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
此條目有關播映中的電視節目,內容或許隨節目播出而有所更動。 |
青島新聞 Qingdao News QTV News | |
---|---|
類型 | 新聞 |
主持 | 單雲、馮彩虹、楊靜靜、金蟬 |
製作國家/地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語言 | 普通話 |
每集長度 | 20分鐘 |
製作 | |
機位 | 雙機位 |
製作公司 | 青島市廣播電視台 |
播出資訊 | |
首播頻道 | 青島市廣播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 |
圖像制式 | SDTV 576i 4:3 (~2006) SDTV 576i 4:3 HDTV 1080i 16:9 (2006~2018) SDTV 576i 16:9 HDTV 1080i 16:9 (2018~) |
播出國家/地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播出日期 | 1976年1月1日[a]— |
相關節目 | |
相關節目 | 《今日+》 《晚間新聞》 |
外部連結 | |
官方網站 |
《青島新聞》(英語:Qingdao News或QTV News)是青島市廣播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黃金時段一檔重要的綜合性新聞節目,是青島市廣播電視台的龍頭欄目。以極強的時效性、密集的信息量向觀眾及時傳遞青島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報道全市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形成和觀眾的互動交流。現時於北京時間每晚19:30-19:50於該頻道播出。該節目由青島市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製作。
歷史
[編輯]《青島新聞》並沒有在青島電視轉播台啟播之日(即1971年9月14日)起開播,而是在1976年元旦青島電視轉播台更名為青島電視台以後才開始播放自製的以電視講話和圖片新聞的形式為主的電視新聞。最早的圖片新聞是用一架舊照像機拍攝的,題目是《灌溉保墒爭高產》。當時每周自辦新聞節目兩次。[1]
1977年5月21日,青島電視台記者用國產紅旗攝影機拍攝了第一部新聞片《青島市出席全國工業學大慶會議的代表歸來》,播放後在全市人民中引起較大反響。當時青島電視台對電視新聞只能拍攝,沖洗拷貝電視膠片需到山東電視台或大連電視台進行後期加工製作。直到1977年7月,青島電視台購置了印片機,才開始沖洗拷貝片和後期加工製作,標誌着青島電視新聞從此走上自己製作的道路。1978年電視台開始自製新聞性專題片。
青島電視台開播初期,由於當時攝錄設備少且不配套,拍攝製作能力低,新聞播出數量、質量和時效性均較差,有時一條新聞長達七八分鐘,時過五六天後才能播出。1976年自辦節目時段擴大,才開始每周定期播送新聞節目。1978年7月,青島電視台每周自辦節目增加到3次,可做到每日播放節目,《青島新聞》節目才真正開始播出。1980~1985年,每周播出2次自辦新聞節目。此時期青島電視台新聞的內容,主要是圍繞青島市對內搞活、對外開放和改革發展的新形勢,運用典型大力宣傳,有較強的針對性、指導性。為了發揮電視宣傳「快」的特點,從1983年開始每周播3次新聞,重要新聞當日錄製當日播出,當天不自辦就插播,提高了新聞的時效性。
1986年1月起,《青島新聞》開始在每日晚間定時播出,每期時長15分鐘。1995年改版時實現直播,節目時長擴充為25分鐘。1999年3月,節目時長減少至每次20分鐘。[2]
2005年8月15日,高清開放式新聞演播室投入使用。2006年11月30日,青島高清晰度電視試驗頻道(QTV-HD,現為QTV-1高清頻道)開播,青島新聞同時開始以高清晰度製作。
2010年節目片頭和鏡面更換,2012年6月30日再度小幅度更換。2018年新聞綜合頻道高標清同播,新聞鏡面改為16:9格式,但片頭不變,2020年4月26日鏡面再度小幅度更改。
節目內容
[編輯]目前本節目通常報道青島本市的時政資訊,其後為本市其它方面和部分國內外消息。新聞完結時,會打出「製片人」「編輯」「製作」「值班主任」「技術主任」「監製」等名單[3]。而新聞完結後會播放一小節廣告,廣告後播放一節《天氣預報》。2018年9月15日起,此節新聞調整為18:00播出,且節目時間從之前的20分鐘延長至25分鐘,然而一個月後又恢復了之前的播出時間和節目時長。
在2019年2月18日,為貫徹落實山東省「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精神,根據市委市政府有關部署要求,青島廣電成立輿論監督部,同時《青島新聞》開播輿論監督專欄《今日聚焦》。本版塊主要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並發揮媒體優勢,做好輿論監督報道引導工作。
注釋
[編輯]- ^ 這日期實際為青島台首次播放自製新聞之日期,可視為該欄目之開播日。
參考資料
[編輯]- ^ 青岛市新闻出版志:第二篇 广播电视:第三章 电视广播.[失效連結]
- ^ 青岛市志:文化卷 第九篇 广播电视:第二章 电视台.[失效連結]
- ^ 青岛发布绿色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发展专项规划. [2020-05-03 20:06].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