一个师级部队——亲卫队特务师(SS-Verfügungs Division)[11][6]

1940年5月10日,亲卫队特务师作为阿尔伯特·沃德里格英语Albert Wodrig第26军下的一部越境进攻荷兰,并在5月17日占领了鹿特丹南部的瓦尔赫伦岛[6]。其后亲卫队特务师南下穿越比利时,加入围歼敦克尔克盟军的行动。6月5日,亲卫队特务师参与了进攻法国剩馀本土的“红色方案”行动、突破了“魏刚防线法语Ligne Weygand[6]。6月16日至18日,在沙蒂永附近的战斗中,“德国”团一次便俘虏了5000名敌军[6]。由于西线战役的贡献,史坦纳于8月15日获颁铁十字勋章,为武装亲卫队中首批获得此荣誉的三人之一[6]。11月9日,史坦纳晋升亲卫队旅队领袖与武装亲卫队少将[6]

1940年12月1日,史坦纳被指派担任新成立的亲卫队第5师“日耳曼尼亚”师长,该师后于1941年1月1日被改名为“维京”师,以避免与“日耳曼尼亚”团的名称混淆[10]。6月22日,“维京”师作为第1装甲兵团的一部分参与了“巴巴罗萨行动”进攻苏联[6],该师参加过捷尔诺波尔乌曼科尔逊等地的战斗,同时也犯下了屠杀暴行,如1941年7月在兹博里夫地区便杀害600名犹太人以作为“报复措施”[19]。1942年1月1日,施泰纳晋升为亲卫队集团领袖及武装亲卫队中将[10],并于1942年4月22日获得金质德意志十字勋章[10]。同年7月,“维京”师攻打罗斯托夫地区,随后进攻北高加索[6]。12月23日,由于史坦纳在西高加索的指挥表现,获得了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当时他因一颗手榴弹击中指挥车而受伤[10],不久后史坦纳重返“维京”师指挥[10]。1943年初,“维京”师在防止苏军突破至亚速海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令后者包围顿河顿涅茨河之间大量德军的计划落空[5]。1943年5月初,史坦纳开始组建后来的亲卫队第3(日耳曼)装甲军[10]。1943年7月1日,史坦纳晋升为亲卫队上级集团领袖及武装亲卫队上将,并持续指挥该军直至1944年2月25日因患病而休养,由马蒂亚斯·克莱因海斯特坎普接任[10]。1944年8月10日,经“纳尔瓦”特遣军团法语Armeegruppe Narwa指挥官步兵上将安东·格拉瑟推荐,史坦纳获颁橡叶带剑骑士铁十字勋章[10]

1945年1月26日,史坦纳转往指挥有名无实的亲卫队第11装甲军团英语11th SS Panzer Army以防御波美拉尼亚[20]。4月初,史坦纳接替马丁·昂莱因英语Martin Unrein中将重新接过亲卫队第3装甲军指挥权[21]。指挥该部队期间,史坦纳还短时间同时兼任指挥“施泰纳集群[21]。在纳粹德国最后的几天,希特勒一度幻想认为史坦纳的部队可以向南发动攻击,以钳形攻势包围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1]。然而由于其部队规模仅敌军十分之一,施泰纳于4月22日元首地堡每日会议上明确地表示自己没有反攻能力,拒绝无谓地浪费士兵性命,无视了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威廉·凯特尔哥特哈德·海因里希等人的命令[20][1],当希特勒意识到史坦纳将不会发动进攻时在会议上含着泪大发雷霆,宣布战争已经失败,并将过错归咎于将军们,并且自己将留在柏林至最后一刻以及自杀[2]。1945年5月3日,史坦纳在吕讷堡向英军投降被俘[11]。在战俘营中,史坦纳拒绝作证指控那些加入武装亲卫队的英国志愿者[22]

战后

[编辑]
战后的史坦纳、温托·帕维拉提英语Unto Parvilahti和阿尔内·罗伊哈

战后史坦纳于纽伦堡审判作为证人出席,其反人类罪和其他战争罪的指控被撤销[7],并于1948年4月27日获释[21]。1950年代,史坦纳曾在美国中情局成立或资助的多个机构担任领导职务[23],也曾担任《国家报德语National-Zeitung (München)》编辑[24]国防与安全政策学会德语Gesellschaft für Sicherheitspolitik领导人,该机构为西德重整军备的宣传工具和军事智库[23]

