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霍集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霍集斯
郡王品級霍集斯像,清宮廷畫家艾啟蒙繪[1]
郡王品級霍集斯像,清宮廷畫家艾啟蒙[1]
大清國總管和闐六城阿奇木伯克
爵位阿克蘇回部郡王品級多羅貝勒
籍貫吐魯番
族裔維吾爾族
旗籍正白旗蒙古
出生不詳
逝世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北京
經歷
烏什阿奇木伯克(?—1755年)
和闐阿奇木伯克(1756年—1758年)
總管和闐六城阿奇木伯克,隨軍效力(1759年—1760年)
居京師回部王公(1760年—1781年)

霍集斯維吾爾語خوجىس‎,滿語ᡥᠣᠵᡳ᠍ᠰ[1];?—1781年10月),中國新疆烏什[2]清代回部王公,歷任烏什、和闐阿奇木伯克,封郡王品級多羅貝勒,作為「平定西域前五十功臣」而圖形紫光閣。霍集斯以機智多謀、善於應變而著稱,歷經蒙古準噶爾部、大小和卓、清朝統治時期,始終身居高位,逢兇化吉。曾在平定準噶爾、平定大小和卓之亂中發揮重要作用,晚年留居北京。霍集斯族屬一般被認為是維吾爾族[3],留居京師後隸屬於蒙古正白旗。

生平

[編輯]

統治烏什

[編輯]

霍集斯為吐魯番頭目之一阿濟斯和卓第三子,早年居於吐魯番。17世紀末,葉爾羌汗國在天山南路的統治崩潰,吐魯番一帶出現了莽噶里克、沙克扎帕爾、托克托瑪木特、額敏和卓等衆多勢力。阿濟斯和卓也乘機成為地方首領,臣服於天山北路的蒙古準噶爾部。雍正初(1725年左右),在準噶爾的支持下,阿濟斯和卓將一部分吐魯番居民強行遷往烏什,並將烏什改名「圖爾璊」(吐魯番的異音)。阿濟斯和卓死後,霍集斯繼任烏什的阿奇木伯克(長官),其兄阿卜都瓜卜阿克蘇阿奇木伯克[4],仍向準噶爾台吉噶爾丹策零稱臣。

乾隆十七年(1752年),準噶爾部貴族達瓦齊殺死噶爾丹策零之子喇嘛達爾扎,成為準噶爾的新任統治者(渾台吉)。十九年(1754),霍集斯從烏什前往伊犁(今新疆霍城縣)拜見達瓦齊,在途中遇到喀什噶爾(今喀什市)的黑山派和卓玉素普。玉素普為葉爾羌(今莎車縣)的統治者達涅爾和卓次子,原作為人質留在伊犁,在騙取達瓦齊的同意後正返回喀什噶爾。霍集斯察覺到玉素普舉止異常,到伊犁後向達瓦齊告發,達瓦齊派兵追之不及。事後玉素普果然在喀什噶爾舉兵,並謀劃北上攻取阿克蘇。

擒獲達瓦齊

[編輯]

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清廷派定北將軍班第定邊左副將軍阿睦爾撒納、右副將軍薩拉爾等領兵出征準噶爾。五月,達瓦齊兵敗格登山(在今昭蘇縣),率殘兵百餘人南逃。此時霍集斯、阿卜都瓜卜兄弟控制著達瓦齊南下的必經之路。將軍班第檄文曉諭烏什、阿克蘇,命霍集斯等回人頭目設哨協剿。

霍集斯見準噶爾大勢已去,決計擒拿達瓦齊,向清廷邀功,謀求作天山南路各城的首領。六月八日,在偵知達瓦齊駐扎地後,霍集斯派其弟阿卜都里木給達瓦齊送去酒食馬匹,並自己稱因病不能親至,邀達瓦齊前來暫住。達瓦齊欣然應允。霍集斯遂與親信薩里出城迎候,並於樹林中設伏。達瓦齊馳至,薩里牽住達瓦齊本人的坐騎,林中伏兵殺出,將達瓦齊及其子羅卜扎所率七十餘人全部擒獲。霍集斯遣人給班第送信報捷,請求派一隊清兵到穆素爾達坂(在今阿克蘇境內)迎接。班第即派副都統額爾登額索倫兵三百、喀爾喀厄魯特兵二百往迎,並令霍集斯親自領兵監押前來。六月二十四日,霍集斯與額爾登額將達瓦齊父子押送至清軍大營。班第以霍集斯立功,擬送其赴熱河覲見皇帝。[5]

霍集斯認為清廷平定準噶爾後,必冊封副將軍阿睦爾撒納為西域厄魯特各部的總首領。因此私下謁見阿睦爾撒納,求阿睦爾撒納待葉爾羌、喀什噶爾收服後,委派自己管理南路回部各城。此事被將軍班第察覺,密奏乾隆皇帝[6]乾隆皇帝對此並不在意,諭示班第「此但因阿睦爾撒納為將軍,且恐其總統準部耳,勿過慮。」[7]

