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法克特里亞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斯法克特里亞之戰
伯羅奔尼撒戰爭的一部分
日期前425年
地點
斯法吉亞島, 派婁斯南側、那瓦里諾灣西側的島嶼
結果 雅典聯軍獲勝
參戰方
雅典 斯巴達
指揮官與領導者
德摩斯梯尼,
克里昂
厄匹塔達斯 ,
希巴格里塔,
斯梯芬
兵力
重裝步兵3,000人,
輕裝步兵以及水手8,000人
重裝步兵440人
傷亡與損失
約230人 148人陣亡,
其餘被俘

斯法克特里亞之戰(英語:Battle of Sphacteria)為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發生在前425年的一場戰鬥,是派婁斯之戰的延續,交戰雙方為雅典聯軍伯羅奔尼撒聯軍

背景[編輯]

派婁斯之戰後,斯巴達人雅典人的談判破裂,戰鬥只能繼續下去。

雅典艦隊繼續封鎖斯法吉亞島,但是遭遇了不小的困難:派婁斯因為缺少可供船隻停泊的海岸,雅典的水手以艦船為單位輪番登岸吃飯休息,其餘艦船的水手和士兵只能留在甲板上;派婁斯本地的糧食稀缺,只有一處水源;被圍困在斯法吉亞島上的斯巴達重裝步兵也並沒有像他們期望的那樣短短幾天就因為缺水缺糧而投降,事實上斯巴達人召集了志願者為他們偷運糧食上島(主要是希洛人——斯巴達以及周邊的奴隸階層——趁着黑夜繞過雅典人巡邏的船隻從島嶼西側登島,而斯巴達人則許諾他們以自由),令雅典的艦隊防不勝防,封鎖工作也似乎會無限期地持續下去。

雅典城得知前線嚴峻的形勢,除了擔憂冬日的迫近和派婁斯的惡劣環境能否使前線的軍隊達成任務,更為斯巴達人的強硬態度所震動。民眾們開始後悔當初拒絕了斯巴達代表議和的提議,開始遷怒於當時從中作梗的克里昂。克里昂首先質疑從前線歸來的傳令官帶來消息的準確性,於是被雅典人推選為調查員去前線視察;他內心清楚傳令官所說的很有可能是實情,因此又發言說派遣調查員確認消息的準確性是浪費時間,應當直接派遣一支遠征軍前去支援前線。他繼而指責和他有過節的、時任雅典十將軍之一的尼西阿斯的不作為,並表示說如果是他自己指揮軍隊的話,他一定能將島上的斯巴達人全部俘虜回雅典。尼西阿斯則順水推舟地表示,他作為雅典的將軍,並不介意給克里昂一支軍隊,由他指揮前往派婁斯前線。克里昂原先只是想在口頭上羞辱尼西阿斯,不曾料到尼西阿斯居然真的舉薦他去前線作戰,於是拼命推脫。雅典的民眾並不買賬,克里昂越是推脫,他們越是起鬨支持尼西阿斯把指揮權交給克里昂。克里昂別無他法,只能接受這一職務,並發言說他只需帶少量軍隊,一定在二十天內將多數島上的斯巴達人生擒回雅典。不少民眾對他的講話報以嘲笑,而其中較為老謀深算者並無不滿:因為他們可以藉此機會除掉克里昂;亦或是克里昂兌現了自己的諾言,結束在派婁斯已經一拖再拖的戰事。克里昂隨後向雅典當局推薦在前線的德摩斯梯尼和他共同擔任指揮,因為他得到消息說德摩斯梯尼早就開始籌劃登島了。

準備階段[編輯]

德摩斯梯尼原本對登島較為審慎,因為敵在暗我在明。斯法吉亞島上都是密林,藏匿其中的斯巴達人數量不明。雅典聯軍雖然人數眾多,但是不熟悉地形,一旦遭到敵軍伏擊,狹小的視野容易導致大部隊各單位互相照應不暇——這些是他從之前挨托利亞的慘敗中得到的教訓。但是某日島上斯巴達人的炊火引發了森林大火,德摩斯梯尼以此推斷出了敵軍的數量,因此也漸漸有了把握,開始部署登島的事宜。

克里昂到達前線後,兩人派了傳令官到伯羅奔尼撒聯軍在大陸上的駐軍下最後通牒,對方拒絕投降。島上的斯巴達人由南至北布置了三道防線:第一個據點在島南端,由三十名重裝步兵防守;第二個據點在島嶼中部有水源的平坦地帶,由司令官厄匹塔達斯(Epitadas)以及他率領的主力部隊防守;第三個據點在面向派婁斯的北端,地形陡峭,易守難攻,且有一個古時的堡壘,適合最後退守,由一小部分士兵駐守。

戰鬥過程[編輯]

