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春卷柯南/笔记/笔记5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越南[编辑]

老挝[编辑]

柬埔寨[编辑]

  • 陈寿《三国志·吕岱传》:“又遣从事南宣国化,暨徼外扶南、林邑、堂明诸王,各遣使奉贡。权嘉其功,进拜镇南将军。”
  • 《晋书·四夷传·南蛮·扶南》:扶南在晋武帝泰始初年曾经派使节进贡,又于武帝太康中期频繁进贡。穆帝升平初年,在扶南称王的竺旃檀派使节进贡,献上一头驯象。晋穆帝恐怕驯象会威胁人们,于是便下诏要把驯象退回扶南。
  • 《晋书·陶璜传》:吴既平,普减州郡兵,璜上言曰:“交土荒裔,斗绝一方,或重译而言,连带山海。又南郡去州海行千有馀里,外距林邑才七百里。夷帅范熊世为逋寇,自称为王,数攻百姓。且连接扶南,种类猥多,朋党相倚,负险不宾。往隶吴时,数作寇逆,攻破郡县,杀害长吏。臣以尪驽,昔为故国所采,偏戍在南,十有馀年。虽前后征讨,翦其魁桀,深山僻穴,尚有逋窜。又臣所统之卒本七千余人,南土温湿,多有气毒,加累年征讨,死亡减耗,其见在者二千四百二十人。今四海混同,无思不服,当卷甲清刃,礼乐是务。而此州之人,识义者寡,厌其安乐,好为祸乱。”
  • 沈约《宋书·蛮夷传》:林邑想攻打交州,于是便请扶南王借兵,不过扶南王没有答应。⋯⋯扶南国国王持黎跋摩在宋文帝元嘉年间 (434、435、438年)曾经派使节(向刘宋朝廷)进贡。
  • 萧子显等《南齐书·南夷列传·扶南国》:扶南国在晋朝、刘宋时期一直和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刘宋末年,扶南王姓侨陈如,名朅耶跋摩,//遣商货至广州。天竺道人那伽仙附载欲归国,遭风至林邑,掠其财物皆尽。那伽仙间道得达扶南,具说中国有圣主受命。永明二年,朅耶跋摩遣天竺道人释那伽仙上表称扶南国王臣侨陈如朅耶跋摩叩头启曰:“天化抚育,感动灵祇,四气调适。伏愿圣主尊体起居康豫,皇太子万福,六宫清休,诸王妃主、内外朝臣普同和睦,邻境士庶万国归心,五谷丰熟,灾害不生,土清民泰,一切安稳。臣及人民,国土丰乐,四气调和,道俗济济,并蒙陛下光化所被,咸荷安泰。”又曰:“臣前遣使赍杂物行广州货易,天竺道人释那伽仙于广州因附臣舶欲来扶南,海中风漂到林邑,国王夺臣货易,并那伽仙私财。具陈其从中国来此,仰序陛下圣德仁冶,详议风化。佛法兴显,从僧殷集,法事日盛,王威严整,朝望国轨,慈湣苍生,八方六合,莫不归伏。如听其所说,则化邻诸天,非可为喻。臣闻之,下情踊悦,若暂奉见尊足,仰慕慈恩,泽流小国,天垂所感,率土之民,并得皆蒙恩祐。是以臣今遣此道人释那伽仙为使,上表问讯奉贡,微献呈臣等赤心,幷别陈下情。但所献轻陋,愧惧唯深。伏愿天慈曲照,鉴其丹款,赐不垂责。”又曰:“臣有奴名鸠酬罗,委臣逸走,别在馀处,构结凶逆,遂破林邑,仍自立为王。永不恭从,违恩负义,叛主之愆,天不容载。伏寻林邑昔为檀和之所破,久已归化。天威所被,四海弥伏,而今鸠酬罗守执奴凶,自专很强。且林邑、扶南邻界相接,亲又是臣奴,犹尚逆去,朝廷遥远,岂复遵奉。此国属陛下,故谨具上启。伏闻林邑顷年表献简绝,便欲永隔朝廷。岂有师子坐而安大鼠。伏愿遣军将伐凶逆,臣亦自效微诚,助朝廷剪扑,使边海诸国,一时归伏。陛下若欲别立馀人为彼王者,伏听敕旨。脱未欲灼然兴兵伐林邑者,伏愿特赐敕在所,随宜以少军助臣,乘天之威,殄灭小贼,伐恶从善。平荡之日,上表献金五婆罗。今轻此使送臣丹诚,表所陈启,不尽下情。谨附那伽仙幷其伴口具启闻。伏愿湣所启。并献金镂龙王坐像一躯,白檀像一躯,牙塔二躯,古具二双,瑠璃苏𫟷二口,玳瑁槟榔楄柈一枚。”那伽仙诣京师,言其国俗事摩酰首罗天神,神常降于摩耽山。土气恒暖,草木不落。其上书曰:“吉祥利世间,感摄于群生。所以其然者,天感化缘明。仙山名摩柷,吉树敷嘉荣。摩寔首罗天,依此降尊灵。国土悉蒙祐,人民皆安宁。由斯恩被故,是以臣归情。菩萨行忍慈,本迹起凡基。一发菩提心,二乘非所期,历生积功业,六度行大悲。勇猛超劫数,财命舍无遗。生死不为厌,六道化有缘。具脩于十地,遗果度人天。功业既已定,行满登正觉。万善智圆备,惠日照尘俗。众生感缘应,随机授法药。佛化遍十方,无不蒙济擢。皇帝圣弘道,兴隆于三宝。垂心览万机,威恩振八表。国土及城邑,仁风化清皎。亦如释提洹,众天中最超。陛下临万民,四海共归心。圣慈流无疆,被臣小国深。”诏报曰:“具摩酰降灵,流施彼土,虽殊俗异化,遥深欣赞。知鸠酬罗于彼背叛,窃据林邑,聚凶肆掠,殊宜剪讨。彼虽介遐陬,旧脩蕃贡,自宋季多难,海译致壅,皇化惟新,习迷未革。朕方以文德来远人,未欲便兴干戈。王既敔列忠到,远请军威,今诏交部随宜应接。伐叛柔服,寔惟国典,勉立殊效,以副所期。那伽仙屡衔边译,颇悉中土阔狭,令其具宣。”上报以绛紫地黄碧绿纹绫各五匹。扶南人黠惠知巧,攻略傍邑不宾之民为奴婢,货易金银彩帛。⋯⋯常为林邑所侵击,不得与交州通,故其使罕至。
  • 姚思廉《梁书·诸夷列传·扶南国》:三国吴时,皇帝派中郎康泰、宣化从事朱应出使由范寻统治的扶南国,当地人就像是裸,不过女子著贯头。他们都说扶南国是个很好的地方,不过人们裸体的风俗却很奇怪。范寻之后便命令国内男子穿着横幅。横幅就是后来的干漫。名门望族把锦锻裁割,然后当做衣服穿;贫民穿着的则是布。范寻在晋武帝太康中期开始派使节进贡。穆帝升平元年,扶南王竺旃檀奉表献上驯象。//诏曰:“此物劳费不少,驻令勿送。”其后王㤭陈如,本天竺婆罗门也。有神语曰“应王扶南”,㤭陈如心悦,南至盘盘,扶南人闻之,举国欣戴,迎而立焉。复改制度,用天竺法。㤭陈如死,后王持梨陁跋摩,宋文帝世奉表献方物。齐永明中,王阇邪跋摩遣使贡献。天监二年,跋摩复遣使送珊瑚佛像,幷献方物。诏曰:“扶南王㤭陈如阇邪跋摩,介居海表,世纂南服,厥诚远著,重译献賝。宜蒙酬纳,班以荣号。可安南将军、扶南王。”十年、十三年,跋摩累遣使贡献。其年死,庶子留陁跋摩杀其嫡弟自立。十六年,遣使竺当抱老奉表贡献。十八年,复遣使送天竺旃檀瑞像、婆罗树叶,幷献火齐珠、郁金、苏合等香。普通元年、中大通二年、大同元年,累遣使瑞献方物。五年,复遣使献生犀。又言其国有佛发,长一丈二尺,诏遣沙门释云宝随使往迎之。