脅從大小和卓

[編輯]

準噶爾滅亡後,葉爾羌、喀什噶爾的黑山派和卓勢力活躍。喀什噶爾的玉素普和卓集結軍隊,意欲北上爭奪阿克蘇、烏什。霍集斯家族是白山派和卓的支持者,霍集斯之兄阿卜都瓜卜欲借清兵和白山派力量來化解黑山派的威脅,於是向將軍班第進言,可派白山派大和卓波羅尼都隨軍南下,利用其宗教影響,招降葉爾羌、喀什噶爾、和闐(今和田市)諸城。班第照準,派侍衛托倫泰(八旗蒙古人)領兵一千四百人護送波羅尼都,又令霍集斯隨行。波羅尼都與霍集斯的私交甚好,對其十分倚重。霍集斯也利用波羅尼都的宗教地位為號召,以實現自己「總統南路回部各城」的圖謀。托倫泰、波羅尼都在霍集斯的支持下進軍順利,於烏什擊退北上的黑山派,並乘勝南下攻佔了喀什噶爾、葉爾羌。葉爾羌的和卓加罕被殺,黑山派在喀、葉兩城的統治徹底終結。一時間,波羅尼都的白山派勢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廣大地區。

八月,副將軍阿睦爾撒納反叛,糾集其原部屬攻佔伊犁等地。波羅尼都得知後,將托倫泰等人扣留,持觀望之態。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初,原留在伊犁的小和卓霍集占南下與波羅尼都會合。霍集占不顧其兄波羅尼都的反對,決定舉兵反清。霍集占的到來使霍集斯「總統回部」的計策落空,而自己也處於危險境地。霍集占擔心霍集斯家族勢力強大,可能對自己不利,於是命令霍集斯子侄分居各城:以霍集斯為和闐伯克,其長子漠咱帕爾為烏什伯克,次子呼岱巴爾氐庫車伯克;以阿卜都瓜卜為葉爾羌伯克,其子阿布薩塔爾為阿克蘇伯克。若行軍打仗,則令其族人跟隨。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霍集占公開舉兵反叛。次年五月,靖逆將軍雅爾哈善攻庫車城,霍集占由烏什馳援庫車。不久霍集占逃出庫車,攜霍集斯退往阿克蘇。阿克蘇人舉事,向清軍投誠。於是霍集占令霍集斯、阿布薩塔爾裹挾部分阿克蘇城外居民遷到烏什。烏什是霍集斯家族的大本營,伯克為漠咱帕爾。霍集斯欲擒拿霍集占,故伎重演,密約其子及眾頭目邀霍集占入城宴飲,乘機將其綁架。但引起了霍集占的猜疑。霍集斯見計不成,請求自己入城招撫烏什居民,遷往喀什噶爾,騙得了霍集占的同意。霍集斯藉機脫離危險,入城後即倒戈,派次子呼岱巴爾氐向清軍請降。霍集占只得退回葉爾羌。八月二十九日,新到任的定邊將軍兆惠接到霍集斯的來信,其略曰:

和闐城伯克霍集斯、圖爾璊伯克漠咱帕爾等謹呈:
從前我等擒獻達瓦齊,蒙大皇帝恩旨,令波羅尼都與我同取葉爾羌、喀什噶爾居住,曾遣使隨托倫泰奏明情節。詎霍集占不聽兄言,拘留天使(指阿敏道)。近從庫車回至阿克蘇,為衆所拒,又欲來圖爾璊,我等固守不納。願為大皇帝臣僕。至霍集占原有疑我之心,將我子姪分居各城。今聞我等歸誠,必拿禁我兄阿卜都瓜卜、姪阿布薩塔爾等矣。[8]

隨軍征討大小和卓

[編輯]
霍集斯率烏什伯克迎接將軍兆惠

八月三十日,兆惠進抵烏什,霍集斯率眾來迎,行抱見禮。霍集斯向兆惠報告葉爾羌、喀什噶爾形勢,指出:「若由烏什至喀什噶爾,則山險難行,且伊(霍集占)必由葉爾羌逃往痕都斯坦、哈喇土伯特(大西藏之音譯,即拉達克)、拔達克山。不若徑往葉爾羌。伊即在喀什噶爾,既與布魯特、安集延有隙,必不往投;仍從葉爾羌經過,大兵截擒較易。至波羅尼都為人願謹,大兵至喀什噶爾,自當歸降。」兆惠採納其議,領兵四千奔赴葉爾羌。霍集斯請從軍謀劃,送漠咱帕爾入覲,又遣從弟額敏都、霍什提卜赴葉爾羌,招降其兄阿卜都瓜卜。乾隆皇帝聞霍集斯歸降,深為嘉悅,封霍集斯公品級,賞戴雙眼孔雀翎、紅寶石頂、裘服佩飾。此後,兆惠在軍中多採納霍集斯之謀略。

