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利·普萊斯·威爾
斯坦利·普萊斯·威爾 Stanley Price Weir | |
---|---|
出生 | 南澳大利亞州阿德萊德諾伍德 | 1866年4月23日
逝世 | 1944年11月14日 阿德萊德聖彼得斯 | (78歲)
墓地 | 阿德萊德西臺公墓 |
效命 | 澳大利亞 |
軍種 | 澳大利亞陸軍 |
服役年份 | 1885–1921 |
軍銜 | 准將 |
統率 | 第10步兵團(1908至1912年) 第19步兵旅(1913至1914年) 澳大利亞帝國部隊第10營 (1914至1916年) 澳大利亞軍事部隊第20步兵旅(1918至1921年) |
參與戰爭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獲得勳章 | |
配偶 | 羅莎(娘家姓沃德姆) 莉迪亞·瑪麗亞(娘家姓施拉貝爾) |
其他工作 | 公共服務專員 |
斯坦利·普萊斯·威爾准將,DSO,VD,JP[?](英語:Brigadier General Stanley Price Weir,1866年4月23日—1944年11月14日),澳大利亞陸軍軍官和公務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統領澳大利亞帝國部隊第10營參與澳新軍團灣登陸戰以及其後的加里波利之戰,之後還投身法國的波濟耶爾戰役和莫奎特農場戰役。
1916年末,50歲的威爾申請調回澳大利亞,於次年獲授傑出服務勳章,並因在波濟耶爾戰役和莫奎特農場戰役中的表現而得到傳令嘉獎。接下來,他成為南澳大利亞州首任公共服務專員。1921年,他以名譽准將軍銜退役。1931年,威爾又從公共服務專員位置上退休。退休後,他向各種慈善機構和組織捐助,於1944年辭世,享年78歲。
早年經歷
[編輯]1866年4月23日,斯坦利·普萊斯·威爾在南澳大利亞州阿德萊德的諾伍德(Norwood)出生[1],他的父親叫阿爾弗雷德·威爾(Alfred Weir),母親叫蘇珊娜·瑪麗·威爾(Susannah Mary Weir),母親的娘家姓叫普萊斯(Price)。阿爾弗雷德是木匠,於1839年從蘇格蘭阿伯丁移民剛建立兩年的南澳大利亞殖民地。斯坦利先後進入摩爾學校、諾伍德公立學校,以及普爾特尼街文法學校就讀。1879年,年僅13歲的他成為南澳大利亞州測量官署的辦公室助理,位於阿德萊德總督府後方的托倫斯閱兵場就是在他的協助下完成測量,隨後,威爾升職為文員。1890年5月14日,威爾與羅莎·沃德姆(Rosa Wadham)在諾伍德的基督教禮拜堂結婚。他繼續獲得提升,於1911年7月1日成為測量倉庫保管員、平面圖託管員和政府用車託管員[2]。1914年9月10日,他被任命為太平紳士[3]。
早年軍旅生涯
[編輯]1885年3月,威爾成為南澳大利亞志願役部隊阿德萊德第1步槍營的一名列兵。到了1890年,他已晉升為上士。1890年3月19日,威爾經委任而成為阿德萊德第3步槍營中尉,再於1893年5月25日晉升上尉。南非戰爭爆發後,他志願加入南澳大利亞州布希曼人兵團,但軍中更需要騎兵,因此他未能入選。[4]
1903年7月1日,阿德萊德步兵營成為英聯邦軍隊第10步兵團,威爾成為副官。1904年1月1日,他升為少校,並獲任為步兵團的副團長[4]。1905年,威爾獲頒長期服務及良好品行獎章,再於1908年獲得志願軍官獎章[3]。1908年6月22日,威爾晉升中校,成為第10步兵團團長。1912年1月1日,他暫時停止統領部隊,但只持續到7月1日實行普遍訓練機制時止。威爾很快奉命出任第19步兵旅旅長,再於1913年9月9日晉升至上校軍銜。[4]
第一次世界大戰
[編輯]1914年8月12日,威爾收到第3旅旅長尤恩·辛克萊爾-麥克萊根上校(Colonel Ewen Sinclair-Maclagan)發來的電報,請他統領第10營。威爾很快就接受邀請,於8月17日成為澳大利亞帝國部隊陸軍中校,成為該部隊的首位南澳大利亞軍官。同時,他繼續保留志願役部隊名譽上校軍銜。[5]
加里波利
[編輯]威爾在墨菲特維爾賽馬場集結部隊並展開訓練,然後隨軍起程,於1914年10月20日乘坐「阿斯卡尼俄斯號」(Ascanius)前往弗里曼特爾,再與第11營的6個連匯合,準備一起趕赴海外戰場。這是一戰期間澳大利亞首支投身海外的部隊,威爾成為旅途期間的部隊指揮官。[6]1914年12月6日,部隊開始從亞歷山大港上岸,再乘火車前往開羅,然後在當地設立營地[7]。澳大利亞官方戰爭史學家查爾斯·比恩(Charles Bean)認為,從營長角度來看,威爾的表現「多年來都略高於平均水平」[8]。盟軍決定派兵登陸加里波利半島後,第3旅獲選為澳新軍團灣登陸戰的掩護部隊。1915年3月1日,第10營登上愛琴海北部的希臘利姆諾斯島,在島上經過進一步訓練後,該營於1915年4月25日早上和另一個營一起成為最早登上澳新軍團灣海岸的部隊。[9]
