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爾維格·克里斯托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蘇爾維格·克里斯托芙
Christov in 1962
出生蘇爾維格·弗萊德列克森
(1918-10-29)1918年10月29日
 挪威德拉門
逝世1984年5月16日(1984歲—05—16)(65歲)
職業小說家
劇作家
獎項里克斯莫勒語學會文學獎

蘇爾維格·貝達·克里斯托芙(Solveig Beda Christov ,娘家姓弗萊德列克森;1918年10月29日—1984年5月16日),挪威小說家、劇作家。

個人生活[編輯]

蘇爾維格出生於德拉門,是電工弗雷德里克·阿道爾夫·弗萊德列克森和蘇爾維格·亨利葉特·亨里克森的女兒。她有三次婚姻——1941年至1946年與羅爾夫·諾曼·貝克克,1947年至1959年與商人帕爾·辛·克里斯托弗森,1960年與出版商哈拉爾德·格里格。1949年後,她以克里斯托芙為筆名[1]

文學生涯[編輯]

1949年,克里斯托夫發表小說處女作《死胡同里鮮花怒放》,反響平平。接下來的小說《來去之路》(1951年)和《托兒蘇》(1952年)取得了突破,後者用象徵主義手法描寫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洞穴社會。 [2] 20世紀50年代,她還創作了愛情小說《七個晝夜》(1955年)、 《大壩》(1957年)和心理小說《Korsvei i jungelen 》(1959年)。她的小說《Elskerens hjemkomst》(1961)以色情為主題,而小說《Skyldneren》(1965)則以內疚為中心。她出版了短篇小說集Jegeren og viltet (1962) 和後來的I dag er vårt liv (1974)。 [1]她的小說《Tilfellet Martin》 (1970)和《Knivsliperens dagbok》 (1976)都聚焦於精神錯亂的。 [1]

克里斯托夫的戲劇《Det hemmelige regnskap》'(1957)和《På rødt pass 》(1958)均在國家劇院上演。 [2] 1968 年, Fjernsynsteatret電視劇院播放了獨角戲《Veversken》 。她的廣播劇作品包括由挪威廣播公司播放的《吉他手》和《終端》。戲劇《Sub Rosa》於1971年在卑爾根國際藝術節上演出[1]

1962年,她獲得里克斯莫勒語學會文學獎。 [3]

參考[編輯]

  1. ^ 1.0 1.1 1.2 1.3 de Vibe, Astrid. Solveig Christov. Helle, Knut (編). Norsk biografisk leksikon 2. Oslo: Kunnskapsforlaget. 2000 [29 March 2009] (挪威語).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nbl」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2. ^ 2.0 2.1 Henriksen, Petter (編). Solveig Christov. Store norske leksikon. Oslo: Kunnskapsforlaget. 2007 [29 March 2009] (挪威語).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snl」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3. ^ Språk- og litteraturpriser. Riksmålsforbundet. [29 March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1 April 2010) (挪威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