此時霍集占因霍集斯內附,拘禁了阿卜都瓜卜父子及親族,並散佈謠言稱霍集斯投降清軍卻遭殺害。十月,清兵抵達葉爾羌後,霍集斯告以敵軍守城戰術[9],又「厲從卒擊賊」,因功晉貝子品級。黑水(喀喇烏蘇)一戰後,清軍被大小和卓圍困達三個月,霍集斯「固拒之,賊不敢逼我壘」,霍集斯之妻及子呼岱巴爾氐也在後方立下軍功。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正月,定邊右副將軍富德率援軍至,解黑水之圍,霍集斯隨兆惠返回阿克蘇。霍集斯晉封固山貝子,加貝勒品級,賜四團龍服、御用佩飾。

三、四月間,兆惠派兵南下解和闐之圍,在烏什籌備軍馬的霍集斯馳赴和闐與援軍會合。乾隆皇帝以霍集斯舊轄其地,詔授霍集斯為總管和闐六城阿奇木伯克。富德向霍集斯詢問由和闐到葉爾羌的道路,霍集斯言:「伊犁齊(和闐的維吾爾語名稱)達呼爾璊取水艱甚;丕雅勒瑪至固璊(今皮山縣城)雖有水草,而塞爾勒克楚魯克通阿里克諸多沙磧,馬行易疲勞;且距溫都斯坦(巴基斯坦一帶)道遠,賊乘間竄,不及御。請由丕雅勒瑪迤南行,水草足,且便休馬。」[4]富德從其言進兵葉爾羌,霍集斯統領和闐維吾爾族兵丁從征,並寫信招降波羅尼都。霍集斯從弟額敏都、霍什提卜將霍集斯招降阿卜都瓜卜之事告訴霍集占,霍集占將阿卜都瓜卜、阿卜都里木殺害。乾隆皇帝封霍集斯為多羅貝勒,傳諭撫慰。

六月底,大小和卓放棄喀什噶爾,向西逃入帕米爾。霍集斯隨富德、明瑞追擊。在葉什勒池一戰中,霍集斯與前庫車伯克鄂對,冒著槍炮持大旗招降敵軍,動搖了大小和卓軍心,致使眾多士兵投降。[10]此戰後,霍集占兄弟率少量殘兵逃往巴達克山(在今阿富汗北部)。在清兵追擊過程中,霍集斯派托霍斯遷伯克、伊斯邁拉和卓招降巴達克山的鄰國博洛爾(在今克什米爾巴基斯坦控制區北部)。又領兵偕同副都統伊柱屯駐瓦罕(在今阿富汗東北)。博洛爾頭目沙和碩默特稱臣歸附。十月,巴達克山首領素勒坦沙獻出霍集占首級,經霍集斯等辨認屬實。回部事竣,霍集斯於是隨大軍撤回。

入居京師

[編輯]
玉素卜、霍集斯領班回部王公在中南海豐澤園接受乾隆皇帝賜宴

大小和卓平定後,霍集斯加封郡王品級,在回部官員中,爵位僅次於早前歸附的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朝廷在對其加官進爵同時也防範其勢力膨脹,避免重蹈阿睦爾撒納、大小和卓的前車之鑒。在平叛過程中,將軍大臣等曾參劾霍集斯過失及不合禮制之處:[11]

  • 詢問烏什徵收賦稅舊例時,霍集斯稱只徵收畝產的十分之一(故意隱瞞,實際上準噶爾及大小和卓統治時期回部的賦稅極為沉重);
  • 與原庫車伯克鄂對不睦,遇事不相配合;
  • 與原和闐伯克阿什默特結黨,為其討要和闐六城伯克的職務;
  • 明知額敏和卓爵位為郡王,但故意稱呼其為伯克(有貶低之意,也對自己的爵位不滿);
  • 私自接受葉爾羌等地首領的餽贈(在維吾爾社會習以為常,但不合朝廷法度)

