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力更召
梅力更召 | |
---|---|
基本資訊 | |
國家 | 中國 |
位置 |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阿嘎如泰蘇木 |
座標 | 40°38′35.81″N 109°26′42.40″E / 40.6432806°N 109.4451111°E |
宗教 | 藏傳佛教 |
宗派 | 格魯派 |
領導 | 活佛:莫日根活佛 喬爾吉活佛 |
開山時間 | 1702年 |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 |
梅力更召 | |
地址 | 包頭市九原區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清 |
編號 | 4-151 |
認定時間 | 2006年9月4日 |
地圖 | |
梅力更召(蒙古語:ᠮᠡᠷᠭᠡᠨ
ᠵᠢᠣ,漢語拼音字母:Mergen Jûû),漢名「廣法寺」、「梵昌寺」,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阿嘎如泰蘇木梅力更嘎查,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烏拉特蒙古地區最重要的寺院之一。[1][2]
歷史
[編輯]梅力更召的前身是海日圖召。清朝康熙十六年(1677年),信奉佛教的烏拉特人從今呼和浩特的小召請來第一世乃濟陀音呼圖克圖的弟子迪努瓦到烏拉特西公旗(現烏拉特前旗)主持佛教事務,且在黃河邊為其建了一座小廟,名為「梅力更葛根召」,習慣稱「梅力更召」。「梅力更」是蒙古語的音譯,意為「聰明、智慧」。[2]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在梅力更溝(今屬包頭市)南口新建了一座較大的寺廟,此即如今的梅力更召。[1]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開光。自此,海日圖召變為西公旗扎薩克的私家廟宇,而新建的廟則成為西公旗旗廟——梅力更召。
梅力更召的興旺,與該廟第三世葛根羅布桑丹畢佳拉森(一譯「勞布桑丹碧扎拉森」)有關。羅布桑丹畢佳拉森生於烏拉特中公旗阿魯科爾沁蘇木牧民羅布章家。5歲被認定為梅力更召的轉世靈童坐床繼位為活佛。他十分聰慧,在蒙古人中以「墨爾根活佛」(一譯「莫日根活佛」)著稱,「墨爾根」與「梅力更」為蒙古語「聰慧」一詞的不同音譯,召名及地名皆由此而來。他精通蒙古文、藏文、梵文3種語言文字,研究蒙古語言文字、詩歌散文十分深入。1765年,他完成蒙古編年史《大蒙古國根本黃金史》。[2][1]
根據梅力更召廟喇嘛相傳,康熙帝曾召集全國有學問的活佛及喇嘛赴北京翻譯《甘珠爾》和《丹珠爾》,來自梅力更召的三世活佛羅布桑丹畢佳拉森是其中最有學問的人之一,受康熙帝賞識。[1][2]1702年,康熙帝賜名梅力更召為「廣法寺」,並拜該活佛為敬神喇嘛。此後,梅力更召長期受到清政府重視。1773年,乾隆帝賜予該寺一塊用滿文、蒙古文、藏文、漢文4種文字書寫的「梵昌寺」匾額。[2]
梅力更召占地面積300多畝。[2]整個建築群倚靠陰山山脈的烏拉山緩坡建成,靠山面河。梅力更召的建築為漢藏風格相結合,有8座漢式院落僧舍,還有完整的藏式經院及殿堂。鼎盛時期,梅力更召有500多名喇嘛,度牒喇嘛百人,為內蒙古西部較大規模的寺院,也是內蒙古自治區少數一直採用蒙古語念誦全部經書的格魯派寺院。[1][2]
梅力更召還收集了不少民間曲調,融合在念經時吹奏的樂曲中。每逢農曆正月及七月十五日,舉辦嘛呢廟會,各個屬廟均派人前來焚香誦經。梅力更召曾轄有27座廟宇(登記在冊的有24座),活佛傳世八代。[1]
文化大革命期間,梅力更召的佛像、經卷、法物被全部洗劫,大量寺廟及房屋被拆毀,倖存的佛殿被挪作他用,經卷大部分遺失,喇嘛被迫還俗。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着民族宗教政策落實,梅力更召逐步恢復宗教活動。[2]
斯·孟克巴圖,是梅力更召第六世喬爾吉活佛,積極為梅力更召的寺廟修繕、恢復蒙古語誦經等法會、出版經卷進行努力。1992年,梅力更召的經堂、僧舍獲修繕重建,蒙古語誦經逐步恢復。但隨着老喇嘛先後圓寂,梅力更召能唱誦蒙古語經文者下降到不足10人。為此,從2001年起,梅力更召先後從內蒙古東部地區招收了十餘名新學員(小喇嘛),由老誦經師羅布桑僧格親傳蒙古語誦經唱法、動作及佛樂吹奏,並請來內蒙古大學教授格·拉西色楞為這些新學員進行蒙古語、藏語雙語教學,效果較好。經過數年學習,這些新學員已能用悠揚的曲調念誦蒙古語佛經。[2]