史坦纳与豪塞尔、赫伯特·奥托·吉尔奥托·库姆创立前武装亲卫队老兵互助会,史坦纳与豪塞尔、吉尔一样,反对建立全国性的武装亲卫队老兵互助会组织,更倾向于将国防军和武装亲卫队的老兵组织联合在德国士兵联盟德语Verband deutscher Soldaten之下。大约在1955年11月,史坦纳因争议退出了前武装亲卫队老兵互助会,可能与其主张将前武装亲卫队老兵互助会与政党“全德集团/被驱逐者和被剥夺权利者联盟德语Gesamtdeutscher Block / Bund der Heimatvertriebenen und Entrechteten”联合有关[25]

史坦纳在战后还撰写了两本关于武装亲卫队的书籍:《无赖之军》(Die Armee der Geächteten)和《武装亲卫队志愿者:理念与牺牲》(Die Freiwilligen der Waffen-SS: Idee und Opfergang),前者为自己与豪塞尔的武装亲卫队进行辩护,后者则为欧洲志愿军辩护[17],史坦纳在著作中将武装亲卫队描绘为一支纯军事而不带政治性的部队,并将其暴行归咎为个人行为[19]。1966年5月17日,史坦纳于慕尼黑的公寓内被发现死于心脏病[21]。前日耳曼志愿军老兵将其退伍军人协会命名为“史坦纳军团”(Korps Steiner)以兹纪念[17]

荣誉

[编辑]

网路迷因

[编辑]

在电影《帝国的毁灭》中,还原了希特拉在得知施泰纳没有进攻后大发雷霆的情节,这段场景被作为恶搞的素材广泛运用,成为著名的网路迷因之一[32]

相关条目

[编辑]

注脚

[编辑]
  1. ^ 1.0 1.1 1.2 1.3 Beevor(2002年),第310-312页
  2. ^ 2.0 2.1 Ziemke(1968年),第89页
  3. ^ 3.0 3.1 Rikmenspoel(2004年),第199页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Yerger(1997年),第263页
  5. ^ 5.0 5.1 Williamson & McGregor(2006年),第11页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McTaggart(2002年)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tracesofwar
  8. ^ 8.0 8.1 8.2 Rikmenspoel(2004年),第200页
  9. ^ lexikon-der-wehrmacht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Yerger(1997年),第265页
  11. ^ 11.0 11.1 11.2 11.3 ww2gravestone
  12. ^ eestileegion
  13. ^ 麦顿(1995年),第311页
  14. ^ 14.0 14.1 14.2 14.3 赫内(1984年),第523页
  15. ^ 赫内(1984年),第522页
  16. ^ 赫内(1984年),第524页
  17. ^ 17.0 17.1 17.2 Rikmenspoel(2004年),第203页
  18. ^ 18.0 18.1 18.2 赫内(1984年),第529页
  19. ^ 19.0 19.1 Lieb(2013年),第180-181页
  20. ^ 20.0 20.1 Williamson & McGregor(2006年),第12页
  21. ^ 21.0 21.1 21.2 21.3 Yerger(1997年),第266页
  22. ^ Rikmenspoel(2004年),第202页
  23. ^ 23.0 23.1 CIA(1953年)
  24. ^ Klee(2005年),第600页
  25. ^ Wilke(2011年),第25、40、50页
  26. ^ 26.0 26.1 Rangliste des Deutschen Reichsheeres(1930年),第146页
  27. ^ 27.0 27.1 Thomas(1998年),第346页
  28. ^ 28.0 28.1 28.2 28.3 28.4 Ritterkreuztraeger
  29. ^ Patzwall & Scherzer(2001年),第457页
  30. ^ Fellgiebel(2000年),第409、505页
  31. ^ 31.0 31.1 31.2 31.3 Scherzer(2007年),第721页
  32. ^ Rohrer(2010年)

参考书目

[编辑]

