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陈文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文祈
出生出生日待查
出生地待查
职业科学家、将竹炭技术引进台湾者

陈文祈台湾人,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研究所和长岗技术科学大学硕士[1],曾任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材料专案计画经理、生医材料专案计画经理、化工研究所生态专案计画经理、台湾生态炭产业发展协会秘书长。因为将竹炭技术引进台湾,又致力于竹炭业的发展,而有“台湾竹炭发展之父”之称[2]

事业[编辑]

陈文祈求学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后,于1991年返回台湾,任职于工研院,致力于绿建筑建材的研究,当时台湾的绿建筑建材多来自进口,陈文祈为了找寻台湾本土的绿建筑建材,开始接触到竹子

1999年任职于工研院期间,由日本带回竹炭后,和同事开始研究竹炭和烧炭的方法。同时加入日本炭素学会,认识了日本竹炭界的重要人士,日本竹炭之父鸟羽曙。为了将日本的竹炭技术和经验带入台湾,陈文祈写了三封信给鸟羽曙先生,还亲自登门拜访,最后鸟羽曙先生被陈文祈的诚心打动,同意收他为弟子,并访台教授竹炭知识[3]

陈文祈观察到苗栗三湾乡的土质黏性高,与团队选定苗栗三湾,建立台湾第一个竹炭基地,在鸟羽曙的监督之下,试验建造土窑,预期在一个月内烧出第一炉竹炭[3][1]

2001年10月,陈文祈在溪头的精致竹产业研讨会上受到农委会官员关注。在农委会林业处技正黄妙修的协助之下,于2003年申请到九二一震灾重建费用作为经费,让陈文祈继续投入竹炭的研究。这笔经费有六千万,计画时间为两年,目标为五项竹炭生产设备与34项竹炭衍生之民生或科技原料及产品[3]

在研究造窑和烧炭技术的同时,陈文祈与黄妙修共同进行宣传和推广计画,2002年9月在南投中兴新村举行的921三周年纪念系列活动,安排了“景观、艺术、文化竹”的展览,让第一批台湾自制竹炭面世[3][4]

黄妙修挑选南投竹山的瑞竹合作社和嘉义大埔的大埔竹炭合作社为首先辅导对象,合格者并授予农委会的认证。为了确定农民是否确实执行农委会的技术方法,陈文祈常常夜访农民的炭窑,亲自证实农民执行的进度。之后陈文祈与国立中兴大学刘正字教授合作,设立了竹炭品质认证标准,也是全世界第一套的竹炭认证,此认证于 2003年纳入CAS国家认证标准。在陈文祈的辅导协助之下,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以竹炭纤维为主要开发产品,2003年并在工研院的竹炭纤维产品发表会上,发表各类竹炭制服饰和可避开红外线侦测仪的夜间隐形衣,并成立LaCoya品牌[5]。另一个辅导对象南投鱼池乡的涩水竹炭工作室[2],突破烧炭技术,用竹子烧出竹炭杯[3][6]

为了避免生态资源的浪费,陈文祈更将漂流木以烧炭技术加工,不但解决漂流木问题,还可以利用生态炭产品来改善环境污染[3]

2005年在日本爱知博览会“以炭及微生物拯救地球高峰论坛”中以日文发表台湾竹炭业经验[3]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竹林不知年,竹炭达人陈文祈三月不曾进家门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09-14. 台湾奇迹思想起─工研院的小故事(四)
  2. ^ 黑钻的推手 台湾黑钻的魅力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台湾的竹炭衣 陈俞君/著 2006年10月1日出版 ISBN 9868255058
  4. ^ 九二一三周年紀念系列活動. [2008-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21). 
  5. ^ LaCoya官方網站. [2008-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3). 
  6. ^ 廖招胜以竹炭杯绝地重生[永久失效链接]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