《梅力更葛根全集》由梅力更召三世活佛羅布桑丹畢佳拉森所著,該書使蒙古語誦經自成體系。1868年,英國人從北京搶掠走《梅力更葛根全集》,收藏在大英圖書館。1995年,日本蒙古學家蓮見治雄教授的學生二木博史在英國收集文獻資料時,無意中在大英圖書館的藏書中發現《梅力更葛根全集》,複印並帶回日本。蓮見治雄教授委託其中國學生巴特爾將《梅力更葛根全集》的複印本帶給內蒙古師範大學蒙古學家烏·那仁巴圖教授。後來,通過包頭市政府、九原區政府、梅力更召第六世喬爾吉活佛斯·孟克巴圖、英國劍橋大學漢弗萊教授等方面努力,《梅力更葛根全集》影印本終於在2009年回歸中國,梅力更召為此舉行了《梅力更葛根全集》影印本回歸儀式。[3]
蒙古語誦經
[編輯]17 世紀,隨着藏傳佛教格魯派傳播,蒙古族出現喇嘛用藏語藏調誦經,俗人為子女起藏語名的現象。但很多喇嘛念經僅死記硬背,讀懂藏語經文者很少。梅力更召一世葛根迪努瓦主持佛事以來,和該廟一世法王烏格力貢達來一起將梵文、藏文佛經編譯為蒙古文經書,並且推行蒙古語誦經,採用蒙古語教學及舉辦法會。[2]
三世葛根羅布桑丹畢佳拉森將已經完成蒙譯的佛經加以完善,根據蒙古族詩歌韻律進行編排,並融入民歌旋律,編創適合用蒙古語誦經的曲調。他還編創查瑪舞,將佛經分為小誦、大誦、四大基典3個階段,以蒙古語教學;每年堅持舉辦蒙古語誦經會;喇嘛的學位答辯也採用蒙古語。[2]
經梅力更召歷代高僧幾十年努力,終於創造出梅力更召獨有的蒙古語誦經體系。後來蒙古僧人與學者將藏文經書與梅力更召蒙古文經書對照研究時,發現羅布桑丹畢佳拉森編譯的蒙古文經書翻譯準確,語言生動通俗。韻律誦經易於記憶及教學,促進了蒙譯佛經在內蒙古的傳播,該誦經體系也確立了梅力更召在蒙古地區佛寺中的獨特地位。[2]
很早便有學者對梅力更召三世葛根進行深入研究。英國劍橋大學人類學、社會學系學者也多次到梅力更召開展田野調查。1980年代末,中國國內開始對梅力更召的蒙古語誦經體系進行研究。1992年,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大學等單位的學者組成「梅力更葛根(活佛)研究」小組。該研究課題1996年被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項目,經日本學者幫助,從英國大英圖書館複製了中國國內已消失的蒙古文木刻版經卷《梅力更葛根羅布桑丹畢堅贊全集》。經過多年努力,先後出版論文集、專著、對原著的注釋、漢譯等5部叢書,共10卷。此外,還製作一套梅里更召蒙古語誦經曲調錄音磁帶,並且一併出版了利用五線譜記錄了誦經曲譜108段。[2]
影印的木刻版《梅力更葛根羅布桑丹畢堅贊全集》為學者進行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而且部分緩解了梅力更召喇嘛誦經缺乏經卷的問題。但木刻版字跡模糊,刻板時也有些錯誤。內蒙古大學蒙古學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地)專門就此立項,根據木刻版及藏文原文整理校勘《梅力更廟法會蒙古語念誦儀軌經文集》,已全部完成。全集共收入蒙古文念誦儀軌經卷130餘函,60多萬字,有待出版。[2]
建築
[編輯]- 美岱廟:梅力更召最大的殿堂,因其中供奉有泥塑的美岱佛(即釋迦牟尼)故得名。牆體為藏式,殿頂為漢式宮殿頂。美岱廟外牆鑲有22個磚雕佛龕,佛龕內塑有佛像。[1]
- 少貢沁廟:位於美岱廟前方,比美岱廟略小,門額上掛有滿文、蒙古文、藏文、漢文四種文字書寫的「廣法寺」匾額。牆體為藏式,殿頂為漢式宮殿頂。[1]
- 其他:主體建築以東錯落排布着活佛府以及各學府院落。活佛府由幾個小院嵌套而成。另外還有大甲巴府以及五座白塔。喇嘛住房分散在寺廟四周,式樣與當地民房接近,為平頂南出水式。[1]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梅力更召的历史,包头新闻网,2008-09-18. [2013-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0).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梅力更召:用蒙語誦經的學問寺,中國民族宗教網,2008-02-05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08-10.
- ^ 流失海外100年 《梅力更葛根全集》影印本回國,中國民族宗教網,2009-10-03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