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朱悅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華陽悼隱王朱悅燿(1392年—1433年),明朝第一代華陽王,蜀獻王朱椿的庶第二子,母次妃金氏,明太祖之孫。[1]

生平[編輯]

永樂二年(1404年)受封華陽王。

朱悅燿頑劣放肆,自小不服管教,曾因違抗父親獻王而被囚,在其侄蜀世孫朱友堉的勸說下,朱悅燿被釋放[2]。然而,朱悅燿仍覬覦蜀王爵位,並誣告朱友堉。明仁宗即位後,封朱友堉為蜀王,並將朱悅燿安置於別城武岡州,後因為叔父岷王朱楩被遷至武岡,改朱悅燿安置於澧州[3]:2。朱悅燿來到澧州後,當地官府為他在州城西隅三凰山下築造了王府,並墾田植樹[3]:197

宣德八年(1433年),朱悅燿去世,朝廷賜諡號悼隱[4]。三年後庶長子朱友堚就嗣位。

朱悅燿適王妃徐氏,潞州衛指揮使徐亨女,兩人無嗣。夫人張氏育有二子,庶長子朱友堚,襲華陽王爵,另一子鎮國將軍朱友壁,娶湖廣常德衛指揮使夏瑄女,有子嗣。

因為朱悅燿行為不端,朱友堉的弟弟蜀僖王朱友壎去世後,蜀王爵位傳給了朱悅燿的五弟保寧王朱悅𤉎,朱悅燿一房失去了襲爵蜀王的資格。朱友堚上奏表示異議,未能獲准[5]

華陽悼隱王陵位於湖南省津市市市郊大同山北麓,墓葬已被盜,有墓志銘出土。[6]

參考文獻[編輯]

  1. ^ 《大明華陽悼隱王壙志》:王諱悅燿,蜀獻王之第二子,庶出也,母金氏。王以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初九日生,永樂二年四月初四日冊封為華陽王。遷於洪熙元年四月二十七日,命居澧州。宣德八年八月初五日以疾薨,享年四十有二。
  2. ^ 明史·諸王二》:初,華陽王悅燿謀奪嫡,椿覺之,會有他過,杖之百。將械於朝,友堉為力請,得釋。
  3. ^ 3.0 3.1 澧縣地方志編纂辦公室. 《澧县志》 1. 北京市: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993年8月. ISBN 7800504654. 
  4. ^ 《大明華陽悼隱王壙志》:蜀獻王之第二子華陽王悅燿,早膺封爵,而中年有違父教,又謀戕至親。賴我皇考聖明,徙居澧州,以全宗親。而今殞於疾。諡法:中年早夭曰「悼」,違拂不成曰「隱」。特遵彝典,賜諡曰「悼隱王」。其有知之,服斯恩命。
  5.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九》. [2024-06-15]. 
  6. ^ 譚遠輝. 明华阳王家族圹志考述. 湖南省博物館館刊. 2014-04-20, (10): 398–400 [2022-08-10]. 

原因:明政府封之
明華陽國國王
1404年-1433年
繼任:
子康簡王朱友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