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祖全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祖全恩(?—10世紀),五代十國時期吳國南唐將領。

天祚二年(936年)十二月,後晉後唐,後唐安遠軍節度使盧文進逃到吳國。吳國權臣攝政齊王徐知誥派祖全恩率兵二千在安陸迎接,告誡祖全恩不要進入安遠軍軍部安州城,列陣於城外,等盧文進來了,保護盧文進回吳即可,不要剽掠。祖全恩照辦。徐知誥建立南唐,改名李昪昇元四年(940年)五月,後晉安遠軍節度使李金全奉表請求降唐,李昪遣鄂州屯營使李承裕段處恭率兵三千接應,也如之前告誡祖全恩一樣告誡,但李承裕卻貪心剽掠,結果被晉軍所敗,段處恭戰死,李承裕被擒殺,喪師四千人。

保大三年(945年)二月,正在攻打閩國都城建州的樞密副使查文徽上表請求增兵,唐帝李璟以天威都虞候何敬洙為建州行營招討馬步都指揮使,祖全恩為應援使,姚鳳為都監,率兵數千一同攻建州,從崇安進屯赤嶺。閩帝王延政派僕射楊思恭督統軍使陳望統軍萬人前去抵抗,陳望在河水南岸立柵,唐軍不敢進攻。但楊思恭卻強調王延政的命令,督促陳望出戰。陳望強調唐士兵精銳,將領習武,國之安危在此一舉,只有確保萬全才能行動。楊思恭怒道:「唐兵深侵,陛下寢不交睫,委軍事於將軍。現在唐軍不出數千,跋涉山川,沒有軍糧,將軍擁眾一萬多,兵強馬壯,乘危和對方決戰是以石破卵,一旦曠日持久,唐軍營壘堅固糧食完備,還有何指望!將軍受國家重恩,應該盡死力立功以報萬一,如果不乘其未定而擊之,唐軍害怕自退了,將軍無功,有何面目見陛下!」陳望被迫率軍過河進攻唐軍。查文徽、祖全恩等以大兵抵擋,出奇兵於敵軍之後,與何敬洙、行營招討洪撫饒信歙等州諸指揮都虞候邊鎬夾擊,大破閩軍,閩軍溺死者很多,陳望死,楊思恭僅以身免逃回建州。不久,王延政投降,南唐滅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