據比恩記載,登陸期間,當載著先頭部隊的船隊駛至離岸大約40碼(37米)的時候,威爾還向另一位同船軍官表示根據觀察四野一切平靜,但未幾鄂圖曼部隊就開始朝登陸軍開火[10]。威爾和偵察排一起登陸,並敦促部下和第9營的戰友們立即開始攀爬峭壁,搶占可以俯視海灘的位置[11]。威爾和第10營「B」連及「C」連的弟兄們一起爬上一處制高點,這裡之後以「普拉格高原」(Plugge's Plateau)之名為人熟知[12]。登陸開始後,激烈的戰鬥接踵而至,威爾率領的第10營在5天內死傷人數就達到一半[13]。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部隊率先從澳新軍團灣上岸,但隨後就受到奧斯曼帝國防守兵力的強烈狙擊,最終控制的主要是海灘周圍一系列山脊內的小範圍灘頭陣地。威爾是第3旅唯一前進至第1道山脊的指揮官,這道山脊之後被稱為「威爾山脊」。[11]
戰事進入僵局後,威爾在戰役早期繼續統領第10營,直至8月25日被任命為代理准將,成為第3旅旅長。9月11日,病倒的威爾被迫撤至馬耳他,進入當地醫院接受治療。之後,他被送到英國,在這裡療養到1916年1月,再經任命擔任位於韋茅斯的澳大利亞加強營軍校校長。[14]
西方戰線
[編輯]返回埃及時,威爾尚未完全康復,他於1916年3月4日回到第10營[14]。之前他離開後,第10營在戰役接下來的時間裡持續戰鬥,直至1915年12月才和其他盟軍部隊一起撤離,之後再回到埃及[15]。1916年中期,澳大利亞帝國部隊大部分兵力轉戰西方戰線,威爾於1916年7至8月率領第10營投身波濟耶爾戰役和莫奎特農場戰役[13]。波濟耶爾戰役期間,第10營在4天內的傷亡人數就達到350[14],而威爾正是澳大利亞陸軍第1師中,唯一一位在戰役打響前就隸屬該師的營長[16],這時他正好50歲。8月23日,莫奎特農場戰役剛剛結束,威爾馬上就再度被任命為第3旅代理旅長。但由於過分勞累,他不得不在1916年9月7日請求休假[17]。部隊同意請求[13],安排他於1916年9月23日返回澳大利亞[18],他在澳大利亞帝國部隊的任命於同年12月14日中止[13]。比恩在澳大利亞官方戰爭史中指出,威爾雖然年勢已高,但還是「親自帶領自己的營深入前線,並且首場戰役期間自始至終都在指揮,留在戰場上的時間比其他幾乎所有已經離開原屬部隊的高級軍官都要久」[8]。
戰後服役經歷
[編輯]離開澳大利亞帝國部隊後,威爾回到澳大利亞陸軍預備役部隊(當時叫公民部隊)繼續服役。1917年,他獲頒傑出服務勳章和俄羅斯帝國二級帶劍聖安娜勳章,並因在波濟耶爾戰役和莫奎特農場戰役中的表現獲傳令嘉獎。[18][19]1917至1920年,他是澳大利亞總督羅納德·弗格森·蒙羅爵士閣下(The Rt Hon Sir Ronald Craufurd Munro Ferguson)的侍從官。1921年3月,威爾以名譽准將軍銜從公民軍事部隊退役,是歷史上第2位獲得准將軍銜的南澳大利亞籍軍官,他統領的最後一支部隊是第20步兵旅。1921年3月31日,曾擔任第10營上校多年的威爾經任命成為該營名譽上校。[3]
晚年經歷
[編輯]回歸平民生活的威爾有兩項顯而易見的優勢。首先,他回國的時間比其他大部分軍人都要早得多;其次,南澳大利亞州這時已開始實施政策,優先安排返鄉軍人進入政府部門工作。威爾因此於1916年成為南澳大利亞州首任公共服務專員。但是,威爾並不適合這份工作,對資深公務員和政治家的個人競爭及政治議程感到無所是從,很快就只能做壁上觀。[13]1925年,立法的變動讓政府替換威爾成為可能,他在1930年卸任。1931年退休前的一年半裡,威爾還是中央衛生委員會和公共救濟委員會主席,對後一份職務更為擅長。[13]
1923年6月8日,長年健康狀況不佳的羅莎撒手人寰[3]。威爾於1926年續弦娶了莉迪亞·瑪麗亞·施拉貝爾(Lydia Maria Schrapel)。退休後,威爾積極參與各種宗教、慈善和福利組織及活動,貢獻自己的力量。這些組織包括諾伍德和梅蘭基督教會、仁者和陌生人之友協會、基督教青年會及其分支我們的孩子學會、共濟會館和振作協會[13]。他還多次擔任英聯邦俱樂部、基督教會聯盟、振作協會,以及歸國軍人聯盟聖彼得斯分會主席[20]。
第10營軍人塞西爾·洛克(Cecil Lock)以《正在戰鬥的第10營:1914至1919年澳大利亞帝國部隊第10營南澳大利亞州百年紀念》(The Fighting 10th: A South Australian Centenary Souvenir of the 10th Battalion, AIF 1914–1919)為題記敘該營歷史,威爾為之寫下前言,該書於1936年出版[21]。1943年,威爾在從維克多港一處我們的孩子學會營地返回時遭遇車禍,身受重傷。據信正是因為這次傷勢太過嚴重,導致他在1944年11月14日與世長辭[20]。他留下的家人包括遺孀莉迪亞[13]、與羅莎所生的兒子萊昂內爾(Lionel)和女兒貝麗爾(Beryl)[3]。他的弟弟哈里森·威爾(Harrison Weir)是州政府印務局監督[20]。威爾的遺骨下葬在故鄉阿德萊德的西臺公墓[13]。
榮譽
[編輯]- 威爾曾獲得以下榮譽和嘉獎:^
晉升
[編輯]威爾的軍旅生涯於1885年3月開始,當時他還只是列兵。他很快晉升為上士,再於1890年獲任命為軍官。36年間,他從列兵一直晉升到准將軍銜,這期間的每次晉升如下:[22]
- 中尉(1890年3月19日)
- 上尉(1893年5月25日)
- 少校(1904年1月1日)
- 中校(1908年6月22日)
- 上校(1913年9月9日)
