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脊虎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五脊虎鮋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目: 鮋形目 Scorpaeniformes
科: 毒鮋科 Synanceiidae
屬: 虎鮋屬 Minous
種:
五脊虎鮋 M. quincarinatus
二名法
Minous quincarinatus
Fowler, 1943
異名
  • Paraminous quincarinatus Fowler, 1943

五脊虎鮋(學名:Minous quincarinatus),又稱白尾虎鮋五脊毒鮋,俗名虎魚、鬼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毒鮋科的其中一

分布[編輯]

本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南日本琉球台灣之間的海域。

深度[編輯]

水深100公尺以內。

特徵[編輯]

本魚背鰭第一棘至第二棘的距離約略等於第二棘至第三棘的距離。背鰭硬棘8-9枚、軟條12-14枚,臀鰭硬棘2枚、軟條12-14枚。背鰭外側無黑斑,背鰭之棘間的薄膜凹陷,硬棘較為裸露,此為使其硬棘具殺傷力,應急基部有毒囊,會分泌毒液,會主動攻擊接近它之物體,尾鰭無暗色橫帶,胸鰭內側有與鰭平行之暗色條紋,臀鰭前部黑色,胸鰭基部白色。全身無鱗片,皮厚而柔軟。體色不一,體長可達16公分。

生態[編輯]

本魚多棲息在泥濘底的深海底,偶會出現在淺水區,為肉食性魚類。具有毒棘,須小心,以免被刺中毒。

經濟利用[編輯]

不能食用,多做成褐魚粉。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