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拜占庭帝国/精选条目/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拜占庭-奥斯曼战争奥斯曼土耳其人与拜占庭罗马人的一连串军事冲突,导致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及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拜占庭帝国在1204年失去了君士坦丁堡后,国内陷入分裂及混乱。罗姆苏丹国乘虚而入,吞并小亚细亚西部的地区,直至尼西亚帝国将塞尔柱土耳其人击退。1261年,尼西亚帝国在拉丁帝国手中重夺君士坦丁堡。不过,受到敌对国家伊庇鲁斯专制国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第二帝国的威胁,拜占庭帝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依然不稳,加上罗姆苏丹国(拜占庭帝国在亚洲的对手)的势力减弱,拜占庭帝国将在小亚细亚的军队转移到欧洲,以维持拜占庭帝国对色雷斯的控制。罗姆苏丹国的威胁减弱对拜占庭帝国来说并非幸事,狂热的回教徒要拜占庭帝国付出代价来建立他们的势力范围。许多安纳托利亚贝伊参与对拜占庭帝国及塞尔柱帝国地区的征服,当中又以奥斯曼一世的势力对尼西亚帝国及君士坦丁堡最具威胁。1299年,奥斯曼一世在确立了势力后自称贝伊,其势力范围被称为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一世建立了奥斯曼帝国的五十年内,拜占庭帝国在小亚细亚的势力消逝。约1380年,奥斯曼人得到拜占庭帝国控制的色雷斯地区。至1400年,曾经强大的拜占庭帝国只不过是一个摩里亚采邑的综合体,掌控一些爱琴海岛屿及首都附近的小块土地。1396年的尼科波利斯战役、1402年的帖木儿入侵及1444年的瓦尔纳战役使拜占庭帝国仍得以苟延残喘,直至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之陷落。奥斯曼帝国的胜利使她成为地中海东部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