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155358
外观
观测资料 历元 J2000 | |
---|---|
星座 | 武仙座 |
星官 | |
赤经 | 17h 09m 34.6168s[1] |
赤纬 | +33° 21′ 21.078″[1] |
视星等(V) | 7.27 |
特性 | |
光谱分类 | G0[1] |
B−V 色指数 | 0.523 |
天体测定 | |
径向速度 (Rv) | -9.1 km/s |
自行 (μ) | 赤经:-223.50 mas/yr 赤纬:-216.77 mas/yr |
视差 (π) | 23.04 ± 0.69[1] mas |
距离 | 142 ± 4 ly (43 ± 1 pc) |
绝对星等 (MV) | 4.12 |
详细资料 | |
质量 | 0.89[2] M☉ |
表面重力 (log g) | 4.19[1] |
温度 | 5,868[1] K |
金属量 | 21% solar[3] |
年龄 | 11.9[2] Gyr |
其他命名 | |
HD 155358是一颗低金属量的黄矮星,距离地球约43光年,位于武仙座。该恒星旁已发现两颗系外行星[3]。
该恒星年龄119亿年,质量是太阳的0.89倍[2]。它是拥有系外行星的恒星中金属量最低者之一,只有太阳的21%[3]。
观测
[编辑]HD 155358的视星等7.5,必须以望远镜观测。该恒星于1859年被普鲁士天文学家弗里德里希·阿格兰德收入波恩星表,当时纪录的视星等7.2[4]。1958年时位于印度海得拉巴的Nizamiah天文台发现该恒星有相对较高的自行[5]。1979年该恒星被认为距离太阳25秒差距以内,在这之前它不被认为是近距离恒星[6]。
2001年起天文学家使用麦克唐纳天文台霍比-埃伯利望远镜的高解析度摄谱仪观测HD 155358。观测结果发现了径向速度变化,代表该天体旁有物体的重力影响它。基于这些资料,天文学家推论至少有两颗系外行星存在[7]。
行星系统
[编辑]2007年5月10日,德州大学的天文学家 Cochran 等人宣布在HD 155358旁发现两颗系外行星,因此它成为有系外行星的恒星中金属量最低者之一。这两颗行星的发现是以霍比-埃伯利望远镜观测恒星因为行星重力产生的径向速度变化。这两颗行星的重力交互作用中建立的模型假设行星的质量是由经验确定的下限值,并且会以2700年的时间互换轨道离心率,近心点角则以2300年的时间互换[3]。HD 155358 b的质量稍低于木星。HD 155358 c的质量则是木星的一半。但更进一步的质量则需要从轨道倾角得知。HD 155358 b距离母恒星0.628天文单位,HD 155358 c则是1.224天文单位。
成员 (依恒星距离) |
质量 | 半长轴 (AU) |
轨道周期 (天) |
离心率 | 倾角 | 半径 |
---|---|---|---|---|---|---|
b | >0.89 ± 0.12 MJ | 0.628 ± 0.020 | 195.0 ± 1.1 | 0.112 ± 0.037 | — | — |
c | >0.504 ± 0.075 MJ | 1.224 ± 0.081 | 530.3 ± 27.2 | 0.176 ± 0.174 | — | — |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1.6 Results for HD 155358. SIMBAD Astronomical Database.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07-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 ^ 2.0 2.1 2.2 Nordstrom B., Mayor M., Andersen J., Holmberg J., Pont F., Jorgensen B.R., Olsen E.H., Udry S., Mowlavi N. The Geneva-Copenhagen Survey of Solar neighbourhoo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04 [2007-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6).
- ^ 3.0 3.1 3.2 3.3 3.4 Cochran, W.; et al. A Planetary System Around HD 155358: The Lowest Metallicity Planet Host Star.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7, 665 (2): 1407–1412. Bibcode:2007ApJ...665.1407C. doi:10.1086/519555.
- ^ Argelander, Friedrich W. Bonner Durchmusterung des noerdlichen Himmels 2nd. Bonn. 1902.
- ^ Goyal, A. N. Stars with large proper motions in the astrographic zones +32° and +33° (List II). Journal des Observateurs. 1999, 41: 121. Bibcode:1958JO.....41..121G.
- ^ Halliwell, M. J. Possible nearby stars brighter than tenth magnitud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1979, 41: 173–190. Bibcode:1979ApJS...41..173H. doi:10.1086/190614.
- ^ Johnson, Rebecca. Astronomers Discover Multi-Planet System; May Alter Theories of Planet Formation. University of Texas. May 23, 2007 [2007-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外部链接
[编辑]- The Extrasolar Planet Encyclopedia: HD 15535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Extrasolar Planet Interaction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Rory Barnes & Richard Greenberg, Lunar and Planetary Lab, University of Ariz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