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鞠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鞠侯(1902年11月13日—1951年4月),名勤堉,浙江慈谿人,地理學家,珠穆朗瑪峰的正名者。

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黃山村一個小學校長的家中。早年曾先後就讀於寧波效實中學國立東南大學地學系。在國立東南大學期間,他師從竺可楨並任其助教。

畢業後,先後在國立東南大學南開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商務印書館浙江圖書館等地工作。還曾任暨南大學副教授、教授、教務長,浙江大學分校教授,寧波安心中學教導主任、校長。

抗日戰爭期間,在慈谿參與創辦了崇本補習班(後為慈湖中學南區分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於1950年進入開明書店歷任編審、自然科學編輯室主任。

1951年,他發現《人民日報》將世界第一高峰稱為「額非爾士峰」(英國人額非爾士命名),便指出康熙年間已有中國人發現了這座峰,比英國人早100多年,他認為應按藏族傳統稱呼稱其為「珠穆朗瑪峰」。為此,他在《開明少年》1951年二月號上寫了一篇文章《大小高低》專門闡述此問題。其後,《人民日報》於3月4日刊登文章《我們偉大的祖國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引述了王鞠侯的觀點。[1]

1951年4月,王鞠侯因癌症逝世。[2]

他逝世後的次年,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於5月8日發出通報,說明「額非爾士峰」應正名為「珠穆朗瑪峰」,「外喜馬拉雅山」應正名為「岡底斯山」。[3]

著述

[編輯]

畢生潛心著述,譯有《從法蘭西到斯堪的那維亞》、《地球進化之歷史》、《地質學淺說》、《近代地理學》、《地理學史》、《自然地理學》、《世界氣候志》、《蘇聯國力的基礎》等11種著作,合編有《開明新編初級本國地理》,撰著有《地球與地面》、《青年氣象學》等16部地理學方面的專著和科普讀物,還曾編有《寧波謎語》。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