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方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方蚌,是在子不語裡登場的一種妖怪,大的有丈許,小的長數尺,蚌殼打開,殼裡面有藍色的夜叉躺在裡面。[1]有人在閩出海口樵採的時候發現。[2][3]點石齋畫報另也有方蚌藏夜叉的記載。[4]其蚌殼黏在自己背上,不能脫下來。[5]

參考資料[編輯]

  1. ^ 袁枚. 子不语全集.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7年: 310. ISBN 9787202027561. 
  2. ^ 《子不語》有人在閩出海口樵採,至一山,見山潤內悉臥方蚌,大者丈許,小者亦長數尺,磁阿重疊,以千百計。其人驚,方欲去,忽一蚌開口,其殼內有藍面人,如夜叉狀,臥其中。見人,手足皆動,作授拿勢,欲起而不得脫,蓋其軀生殼上,即借蚌殼為背,故不能脫殼而出。
  3. ^ 袁枚王英志. 袁枚全集: 子不語 ; 續子不語.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3年. 
  4. ^ 於左. 玩在唐朝. 中華書局. 2008年. ISBN 9787101059663. 
  5. ^ 《點石齋畫報》禮,北海奇觀:嘗觀侍衛哈達窮北海記言,康熙時命往窮北海,假道俄羅斯,北行歷數十驛,至一部落,氣候嚴冷,叩北海所生,因留其地,數月臨行,其酋脫身上火裘厚衣之,以羊革蒙面,選明駝合乘,派部人導往,日食干脯,夜即伏駝背,臥歷數十昏晚始抵其震。遙見門高數百丈,寬百餘丈,門外積冰中,方蚌皆長丈余,每蚌藏一夜叉,藍面赤發,極可怖,門上大金字二,小金字三,蚪屈不可識。以刀劃於皮,志其點,盡藏於懷。門內深黑,聞水聲如雷,方再諦視夜叉,作欲躍出相攫狀,其背粘連蚌殼,不能脫,翻滾上岸,其行甚速,馳驟急歸,及至,則惜往之部人已凍斃五六矣,遂別其酋,行二年余,始回京,以前劃牛革進呈。乃蝌蚪文,譯之為幽門 姒禹題 五字,豈尚書所載宅幽都即此地耶。

參看[編輯]

中國妖怪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