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a Security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Panda Security SL
公司类型上市公司
成立西班牙比斯开省杜兰戈市(1990)
代表人物José Sancho (CEO) / Jaime Bergel Chairman
总部西班牙毕尔巴鄂
产业电脑软体
产品Antivirus, firewall
Spam and spyware detection
Security and management tools
网站PandaSecurity.com

熊猫安全公司(英语:Panda Security SL)是一家1990年在西班牙成立的电脑安全公司。总部位于毕尔巴鄂市。该公司由其前CEO,Mikel Urizarbarrena所创立。一开始该公司只专注于开发与生产防毒软体;后来他扩展其产品线,目前涵盖了防火墙软体、反垃圾电邮软体、反间谍软体、资讯犯罪防护、反骇客、反拨号器、反WiFi入侵、拦截不适宜的网站,与其他面向一般家庭或企业使用者的系统管理和安全工具。

熊猫安全公司与其他防毒公司(如:Avast!, AviraBitDefenderESET, F-Secure卡巴斯基McAfee, Sophos和赛门铁克等等)相互竞争。

熊猫安全公司的商标技术叫做TruPrevent,具有一系列主动的功能,能拦截未知病毒的入侵。于2007年,熊猫安全公司引入了新的集体智慧安全模型,它运用网格计算来收集、识别、并侦测恶意软体。

熊猫安全公司于2009年11月推出了它第一个云端安全服务,面向一般家庭使用者和企业伺服器[1]。2015年3月12日,一次更新使得其旗下的安全软体误判己身为恶意软体。

关于熊猫安全公司[编辑]

熊猫安全公司在2005年时是世界上第四大的防毒软体厂商,市占率达3.2%[2] 。该公司原本由Urizarbarrena持有100%的股份[3]。不过于2007年4月24日该公司宣布,它将卖出75%的股份给南欧的投资公司Investindustrial和私人股本公司Gala Capita。于2007年7月30日,该公司将公司的名字由“熊猫软体公司”改为“熊猫安全公司”,并由Jorge Dinares接任Mikel Urizarbarrena的位子。于几乎一年后的2008年6月3日,由于产品销售不佳,董事会表决决议Dinares下台,并由原CFO(首席财务官)Juan Santana接任[4][5]。Santana在2011年9月退休,由Jose Sancho取代其CEO的位子[6]

Gartner分析公司将熊猫安全公司评为科技创新者[7]。熊猫安全公司立下了科技业的里程碑:它是安全公司的先驱者,例如:SaaS的概念(将安全作为一种服务,Security as a Service)或基于云端运算(也就是熊猫安全公司所谓的“集体智慧”)的防毒保护[8]

熊猫安全公司的CEO表示,集体智慧安全模型的主要优势在于它会主动的扫描威胁,使得它更快、更有效率的侦测并识别恶意软体,而不像其他公司的产品一样被动的执行扫描[9]

熊猫安全公司在美国、德国、澳洲、比利时、荷兰、法国、英国、瑞典、芬兰、西班牙和日本设有子公司[来源请求];此外,它在其他44个国家有经销权。美国子公司自2007年起有5次管理阶层的变更[10],直到2009年将本部移到奥兰多 (佛罗里达州)[11]

2009年晚期,熊猫安全公司和Web of Trust(WOT)建立合作关系,联手打击病毒[12]

熊猫安全公司在2012年时是世界上第十大的防毒软体厂商,市占率达2%[13]

TruPrevent[编辑]

TruPrevent是熊猫安全公司逾2003年发展出的一套技术,提供家用和企业电脑主动式的保护。相对的,其他传统的防毒软体只能提供被动式的保护。

TruPrevent可以侦测并拦截许多新型恶意软体常用的攻击技巧,而辨识这些技巧的规则则随著每日新出现的漏洞而发展。

由于每天新产生的恶意软体数量相当大(熊猫安全实验室(PandaLabs)于2007年平均每天侦测到3000个新样本[需要解释][14];于2009年则是每天35000个),因此熊猫安全于2007年发展出了一套保护系统,它可以即时且自动扫描、侦测并识别出恶意程式。这种安全模型熊猫安全叫它作“集体智慧”,并作为他们云端安全服务的基础。

熊猫安全将这个新技术加到了他们防毒软体家用版2009以后的版本以及他们的新产品:熊猫云端防毒软体(现称:熊猫免费防毒软体)中。他们宣称后者为史上第一个提供云端防护的防毒软体[15]

这些防毒产品只内建造成大部分感染的恶意软体的资讯,其馀的资讯储存在熊猫安全的知识库中。当有需要时,防毒软体会借由网际网路连线至知识库取得这些资讯。在这种架构下,防毒软体可以即时抵御数千种新威胁,并使用社群知识库提供更强的防护,而不会耗费太多电脑资源[16]

评测[编辑]

在AV comparatives于2010年2月的评测中,熊猫安全的侦测率在20个受测的厂商中排名第三;它的误判率则排名第16[17]

熊猫安全自2002年起就未曾参与过Virus Bulletin的评测[18]

Checkvir已经连续评测熊猫安全数年了。过去五年来[19]熊猫安全在每次评测中所获得的评价都是“标准”。他们曾获得两次“优等”的评价。

熊猫安全于2010年3月成为第一家在纯云端防护方面获得ICSA认证的厂商[20][21]

熊猫安全在PCMag杂志的2015年免费防毒软体及工具介绍中,被评选为“最佳选择”(editor's choice)[22]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Panda Security Unveils First Cloud-Based Security Services for Home Users and SMBs. cloudprotection.pandasecurity.com.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6). 
  2. ^ Gartner Says Worldwide Antivirus Software Market Increased 13.6 Percent in 2005.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0). 
  3. ^ Investindustrial and Gala Capital invest in Panda Software to undertake an important expansion plan and launch new IT security solutions globally.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2). 
  4. ^ Panda Security. [2014-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7). 
  5. ^ [1]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2-22.
  6. ^ Panda Security axes jobs, gets new chief exec.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2). 
  7. ^ [2]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10-03.
  8. ^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3). 
  9. ^ [3][失效链接]
  10. ^ Panda Security.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4). 
  11. ^ 存档副本. [201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5). 
  12. ^ WOT Services Ltd. Panda Security and Against Intuition partner to offer WOT, the community-based safe surfing tool - WOT (Web of Trust).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9). 
  13. ^ Antivirus Market Analysis: December 2012.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9). 
  14. ^ [4][失效链接]
  15. ^ Panda Cloud Antivirus: The First Free Cloud-Based Antivirus Thin-Client.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16. ^ How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works and security from the cloud works.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1). 
  17. ^ Anti-Virus Comparative No. 25, February 2010 (PDF).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9-23). 
  18. ^ 存档副本.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6). 
  19. ^ CheckVir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年3月3日). 
  20. ^ 存档副本.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20). 
  21. ^ 存档副本.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9). 
  22. ^ 存档副本. [2015-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5).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