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犁
外觀
歷史
[編輯]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頂犂地區為一街庄,稱為「頂犂莊」,隸屬於線西堡。該莊西北邊及東北邊西段與下見口莊為鄰,東北邊中段及東段與十五張犁莊、月眉莊為鄰,東南與和美線莊、七張犁莊為鄰,南邊一小段與草港中莊為界,西南邊為下犁莊[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該莊隸屬於彰化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改隸屬於臺中廳。1920年(大正九年),該莊改制並改名為「頂犂」大字,隸屬於臺中州彰化郡線西莊[2]。
戰後線西莊改制為線西鄉,隸屬於彰化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50年7月,線西、新港(後改名伸港)分治,本地區仍屬線西鄉。
交通
[編輯]省道台17線(中正路、沿海路一段)又稱「西部濱海公路」,大致以縱向經過頂犁地區西部邊界地帶,往北可前往伸港、梧棲、清水等地,往南可前往鹿港、芳苑、麥寮、台西等地。
縣道138號(和線路)是線西至彰化的道路,大致以西北-東南走向經過頂犂地區,往西可前往線西市區、彰化濱海工業區線西區,往東可前往和美、彰化。
縣道138甲線(中央路一段)是線西至和美的道路,位於主線北側,兩者大致平行。該道路經過本地區北部中段及東段邊界地帶,往西可於線西海邊接回主線,往東可至和美市區西北邊接上縣道1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