第二天黎明前,雅典的運輸船趁着黑夜將八百名左右的重裝步兵送上斯法吉亞島。斯巴達人的第一道防線的防禦者還在睡夢中,很快就被突破了。拂曉時,其餘的雅典聯軍部隊也悉數上岸,包括七十條戰船上所有全副武裝的水手、八百名弓箭手、八百名輕盾步兵以及派婁斯的多數駐軍。德摩斯梯尼親自指揮的部隊以輕步兵為主,二百人為一隊,居高臨下四面包圍了第二道防線的斯巴達步兵。斯巴達人無論選擇進攻哪一支雅典的分隊,後方和兩翼都會暴露在敵方投射部隊的攻擊中;即使是被他們追趕的雅典分隊也能以較高的機動力與前來追擊的斯巴達重裝步兵保持安全的距離。之前雅典士兵還忌憚於斯巴達人在派婁斯之戰中與雅典艦隊爭奪戰船時表現出的頑強,此刻當他們看到對方消極的狀態,立即士氣高漲,投射頻率也加快了。先前被斯巴達人的炊火燒毀的樹灰也飛揚起來,形同雲霧,使斯巴達人完全無法看清敵人的箭矢和標槍飛來的方向。完全陷入了被動的斯巴達人迫於形勢,只能以密集隊形向最後一道防線退卻,堅守那座廢棄已久的堡壘。堡壘周圍是懸崖峭壁,雅典人無法像之前那樣完全包圍住斯巴達人的守軍,戰鬥陷入了僵局。

雅典聯軍中一位美塞尼亞指揮官找到德摩斯梯尼,自告奮勇地表示願意率領一些弓箭手和輕步兵,在懸崖間找一條通路到達斯巴達人防線的後方襲擊他們,以此打破僵局。德摩斯梯尼准許後,如同這位指揮官所允諾的,他們在斯巴達人沒有察覺到的情況下到達了堡壘的後方,猝然襲擊了敵人,斯巴達人陣腳大亂,四面楚歌,再也支持不住,堡壘的全部入口都已陷入敵手。這時克里昂和德摩斯梯尼號令士兵停止進攻,畢竟此戰的目的在於活捉而非全殲敵軍。斯巴達人也接受了雅典傳令官的勸降,放下了武器。

後果[編輯]

戰事結束後,斯巴達軍隊的第三指揮官斯梯芬接任為司令官與克里昂、德摩斯梯尼商討投降的事宜(第一指揮官厄匹塔達斯陣亡,第二指揮官希巴格里塔雖然生還,當時他卻和死屍躺在一起,斯巴達人以為他也陣亡了)。斯梯芬接到駐紮在大陸上的伯羅奔尼撒聯軍的指令,讓他們自己做決定,但不得損害斯巴達人的名譽,於是他們全員繳械投降,被雅典海軍運送回雅典,囚禁了起來,作為以後雅典人日後應對伯羅奔尼撒同盟入侵的籌碼。

根據修昔底德的統計,這場戰鬥(包括之前封鎖的階段)一共持續了七十二天;原本渡海登島的斯巴達步兵有四百四十名,最終被俘送往雅典的有二百九十二名,其餘的全部戰死。克里昂雖然出發前的發言無疑是信口開河,但是他卻還是兌現了他的諾言,在二十天內結束了戰事並將斯巴達人俘虜回了雅典。戰後雙方都將主要的部隊撤離了派婁斯,留守在諾帕克都的美塞尼亞人則將他們的精銳部隊派往派婁斯駐守,因為那裡是他們的故國,而在日後對伯羅奔尼撒半島西部伯羅奔尼撒同盟的城邦形成了長期的威脅。

這場戰鬥對雅典人造成了很大的震撼,因為在他們的固有印象中,斯巴達人是一個寧死不屈的族群,這場戰鬥中居然有這麼大數量的斯巴達人繳械投降了。一個雅典人在戰後審訊斯巴達戰俘時帶着嘲笑的口氣詢問,是否只有戰死沙場的斯巴達人才是真的勇者,而活下來的盡為懦夫時,那個斯巴達人如是回答:

頭如果能夠辨別勇敢的人和膽怯的人的話,那麼,箭頭的價值就大了。[1]

斯巴達那一方面,這是他們第一次被這種他們所不熟悉的輕步兵游擊戰術擊敗,希洛人開始頻頻叛亂以及逃亡,斯巴達的奴隸制行將崩潰。不安於國內革命活動的蔓延,斯巴達人也頻繁地遣使往雅典要求歸還戰俘,但幾乎每次請求都無功而返。勝利的天平慢慢開始往提洛同盟傾斜。[2]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書目[編輯]

  1. ^ 修昔底德.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商務印書館. 1960: 328. 
  2. ^ 修昔底德.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商務印書館. 1960: 31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