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北平國貨陳列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30年代拍攝的正陽門箭樓冬景,乃從西南角向上仰攝。箭樓上有「市國貨陳列館」、「設售部門」及「影」字樣。

北平國貨陳列館是為宣傳和支持中國的國貨而在北京開辦的陳列館,始建於1906年。[1]

歷史[編輯]

北平國貨陳列館的前身是京師勸工陳列所。1906年,正值清末新政時期,清朝農工商部設京師勸工陳列所,在前門廊房頭條會元堂舊址建設新樓,陳列各省選送至北京的特產。1908年,因發生火災,京師勸工陳列所的物品多半被毀。1909年6月,京師勸工陳列所遷至廣安門內工藝局西邊的新址,於同年8月對外開放。[1]

1912年5月,京師勸工陳列所更名為商品陳列所,並於同年9月舉行了轟動一時的國貨展覽會。[1]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北伐勝利後,開始實施「保護國貨」政策,支持民族工商業發展。「保護國貨」政策的主要成果之一便為成立部屬或省市屬國貨陳列館。1928年8月,國民政府工商部將商品陳列所更名為國貨陳列館,經對前門箭樓改造後,將國貨陳列館遷至前門箭樓內,並於同年11月重張。前門箭樓此前並不對公眾開放,自國貨陳列館「重張」起首次對公眾開放。[1]

北平國貨陳列館只陳列國貨,提倡並宣揚購買國貨,不以贏利為目的。除了偶爾舉辦的特殊拍賣外,基本不出售館內陳列品。[1]

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占領北平。1940年,北京特別市公署余晉龢以國貨陳列館「占用前門箭樓,地接衝要,殊不適用」等為由,責令館長吳公純將國貨陳列館遷至北海先蠶壇內。1941年1月,國貨陳列館遷入北海先蠶壇。抗日戰爭結束後,1947年7月,國貨陳列館被撤銷。[1]

建築[編輯]

正陽門箭樓北側。露台上方的門樓北牆上有巨型窗戶,即為1928年為國貨陳列館遷入而開

位於廊房頭條的京師勸工陳列所舊址於1936年重建為巴洛克式四層樓房(其中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定名為「北京勸業場」。[1]

1928年前,前門箭樓露台的門樓北牆僅有3扇大門,無窗戶。1928年8月,國民政府工商部將商品陳列所更名為國貨陳列館,並決定將該館由廣安門內遷至前門箭樓。1928年8月起,因國貨陳列館即將遷入前門箭樓,故前門箭樓進行了一系列改造,裕興營造廠在前門箭樓上搭起腳手架,經過兩個月施工,在北牆上的3扇大門上方新開一扇巨型玻璃窗,該窗高2.16米,寬3.20米。該窗是為改善箭樓內部的採光條件而開,國貨陳列館的展櫃設於前門箭樓的一層大廳和南半部二至四層,僅靠箭樓東、南、西三面共94個箭窗採光仍嫌不足。1928年前,前門箭樓不對公眾開放。1928年11月,國貨陳列館在前門箭樓內「重張」,前門箭樓首次對公眾開放。[1]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