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Yichen533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Yichen533,我刚才看见您来到维基百科,急不及待的就想跑过来对你说声hello。

这几个连结很好用,希望对您也有帮助:

有时一时三刻未必能掌握维基,请随便到Wikipedia:新手求助发问,万一迟了回复,请不要介意。

不肯定懂不懂写?可先在测试页涂鸦。掌握了怎样写,就可以在以下的框框输入页面标题了:


有甚么事要帮忙,请随便说。帮得多少得多少,多多益善。:P

多谢您百忙中参与维基工作,让我情深地向您致敬!

Unimatriz 2007年8月26日 (日) 22:00 (UTC) [回复]

第五次动员令[编辑]

第五次动员令将在7月15日开始,8月31日结束,欢迎各方维基人参加。

本次动员令是大动员令+小动员令的模式,3个主题的小动员令分别是:消灭外文动员令历史动员令世界遗产动员令。规制与前次大致相同。

“消灭外文动员令”要求参与者从翻译任务的100个条目中选择条目,完成翻译。

详细规定参见Wikipedia:动员令/第五次动员令

请收到此邀请函的维基人,将此邀请函发给其他维基人,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维基的品质。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谢君之合作。--Unimatriz 2007年8月26日 (日) 22:00 (UTC)[回复]

给维基人的一封信[编辑]

你好,我是维基人Edouardlicn。就是否开放IP用户创建条目的投票上我看到了你的支持,在此衷心感谢。首先表明我自己的态度,我是支持IP用户拥有条目创建权的。但有维基人在讨论页中提出若干问题:

  1. 浮动IP者可被多人共用,若某甲滥用浮动IP破坏条目而被封锁,导致无辜的某乙也无法使用该浮动IP。
  2. 若某IP(固定或浮动IP)是多人共用的Proxy,或是某公司的对外IP,禁封会牵连太多无辜者。
  3. 某些广告软体“可以自动切换Proxy IP,自动发表广告”,要不要我破坏你们个人用户页示范一下?
  4. 最快两年内会启动IPv6,两种IP用户页要如何对应关系?亦或IP用户页将成长8*10^28倍?

本人认为目前尚未有维基人能够解答以上问题。

另外,有维基人在投了反对票的维基人的选票下加上自己的意见,本人认为这是一种对维基人的理性判断的干扰。本人就此事与相关人士联系,并提出解决方案,但方案提出后24小时内在有证据表明相关人士上线的情况下本人未有得到任何答复。所以,本人在此表示对此次投票的公正性的怀疑,并请你在仔细阅读讨论页面后,再重新考虑你的选票是否客观表示你对此次投票的真实意图。再次感谢你对此段文字的关注。—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9月16日 (四) 14:06 (UTC)[回复]

维基百科:投票/开放IP创建条目权限 (第二次)已经开始[编辑]

维基百科:投票/开放IP创建条目权限 (第二次)已经开始了。由于上次组织者的缺乏经验导致最后结果产生争议,现经过上次共识的三个月试行,相信各位用户已经对开放IP创文权有一定的认识,希望您可以再次前往参与。—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12月20日 (一) 04:42 (UTC)[回复]


提示: 您好,感谢您为维基百科作出贡献。机械人留意到您的一些编辑中转换了页面原始码的繁简或地区词,例如修订版本23704821,这可能违反了中文维基百科的指引,因而已被自动撤销

维基百科有繁简及地区词转换功能,即原始码与实际显示可以不一样。如系统未能正确转换,请您不要直接修改原始码,而是使用转换标签

  • 以“中国大陆使用‘陆’、港澳使用‘港’、马新使用‘马’、台湾使用‘臺’”为例,您可以写上:
    • -{zh-cn:陆; zh-hk:港; zh-sg:马; zh-tw:臺;}-

您亦可前往互助客栈寻求其他维基人的帮助。

请留意,如果维基百科能够正确转换,那么变更原始码的繁简或地区用语即属破坏。如您重复类似行为,您的账号可能会被禁止编辑维基百科。若您的浏览器安装了同文堂等中文字体转换软件,请在编辑时将其关闭。但如您认为机械人判断错误,请撤销该自动撤销。祝编辑愉快!Liangent-bot留言2012年11月15日 (四) 16:5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