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拓跋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拓跋辰(?—444年3月10日),北魏宗室、官員。

生平

[編輯]

太平真君三年(442年)五月,劉宋龍驤將軍裴方明討伐仇池,仇池國主楊難當戰敗,放棄仇池與一千多名騎兵逃到上邽魏太武帝拓跋燾祖遣中山王拓跋辰迎接楊難當前往平城的行宮[1][2][3]

太平真君四年九月辛丑(443年10月12日),魏太武帝親帥大軍到達大漠以南,準備進攻柔然,九月甲辰(443年10月15日),北魏軍隊捨棄軍事物資,以輕騎兵襲擊柔然,將軍隊分為四路,樂安王拓跋范和建寧王拓跋崇各統帥十五名將領出東道,樂平王拓跋丕統帥十五名將領出西道,魏太武帝出中道,中山王拓跋辰統帥十五名將領作為中軍後續部隊[4][5][6]

中山王拓跋辰、內都坐大官薛謹、尚書奚眷等八名將軍因為延誤預定的日期被定罪。太平真君五年二月辛未(444年3月10日),拓跋辰等人在都城南邊被斬首[7][8][9][10][11][12][13][14]

參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魏書·卷一百一·列傳第八十九》:尋而傾國南寇,規有蜀土,襲義隆益州,攻涪城,又伐巴西,獲維州流人七千餘家還於仇池。義隆怒,遣將裴方明等伐之。難當為方明所敗,棄仇池,與千餘騎奔上邽,世祖遣中山王辰迎之赴行宮。
  2. ^ 《北史·卷九十六·列傳第八十四》:尋而傾國南寇,規有蜀土,襲宋益州,攻涪城,又伐巴西,獲雍州流人七千餘家,還於仇池。宋文帝怒,遣將裴方明等伐之。難當為方明所敗,棄仇池,與千餘騎奔上邽。太武遣中山王辰迎之赴行宮。
  3.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二十四》:五月,裴方明等至漢中,與劉真道分兵攻武興、下辯、白水,皆取之。楊難當遣建節將軍符弘祖守蘭皋,使其子撫軍大將軍和將重兵為後繼。方明與弘祖戰於濁水,大破之,斬弘祖;和退走,追至赤亭,又破之。難當奔上邽;獲難當兄子建節將軍保熾。難當以其子虎為益州刺史,守陰平,聞難當走,引兵還,至下辯;方明使其子肅之邀擊之,擒虎,送建康,斬之;仇池平。以輔國司馬胡崇之為北秦州刺史,鎮其地;立楊保熾為楊玄後,使守仇池。魏人遣中山王辰迎楊難當詣平城。
  4. ^ 《魏書·卷一百三·列傳第九十一》:真君四年,車駕幸漠南,分四道:樂安王范、建寧王崇各統十五將出東道,樂平王督十五將出西道,車駕出中道,中山王辰領十五將為中軍後繼。
  5. ^ 《北史·卷九十八·列傳第八十六》:真君四年,車駕幸漠南,分軍為四道:樂安王范、建寧王崇各統十五將出東道,樂平王丕督十五將出西道,車駕出中道,中山王辰領十五將為中軍後繼。
  6.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九月,辛巳,魏主如漠南。甲辰,舍輜重,以輕騎襲柔然。分軍為四道:樂安王范、建寧王崇各統十五將出東道,樂平王丕督十五將出西道,魏主出中道,中山王辰督十五將為後繼。
  7. ^ 《魏書·卷一百五之三·志第三》:九月,上北伐,樂平王丕統十五將為左軍,中山王辰統十五將為右軍,上自將中軍。蠕蠕可汗不敢戰,亡,追至頓根河,虜二萬餘騎而還。中山王辰等八將軍坐後期,皆斬。
  8. ^ 《魏書·卷四下·帝紀第四》:二月辛未,中山王辰等八將,以北伐後期,斬於都南。
  9. ^ 《北史·卷二·魏本紀第二》:二月辛未,中山王辰等八人以北伐後期,斬於都南。
  10. ^ 《魏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三十》:五年,為都將,從駕北討,以後期與中山王辰等斬於都南,時年四十四。尋贈鎮西將軍、秦雍二州刺史,諡曰元公。
  11. ^ 《北史·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後從駕北討,與中山王辰等後期,見殺。
  12. ^ 《魏書·卷三十·列傳第十八》:眷與中山王辰等諸大將俱後期,斬於都南。爵除。
  13. ^ 《北史·卷二十·列傳第八》:詔會鹿渾海,眷與中山王辰等諸大將俱後期,斬於都南,爵除。
  14.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二十四》:二月,辛未,魏中山王辰、內都坐大官薛謹、尚書奚眷等八將坐擊柔然後期,斬於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