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遷、黃永鑿兄弟洋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永遷、黃永鑿兄弟洋樓
風獅爺文物坊
位置 中華民國金門縣金城鎮水頭42號
建成時間1934-1935年
類型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宅第
詳細登錄資料
開放開放參觀
風獅爺文物坊入口處

黃永遷、黃永鑿兄弟洋樓是一座位於中華民國金門縣金城鎮水頭聚落的建築,今為風獅爺文物坊。[1],於2003年3月31日登錄為金門縣歷史建築

沿革[編輯]

該建築群由印尼巴厘巴板經商致富的黃永遷、黃永鑿兄弟所興建,於1934至1935年間所建[2]。後交由弟弟黃永甫管理,今代管人為黃永甫的子孫。

1992年,陶藝家黃金郎、王明宗創立風獅爺文物坊[3],2000年代,水頭得月樓洋樓群獲選為金門縣歷史建築十景之一、以及臺灣歷史建築百景的第86名。[4]

2005年,黃永遷、黃永鑿洋樓在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耗資1895萬元進行修復工程,並在2006年對外開放民眾參觀[5][6],現今洋樓建築仍作為文物坊及旅遊中心使用,販售浯州陶藝所製作的各種風獅爺藝品。另有販賣咖啡飲品等,包括毛澤東奶茶。

建築設計[編輯]

黃永遷、黃永鑿兄弟洋樓之建築群主要包括洋樓和附屬建築。其中洋樓為兩層樓構造,附屬建築為一層樓。 洋樓的屋頂採用歇山頂屋頂,兩側山牆無特殊裝飾,左右立面各開五扇窗,窗框上方裝飾有泥塑或彩繪。整個洋樓棟的牆面呈淺紅色,正立面下緣可見洗石子,左右側下緣為封磉石砌體。正立面山頭上提有代表水頭黃氏的「紫雲衍派」四字。堂號上方有星芒和如意卷草,左右側有捲草紋樣,屋簷口多採西式泥塑裝飾。此外,正立面廊柱柱頭上設有天使泥塑。

附屬建築的屋頂類型大致分為前後兩部分,前段為雙坡紅瓦圓脊,後段為磚坪,而牆規樓(牆門)入口位於左側立面,並裝飾有花卉和卷草泥塑特徵。

室內部分,洋樓棟中軸線自外至內,依序為牆規樓(牆門)、內院、榻受、正廳、壽堂後、樓梯間、後廳、後壽堂、樓梯間,正廳兩側各有兩個房間,後廳兩側各設一個房間,右後方的附屬建築內部約有四個房間。

另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中華民國文化部. 黃永遷、黃永鑿兄弟洋樓-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3-10-22] (中文(臺灣)). 
  2. ^ 黃永遷、黃永鑿兄弟洋樓.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2023-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8). 
  3. ^ 風獅爺文物坊(水頭42號洋樓) 金門景點 玩全台灣旅遊網. okgo.tw. [2023-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8). 
  4. ^ 《2001歷史建築百景專輯》. 臺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2: 2頁. ISBN 957-01-1200-X. 
  5. ^ 陳榮昌. 水頭黃永遷洋樓斥資修復紀錄島鄉移民史血淚斑斑. 金門日報. 2006-07-18 (中文(臺灣)). 
  6. ^ 李素娥. 古厝活化風情多. 金門日報. 2006-03-08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