- 陸軍中校(澳大利亞帝國部隊,1914年8月17日)
- 准將(名譽將銜,1921年3月17日)
腳註
[編輯]- ^ Lock 1936,第145頁.
- ^ Lock 1936,第145–146頁.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Lock 1936,第153頁.
- ^ 4.0 4.1 4.2 Lock 1936,第146頁.
- ^ Lock 1936,第146–147頁.
- ^ Lock 1936,第147頁.
- ^ Lock 1936,第37頁.
- ^ 8.0 8.1 Bean 1942,第135頁.
- ^ Lock 1936,第148頁.
- ^ Bean 1942,第250–252頁.
- ^ 11.0 11.1 Lock 1936,第148–149頁.
- ^ Bean 1942,第262–263頁.
-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Hicks & Raftery 1990.
- ^ 14.0 14.1 14.2 Lock 1936,第150頁.
- ^ Kearney 2005,第154頁.
- ^ Stevenson 2013,第160頁.
- ^ Lock 1936,第150–151頁.
- ^ 18.0 18.1 18.2 18.3 18.4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2014.
- ^ Lock 1936,第151頁.
- ^ 20.0 20.1 20.2 The Advertiser 1944,第4頁.
- ^ Lock 1936,第1–3頁.
- ^ Lock 1936,第146–146, 153頁.
來源
[編輯]- Bean, C.E.W. The Story of Anzac: From the Outbreak of War to the End of the First Phase of the Gallipoli Campaign, May 4, 1915. Official History of Australia in the War of 1914–1918 1 13. Sydney, New South Wales: Angus & Robertson. 1942. OCLC 216975124.
- Brig-Gen Weir Dead. The Advertiser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1944-11-15: 4 [2015-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2).
- Hicks, Neville; Raftery, Judith. Weir, Stanley Price (1866–1944). Australian Dictionary of Biography. Canberra,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90 [2015-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5).
|volume=
被忽略 (幫助) - Kearney, Robert. Silent Voices: The Story of the 10th Battalion, AIF, in Australia, Egypt, Gallipoli, France and Belgium During the Great War 1914–1918. Frenchs Forest, New South Wales: New Holland. 2005. ISBN 1-74110-175-1.
- Lieutenant Colonel Stanley Price Weir, DSO, VD.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2015-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6).
- Lock, Cecil. The Fighting 10th: A South Australian Centenary Souvenir of the 10th Battalion, A.I.F. 1914–19.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Webb & Son. 1936. OCLC 220051389.
- Stevenson, Robert C. To Win the Battle: The 1st Australian Division in the Great War, 1914–18.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ISBN 978-1-107-02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