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陰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陰嵩(?—?),字文王南陽郡新野縣(今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人,東漢外戚、官員。

生平[編輯]

陰嵩是東漢衛尉陰興共曾祖的堂兄,年少時父母去世,與叔叔一起居住。陰嵩恭遜溫柔和順,溫和善良節約儉省。王莽末年,反抗王莽的軍隊剛起兵,陰嵩和叔叔一起前往蒼梧郡逃避亂世。後來東漢朝廷徵召陰嵩擔任謁者,陰嵩因為叔叔去世,放棄官職 [1]。陰嵩和堂弟陰興素來關係不好,但陰興敬重陰嵩的嚴肅威儀。建武二十三年(47年),陰興病重時,漢光武帝親自前往看望,問他時政得失以及群臣能否勝任職務,陰興叩頭回答說:「臣愚笨,不足以知道這一切。不過臣觀察議郎席廣、謁者陰嵩二人都有高深的學識修養,超過了諸位公卿。」陰興死後,漢光武帝想起他的話,就提拔席廣任光祿勛,陰嵩任中郎將。陰嵩監管羽林十多年,以謹慎自飭受到寵幸。漢明帝即位,陰嵩出任長樂衛尉,升任執金吾[2]永平七年(64年)、馮魴取代陰嵩出任執金吾[3]

參考資料[編輯]

  1. ^ 《太平御覽·卷五百一十二·宗親部二》:張方賢《楚國先賢傳》曰:陰嵩字文王,南陽新野人,衛尉興從祖兄也。少喪父母,與叔父居,恭謙婉順,溫良節儉。王莽末,義兵初起,乃與叔父避世蒼梧。後征拜謁者,以叔父憂,棄官。
  2. ^ 《後漢書·卷三十二·樊宏陰識列傳第二十二》:二十三年,卒,時年三十九。興素與從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興疾病,帝親臨,問以政事以群臣能不。興頓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見議郎席廣、謁者陰嵩,並經行明深,逾於公卿。」興沒後,帝思其言,遂擢廣為光祿勛;嵩為中郎將,監羽林十餘年,以謹敕見幸。顯宗即位,拜長樂衛尉,遷執金吾。
  3. ^ 《後漢書·卷三十三·朱馮虞鄭周列傳第二十三》:七年,代陰嵩為執金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