著书

[编辑]
  • Beevor, Antony. Berlin: The Downfall 1945. London: Viking-Penguin Books. 2002. ISBN 978-0-670-03041-5 (英语). 
  • Ziemke, Earl F. Battle For Berlin: End Of The Third Reich.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68. ISBN 978-0-356-02960-3 (英语). 
  • Patzwall, Klaus D.; Scherzer, Veit. Das Deutsche Kreuz 1941 – 1945 Geschichte und Inhaber Band II. Norderstedt, Duitsland: Verlag Klaus D. Patzwall. 2001. ISBN 978-3-931533-45-8 (德语). 
  • Yerger, Mark C. Waffen-SS commanders : the army, corps, and divisional leaders of a legend. Schiffer Military History. 1997. ISBN 978-0764303562 (英语). 
  • Williamson, Gordon; McGregor, Malcolm. German commanders of World War II. New York: Osprey Pub. 2006. ISBN 9781841765976 (英语). 
  • Rikmenspoel, Marc J. Waffen-SS Encyclopedia. The Aberjona Press. 2004. ISBN 9780971765085 (英语). 
  • Quarrie, Bruce; Burne, Jeffrey. Waffen-SS soldier 1940-1945 Repr. London: Osprey. 1993. ISBN 9781855322882 (英语). 
  • Klee, Ernst. Das Personenlexikon zum Dritten Reich. Wer war was vor und nach 1945 2., aktualisierte Auflage. Frankfurt am Main: 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2005: 600. ISBN 3-596-16048-0 (德语). 
  • Wilke, Karsten. Die "Hilfsgemeinschaft auf Gegenseitigkeit" (HIAG) 1950-1990: Veteranen der Waffen-SS in der Bundesrepublik. Paderborn: Ferdinand Schöningh. 2011. ISBN 9783506772350 (德语). 
  • Thomas, Franz. Die Eichenlaubträger 1939–1945 Band 2: L–Z. Osnabrück, Duitsland: Biblio-Verlag. 1998. ISBN 978-3-7648-2300-9 (德语). 
  • Fellgiebel, Walther-Peer. Die Träger des Ritterkreuzes des Eisernen Kreuzes 1939–1945 – Die Inhaber der höchsten Auszeichnung des Zweiten Weltkrieges aller Wehrmachtsteile. Friedberg, Duitsland: Podzun-Pallas. 2000. ISBN 978-3-7909-0284-6 (德语). 
  • Rangliste des Deutschen Reichsheeres. Berlin: Mittler & Sohn Verlag. 1930 (德语). 
  • Scherzer, Veit. Die Ritterkreuzträger 1939–1945 Die Inhaber des Ritterkreuzes des Eisernen Kreuzes 1939 von Heer, Luftwaffe, Kriegsmarine, Waffen-SS, Volkssturm sowie mit Deutschland verbündeter Streitkräfte nach den Unterlagen des Bundesarchives. Duitsland: Scherzers Miltaer-Verlag. 2007. ISBN 978-3-938845-17-2. 
  • 麦顿. 黑色军团——希姆莱与党卫队. 沈阳出版社. 1995. ISBN 9787544103251 (中文). 
  • 海因茨·赫内. 党卫队 佩髑髅标志集团. 商务印书馆. 1984 (中文). 

线上资源

[编辑]
军职
前任者:
亲卫队“德国”旗队指挥官
1936年6月-1940年12月1日
继任者:
前任者:
亲卫队第5师师长
1940年12月1日-1943年5月1日
继任者:
赫伯特·奥托·吉尔
前任者:
亲卫队第3装甲军司令
1943年5月1日-1944年10月
继任者:
格奥尔格·开普勒英语Georg Keppler
前任者:
亲卫队第11装甲军团英语11th SS Panzer Army司令
1945年1月28日-1945年3月5日
继任者:
奥托·希茨菲尔德英语Otto Hitzfeld
前任者:
马丁·昂莱因英语Martin Unrein
亲卫队第3装甲军司令
1945年3月5日-1945年5月8日
继任者:
前任者:
施泰纳集群总司令
1945年4月21日-1945年5月8日
继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