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難民區
南市難民區(法語:La Zone Jacquinot[1]),是1937年到1940年,中日戰爭期間,在中國上海南市地區毗鄰法租界的部分地區成立的供中國難民居住的軍事中立區,由法國天主教耶穌會神父、華洋義賑會會長饒家駒創建,由中立國人士進行管理,中國警察維持秩序,得到兩租界和中日交戰雙方的同意。南市難民區保護了大量中國平民的安全。1940年6月饒家駒神父回法國後,南市難民區解散。
後來中國的南京、武漢、廣州,歐洲的法國、德國、意大利都曾經建立過這一模式的國際安全區。1949年的《關於戰時保護平民之日內瓦公約》中參考了饒家駒的經驗。
設立
[編輯]民國26年(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難民紛紛湧入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躲避戰火。租界當局恐難民滋事,也懼日軍趁機尋釁進入租界,便在法租界與華界交界處架設鐵絲網,安裝鐵柵門,以阻難民湧入。導致無數難民被困南市,集於民國路(今人民路)一帶,缺衣少食,處境悲慘[2]。在此情況下[3],法國天主教神父、華洋義賑會會長饒家駒[2](Robert Charles Joseph Emile Jacquinot de Besange[4])以上海國際紅十字會難民救濟委員會主席的身份[1],向上海市市長俞鴻鈞建議,在南市劃一安全區域接納難民,同年11月4日,上海市政府批准設立南市難民區;同時,饒家駒又向日方提出,對難民區勿施攻擊。同月5日,日本駐滬總領事岡本答覆:「同意該區域(難民區)只供市民居住時,保證不對之進攻,也不在該區域內進行軍事活動或敵對武力行為。」經過饒家駒的斡旋[2],也建議得到英、法等國駐滬領事的支持[1]。上海市政府遂於11月8日發布告示:「中國紅十字會向上海國際委員會建議在本市滬南區劃出難民區,以為戰時難民暫時寄託之所……本府以事關救濟難民,為維護人道起見,業經呈奉中央核准照辦在案。茲准於本月九日中午十二時起實行。」[2]南市難民區以方浜路(今方浜中路)為南界,東、西、北以民國路為界,為一半月形區域[1]。
11月9日下午,上海國際救濟委員會開始在方浜路各路口修築防禦工事,加上沿民國路各路口原已有工事,至此南市難民區區域圍定[2]。同日,經中方代表上海市市長俞鴻鈞、日方代表日本駐滬總領事岡本及紅十字會代表饒家駒簽字的協議開始生效,南市難民區正式成立。協議規定:中國方面不在此駐軍和設防,日本不對之轟炸,雙方都不在此進行任何敵對軍事行動[1]。
管理分區
[編輯]為便於難民區管理,全區被分9個分區[2]。
- 第一區範圍:丹鳳路東,福佑路南,民國路西,方浜路北;
- 第二區範圍:安仁街東,民國路南,丹鳳路西,梧桐路北;
- 第三區範圍:障川路(今麗水路)、舊校場路東,民國路南,安仁街西,方浜路北;
- 第四區範圍:潘家街、侯家浜(今侯家路)東,民國路南,障川路、舊校場路西,方浜路北;
- 第五區範圍:晏海路(今河南南路)東,民國路南,侯家浜西,方浜路北;
- 第六區範圍:獅子街、舊倉街東,民國路南,晏海路西,方浜路北;
- 第七區範圍:露香園路東,民國路南,獅子街西,方浜路北;
- 第八區範圍:青蓮街東,民國路南,露香園路西,方浜路北;
- 第九區範圍:民國路東、南,青蓮街西,方浜路北。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上海宗教志》編纂委員會. 《上海宗教志》>>第四编 天主教>>第四章 出版、医院和社会事业>>第三节 社会事业.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1年1月 [201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0) (中文(中國大陸)).
- ^ 2.0 2.1 2.2 2.3 2.4 2.5 南市區志編纂委員會. 《南市区志》>>第三十六编 专记·附记>>一、专记>>4.南市难民区.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97年3月 [201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6) (中文(中國大陸)).
- ^ 瞿慕鈞. 《上海地方志》>>1997年第四期>>史海拾贝 志书增辉——编写《南市区志》专记·附记的体会.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1997年 (中文(中國大陸)).
- ^ 汪志星. 《上海地方志》>>2014年第六期>>浅谈饶家驹及上海“南市难民区”.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2014年 [2017-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