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科姆·比尔森
外观
马尔科姆·比尔森(英语:Malcolm Bilson;1935年10月24日—),美国钢琴家、教育家和音乐学家,最重要的古钢琴演奏家和教师之一,专门研究18世纪和19世纪的音乐[1]。
生平
[编辑]比尔森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他的家族素来在娱乐产业富有成就。父亲乔治·比尔森(1902年-1981年)是一位制片人、导演和剧本作家,兄长布鲁斯也是影视双栖的导演。1957年比尔森自纽约巴德学院毕业[1],之后前往柏林音乐暨表演艺术学院,从Grete Hinterhofer学习,再之后则是在巴黎师范音乐学院,师从Reine Gianoli。1968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取得音乐艺术博士学位[1],博士班期间曾向Stanley Fletcher和Webster Aitken等人习琴。毕业后,旋即获得康奈尔大学的教职。
1969年,比尔森初次接触古钢琴。这个事件被他本人视为其职涯转捩点[2]。他买下了一架19世纪制的古钢琴,并且求助于古乐器专家Philip Belt,希望能够修复这项乐器。在累积了演奏经验、克服现代钢琴和古钢琴之间的技巧差异之后,比尔森开始以古钢琴演奏家的名声而闻名。1974年他与小提琴家Sonya Monosoff以及大提琴家许正新(音译)组成了阿马德三重奏团(Amadé Trio),专门使用古乐器来演奏。
1976年比尔森成为康奈尔大学的正教授,1990年获“弗雷德里克·J·惠顿”名誉教授荣衔[1]。他在2006年正式退休[3]。
2011年,在比尔森力促下,由安德鲁·W·梅隆基金会所赞助,在美国举办了史上首次的古钢琴演奏比赛。赛事和相关活动均在康奈尔大学进行,首奖奖金为13,500美元,共吸引了三十一位国际好手前来参与。
作品节选
[编辑]期刊
[编辑]- 舒伯特的钢琴音乐,以及他时代的钢琴(Schubert's Piano Music and the Pianos of his Time),1980年
- 18世纪晚期的维也纳式古钢琴(The Viennese Fortepiano of the Late 18th Century),1980年4月于《早期音乐》
- 莫扎特诠释(Interpreting Mozart),1984年11月于《早期音乐》
- 莫扎特E♭大调奏鸣曲K. 282之演奏诠释,1992年5月于《早期音乐》
- 舒伯特诠释的未来性:究竟我们需要什么?1997年于《早期音乐》
- 超越音乐边缘,续集(Beyond the Musical Fringe, a Sequel)2015年于《美国早期音乐杂志》(The Magazine of Early Music America)
专辑
[编辑]-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以当代乐器录制演奏[注 1]
- 莫扎特第20号、21号钢琴协奏曲,与约翰·艾略特·加德纳、英国巴洛克独奏家乐团,阿奇夫出版
- 海顿键盘奏鸣曲,Titanic出版
-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 850及D. 568,Hungaraton出版
- 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与安纳·拜尔斯玛,Elektra Nonesuch出版
DVD
[编辑]- 《知晓乐谱》(Knowing the Score):比尔森对于以往在学院、学校所教授的乐谱识读方式与观念提出根本性的质疑,尤其著重于对乐谱上的情报(各式记谱记号)以及精准节拍的执行之探讨
- 《演奏乐谱》(Performing the Score):前者的续作,共二辑,与小提琴家Elizabeth Field共同演出
获奖与荣誉
[编辑]轶事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Robert Winter. Bilson, Malcolm. Grove Music Online. [202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30) (英语).需付费查阅.
- ^ 语出比尔森,2006年。
- ^ 18世纪音乐协会(Society for Eighteenth-Century Music)第8期会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Book of Members, 1780–2010: Chapter B (PDF).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2011-07-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5-10).
- ^ Hungary thanks Malcolm Bilson. Cornell Chronicle. [2015-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 ^ Schmadel, Lutz D. (7387) Malbil. Dictionary of Minor Planet Names – (7387) Malbil.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7: 594. ISBN 978-3-540-00238-3. doi:10.1007/978-3-540-29925-7_6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