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攣鞮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ㄌㄩㄢˊㄉㄧ[1],或虛連題氏[2],是匈奴的中心氏族部落,為其王族,單于二十四長中的左賢王右賢王左谷蠡王右谷蠡王、左右日逐王、左右溫禺鞮王、左右漸將王皆出身於此氏族,依序有單于的繼承權。[3]包括頭曼單于冒頓單于及其後裔皆出身於此。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傳》記載的傳說歷史「自淳維以至頭曼千有餘歲」指的就是匈奴的攣鞮氏。

匈奴氏族

[編輯]

攣鞮氏與大氏族呼衍氏須卜氏蘭氏丘林氏互相聯姻,共同統治控制匈奴,大氏族有聽訟斷獄之權。[4]

南匈奴屠各部為其分支。

後代

[編輯]

包括赫連氏獨孤氏欒氏[來源請求]等皆為他們後代。與漢朝聯姻之後,也以漢姓當作他們的姓氏。[5]

現代研究

[編輯]

薛宗正與烏拉其圖皆認為攣鞮氏與賀蘭部有關,有共同先祖。

韋蘭海和李輝運用不同史料證明,詞首的*h-會發生脫落,因此「攣鞮」*lyuan-tlïγ來自更早的「虛連題」*Hala-yundluγ。該詞詞根為*hala「彩」+*yund「馬」+*-luγ(分詞後綴),在早期突厥語中可能意為「白花斑馬部落」,與賀蘭部有關。[6]作者認為,這支部落即延陀部,在4世紀被薛部征服,成為了薛延陀[6][7][8]

Anna Dybo則認為,「攣鞮」當擬作*r(h)wan-de,是從中古伊朗語東部方言中借來的,源語言接近于于闐塞語,可能就是runde,即rre的複數形式,來自*rwant-「王」。[9]除攣鞮外,呼延須卜丘林蘭氏也屬於匈奴貴族。[10]有資料認為蘭氏和攣鞮是同一詞的兩個變體。[11]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單于姓攣鞮氏,其國稱之曰「撐犁孤塗單于」。《漢書·匈奴傳》
  2. ^ 單于姓虛連題。異姓有呼衍氏、須卜氏、丘林氏、蘭氏四姓,為國中名族,常與單于婚姻。《後漢書·南匈奴列傳》
  3. ^ 其大臣貴者左賢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賢王,次右谷蠡王,謂之四角;次左右日逐王,次左右溫禺鞮王,次左右漸將王,是為六角;皆單于子弟,次第當為單于者也。異姓大臣:左右骨都侯,次左右屍逐骨都侯,其餘日逐、且渠、當戶諸官號,各以權力優劣、部眾多少為高下次第焉。《後漢書·南匈奴列傳》
  4. ^ 異姓有呼衍氏、須卜氏、丘林氏、蘭氏四姓,為國中名族,常與單于婚姻。呼衍氏為左,蘭氏、須卜氏為右,主斷獄聽訟,當決輕重,口白單于,無文書簿領焉。《後漢書·南匈奴列傳》
  5. ^ 初,漢高祖以宗女為公主,以妻冒頓,約為兄弟,故其子孫遂冒姓劉氏。《晉書·卷一百〇一·劉元海載記》
  6. ^ 6.0 6.1 韋蘭海; 李輝. About the names of Chanyu family and branch tribes of Xiongnu. 
  7. ^ Wen-sheng, Bao. Name and Origin of Xueyantuo Tribe.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2010 [2023-05-15]. S2CID 163563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2) (英語). 
  8. ^ 舊唐書·北狄列傳》:「薛延陀者,自雲本姓薛氏,其先擊滅延陀而有其衆,因號爲薛延陀部。其官方兵器及風俗,大抵與突厥同。」
  9. ^ Dybo, Anna (2014), 「Early contacts of Turks and problems of Proto-Turkic reconstruc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Tatarica, 2, p. 9
  10. ^ Taskin B.S., "Materials on Sünnu history", Science, Moscow, 1968, p. 130 (In Russian)
  11. ^ Wang, Penglin. Linguistic Mysteries of Ethnonyms in Inner Asia.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2018: 34. ISBN 9781498535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