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納文慕仁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納文慕仁盟蒙古語ᠨᠤᠨ ᠮᠥᠷᠡᠨ漢語拼音字母Nûûn Moron,為達斡爾語嫩江」意[1];達斡爾語:Noon mor / Naun mur達漢對照詞典》記音符號),是呼倫貝爾東部曾經存在的一個盟。[2]

歷史

[編輯]

1932年2月在滿洲國國務院設立興安局,不久改為興安總署。1932年6月5日,興安總省設立興安東分省。1933年1月27日,興安東分省臨時辦公處由齊齊哈爾移駐扎蘭屯,正式建立興安東分省公署。下轄布特哈旗阿榮旗喜扎嘎爾旗莫力達瓦旗巴彥旗5個旗。1934年12月1日,興安東分省改為興安東省。1943年10月,偽滿洲國取消興安四省,建立興安總省,省公署設在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下設興東地區公署。

抗戰勝利後,1945年11月下旬興東公署籌備人員在扎蘭屯召開了興東地區公署成立大會,布特哈旗、阿榮旗、莫力達瓦旗、喜扎嘎爾旗、巴彥旗等原興安東省所轄各旗及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等均派代表團參加了成立大會。選舉曾擔任偽布特哈旗旗長的志達圖(又名孟根倉,達斡爾族)為行政公署主任。1945年12月4日,興東地區行政公署(簡稱興東公署),轄布、阿、莫、巴4個旗(喜扎嘎爾旗劃歸興安盟科右前旗),歸屬籌建中的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1945年10月中共嫩江省工委派夏輔仁(嫩江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長,嫩江人民自衛軍司令部敵工部副部長)率20餘人開展工作;嫩江省工委還派中共黨員厲男到布特哈旗做爭取少數民族上層人士工作。同一時期,中共東北局派黨員蘇林亦來布特哈旗調查了解社會情況,開展統戰工作。。在夏輔仁等中共黨員的組織指導和幫助下,扎蘭屯市(原布特哈旗)先後組建了東北自治軍第二旅、大河灣公安大隊等地方人民武裝,開展保衛家鄉、清剿土匪和打擊國民黨軍事武裝等鬥爭。1946年2月張策王盛榮等5人來扎蘭屯開展工作,並根據東蒙自治政府的指示,依靠達斡爾等民族上層人士和知識分子,於1946年3月27日在扎蘭屯召開納文慕仁人民代表大會。1946年4月3日,烏蘭夫在熱河省承德主持召開著名的「四·三」會議,決定將東蒙古自治政府改組為興安省政府,省政府駐王爺廟,實行盟、旗體制,各地省政府一律改建為盟政府,盟政府的名稱由當地人民討論決定。在扎蘭屯的興東地區行政公署開始積極籌建盟政府。興安省政府派出克力更敖匡海敖勤學等人,組成興東地區行政公署建盟工作組,由19人組成建盟籌備委員會。關於建盟後的具體名稱和組成人員,籌委會廣泛徵求各界意見。原興安東省的人口中,達斡爾族人口占較大比例,因此,在籌建盟政府的過程中,除原興安東省所轄各旗代表外,齊齊哈爾地區和龍江縣均派出以達斡爾族人為主的代表參加了籌備工作和代表大會。根據齊齊哈爾地區代表和巴彥旗代表的建議,決定建立納文慕仁省(「納文慕仁」即達斡爾語「嫩江」之意)。1946年5月3日建立納文慕仁省,省公署設在扎蘭屯。1946年5月上旬,中共西滿分局決定在布特哈旗建立鞏固的後方根據地,西滿軍區副司令員朱子修及古偉等帶領100餘名幹部與部分民主聯軍輕傷病員從齊齊哈爾抵達布特哈旗,在納文慕仁盟地區開展發動群眾、土地改革、清剿土匪、建立人民政權和支援前線等工作。1946年5月以嫩江人民自衛軍布特哈第2、齊齊哈爾第5、莫力達瓦第8旅在扎蘭屯合編為內蒙古人民自衛軍第五師,鄂嫩日圖為師長,朱子修(西滿軍區副司令員)為政委(後克力更夏輔仁)、副師長何忠明、副政委夏輔仁、吳澤民、參謀長姚風賢,參謀處長鄂秀峰,師部設在扎蘭屯,下設第41、第42、第43團和教導團,兵力500餘人。1946年6月27日改稱為納文慕仁盟政府,盟長額爾登(金耀洲)、副盟長夏輔仁。1946年6月,中國共產黨納文慕仁盟工作委員會在扎蘭屯建立,以朱子休、夏輔仁為負責人。1946年10月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在扎蘭屯設立了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東蒙總分會駐紮蘭屯辦事處,為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派駐機構。1947年4月23日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1947年5月1日納文慕仁盟政府歸屬內蒙古自治政府領導。

1949年4月11日,由呼倫貝爾盟納文慕仁盟合併成立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1953年4月,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命令,撤銷呼納盟政府,設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區行政公署。1954年4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撤銷東部區行政公署,將這一地區的呼納盟、興安盟合併為呼倫貝爾盟,布特哈旗隸屬於呼倫貝爾盟。

現在,「納文慕仁」為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尼爾基鎮的一個社區居委會的名稱。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