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這(?—1403年),鄧川州第一任土知州

生平[編輯]

阿這原籍威遠州(今景谷縣),傣族人,父刀哀末避難到鄧川州羊塘里(今鶴慶縣黃坪鎮)。洪武十六年(1383年),元右丞普顏篤、佛光寨土酋高大惠反叛,占據浪穹佛光寨,傅友德率軍征討。阿這兄弟作戰英勇,活捉高大惠。次年阿這因軍功授鄧川土知州世襲,轄十土巡檢,今地屬洱源縣全境及雲龍縣一部。土知州傳至阿這十世孫阿炯,至雍正六年(1728年)阿炯革職徙江西,共歷11世344年。[1][2][3][4]

墓葬[編輯]

阿氏五世墓表碑
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洱源縣鄧川鎮舊州村
分類石刻
時代
編號1-?
認定時間1988年5月27日

阿這墓於洱源縣鄧川鎮舊州村雲弄峰大佛寶山阿氏家族墓地內,現墓已毀。阿氏家族墓前立有《阿氏五世墓表碑》,明正德三年(1508年)立,御史楊南金撰文,鄧川土知州阿驥立,碑額篆刻「封奉訓大夫阿氏墓表」,碑文記阿氏五世世襲鄧川土知州事,1988年公布為第一批大理州文物保護單位[5][6]

參考資料[編輯]

  1. ^ 雲南省洱源縣誌編纂委員會編纂. 洱源县志.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6: 668–669. ISBN 7-222-02018-7. 
  2. ^ 牛鴻斌,文明元,李春龍等點校. 新纂云南通志 7.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7: 662. ISBN 7-222-04937-1. 
  3. ^ 李燦文,餘利斌主編. 文化大理 洱源.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16: 181. ISBN 978-7-222-14149-0. 
  4. ^ 李東紅著. 乡人说事 凤羽白族村的人类学研究. 北京: 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2: 66. ISBN 978-7-5130-1199-0. 
  5. ^ 雲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雲南省文化廳. 云南省志·卷六十二·文物志. 昆明: 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4: 161. ISBN 7-222-03901-5. 
  6. ^ 孫明主編. 苍山志. 昆明: 雲南民族出版社. 2008: 227. ISBN 978-7-5367-40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