泰国[编辑]

缅甸[编辑]

马来西亚[编辑]

新加坡[编辑]

印尼[编辑]

汶莱[编辑]

菲律宾[编辑]

  • 菲律宾当局为了摆脱对美国的preponderant dependence,便在1960年代中期实行多向的外交政策,并着力于改善与日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不过,由于当时菲律宾是重要的反共国家,因此该国认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其他共产国家修好是一件难事。马尼拉和北京建交的阻碍还包括菲共(毛派)的武装叛变和马尼拉与中华民国(台湾)维持文化、贸易关系的愿望。至1974年9月,马可斯夫人访京,而这次出访则显示出马尼拉对华政策的改变。次年6月(西贡易帜后),马可斯访华,并宣布菲律宾与北京建交(“关系正常化”),而北京亦援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保证中共不会向菲共提供物质援助。中菲关系自此迅速增进。1979年7月,马可斯夫人三度访京,并与北京签订数份协议,包括有效期为八年的贸易协议,按此,中国大陆会向菲律宾提供...等物资,并于每年向菲律宾输出至少120万吨石油。而菲律宾则会输出...,并在中国兴建旅客酒店。北京亦与马尼拉通航。
  • 虽然美国仍是对菲律宾影响最大的国家,然而在新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亦在经济、军事方面发挥影响,并成为潜在超级大国。中国大陆已成为菲律宾一大贸易伙伴,并金融投资。然而。[1]

东帝汶[编辑]

  • 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撰写的《岛夷志略》收录了一篇讲述帝汶岛风俗的文章,当时他把帝汶岛称为“古里地闷”。文中提到帝汶岛的物产、气候、习俗,以至当地的社会组织;还讲述泉州一户吴姓人家曾经发船前往当地做买卖,船员人数超过100人,不过这些船员多在交易完成之后客死异乡;10个船员当中偶尔会有1-2个可以活下来,不过他们大都已经变得“羸弱乏力”[2]

参考文献[编辑]

  1. ^ D. R. SarDesai. Southeast Asia: Past and Present.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2010. ISBN 978-0-8133-4434-8. 
  2. ^ 见汪大渊《岛夷志略·古里地闷》,辑录自冯承钧. 中国南洋交通史. 蓬莱阁丛书.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09: 164–165. ISBN 7-5325-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