乾隆皇帝對此諭示兆惠、富德等:「霍集斯或不過恃功率意,即暫示包容,如情形叵測,亦不得姑息從事。」又密令兆惠送霍集斯來京入覲。回部平定後,乾隆皇帝令額敏和卓留駐葉爾羌辦事,鄂對則留任阿克蘇阿奇木伯克。霍集斯察覺到朝廷對自己有所防範,且謀求「總統回部」的官職無望,遂主動提出赴京覲見皇帝。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初,烏什諸伯克控告霍集斯父子苛虐部衆。二月,霍集斯至京師。乾隆皇帝於圓明園正大光明殿召見哈密貝勒玉素卜、霍集斯領班的回部王公伯克四十四人。隨後,皇帝賜宴於中南海豐澤園。伯克們返回前,乾隆皇帝向霍集斯曉示烏什狀告情形,霍集斯立即上奏「烏什怨臣甚,臣蒙恩釋罪,請留居京師」。乾隆皇帝應允,念其先世墳墓遠在阿克蘇,令其幼子(當時為第三子)托克托索丕返回阿克蘇看守祭掃祖墳。此後的二十年間,凡有皇帝在京師、承德避暑山莊接見前來朝覲的蒙古、回部王公伯克,霍集斯大多得以參與。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霍集斯卒於京師。其四子哈第爾承襲郡王爵位,皇帝特詔其世襲罔替

其他

[編輯]

霍集斯與額敏和卓家族同為吐魯番望族,曾分別統治吐魯番的部分地區。雍正初年,霍集斯之父阿濟斯和卓在準噶爾的支持下殺害了額敏和卓的兩兄長,兩家遂為仇敵。霍集斯對同在軍中效力的回部大臣頗為輕視。初見將軍兆惠時,發現額敏和卓已晉爵貝勒,言辭「稍覺謙恭」(兆惠語),但對其餘伯克如鄂對等人「俱不加禮」。

評價

[編輯]

乾隆皇帝為霍集斯在紫光閣平定西域五十功臣圖中的題贊為:

奉元戎檄,擒達瓦齊。後稍觀望,旋迎我師。同大軍進,被圍黑水。回部王族,居之京邸。

在《平定西域戰圖》之《烏什酋長獻城降》一圖上題詩:

執渠早是被恩榮,畏逼遷隨尙近情。識順料伊將倒戟,剪兇匪我願佳兵。申明眛雉霜嚴令,疊見牽羊肉袒迎。天佑人歸逮底績,越因兢業凜虧盈。

家族世系

[編輯]
  • 始祖:莽蘇爾
  • 父:阿濟斯和卓
  • 兄弟:阿卜都瓜卜(長兄)、阿布都喇滿(阿布都里木)、玉木爾、哈色木子色里木、額敏、和錫特伊布[12]
  • 子:

注釋及引用

[編輯]
  1. ^ 1.0 1.1 郡王已列凌烟阁 回部望族万户侯——清宫廷画家合绘 郡王霍集斯像. 北京保利拍賣.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5). 
  2. ^ 其祖墳在阿克蘇,一說疑為阿克蘇人。
  3. ^ 王希隆 王力,《霍集斯述論》,《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
  4. ^ 4.0 4.1 4.2 《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卷一百十六傳第一百
  5. ^ 《平定準噶爾方略》正編卷十四、十五
  6. ^ 《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霍集斯私謁副將軍阿睦爾撒納,請俟葉爾羌、喀什噶爾就撫,以己為回部長。班第密疏劾之。」
  7. ^ 《藩部要略》卷十五回部二
  8. ^ 《平定準噶爾方略》正編卷六十二
  9. ^ 《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大軍抵葉爾羌,霍集斯告曰:『賊建臺各城隅,望我軍至,輒施砲。邇臺及城皆坎地設伏,當謹備之。』以故,我攻城皆兵無稍損。」
  10. ^ 《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賊遁伊西洱庫爾淖爾,官軍分隊擊,霍集斯與阿克蘇伯克鄂對執纛呼曰『降者生,否則必死。』其屬阿里木立纛前,中賊銃死。霍集斯呼愈壯。回衆聞聲趨至,乞降者萬餘。霍集占等以兵阻,不得,遁巴達克山。」
  11. ^ 《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霍集斯議烏什賦,謂舊例計畝征什一,別無他貢額;憾阿克蘇伯克鄂對,議事輒不協;善阿什默特,乞司和闐六城伯克務;葉爾羌諸城頭目私饋,受不辭;知吐魯番札薩克額敏和卓封郡王爵,故以伯克稱之。」
  12. ^ 以上見《西域圖志》卷四十八雜錄二回部世系

參考文獻

[編輯]
  • 《平定準噶爾方略》,西藏社會科學院影印乾隆武英殿刻本
  • 《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祁韻士 著,張穆 改定,包文漢 整理,1987,《清朝藩部要略稿本》,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 劉正寅、魏良弢,1998,《西域和卓家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前任:
阿濟斯和卓
烏什阿奇木伯克
?年-1757年
繼任:
漠咱帕爾
前任:
不詳
和闐阿奇木伯克
1759年-1760年
繼任:
阿什默特
新頭銜 阿克蘇回部郡王品級多羅貝勒
1759年-1781年
繼任:
哈第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