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南非大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48年南非大選

← 1943 1948年5月26日 (1948-05-26) 1953 →

眾議院共有153個席次
獲得過半多數需77個席位
投票率80.25%
  第一大黨 第二大黨 第三大黨
 
DFMalanPortret.jpg
Genl JC Smuts.jpg
Havenga.jpg
領袖 丹尼爾·馬蘭 揚·史末資 尼科拉斯·哈文加
政黨 聯合國民黨 統一黨 阿非利卡人黨
代表選區 皮凱特貝赫 斯坦德頓
上屆結果 43個議席 89個議席
贏得席次 70 65 9
席次差額 27 24 9
得票 401,834 524,230 41,885
得票率 37.70% 49.18% 3.93%
得票變動 1.00pp 0.50pp 2.15pp

  第四大黨
 
SALP
領袖 約翰·克里斯蒂
政黨 工黨
上屆結果 3個議席,4.36%
贏得席次 9
席次差額 3
得票 27,360
得票率 2.57%
得票變動 1.79pp

選前首相

揚·史末資
統一黨

當選首相

丹尼爾·馬蘭
聯合國民黨

1948年5月26日,南非聯邦舉行大選,是次選舉成為該國歷史上的轉折點,由丹尼爾·馬蘭領導的聯合國民黨在取得不到一半選票的情況下擊敗時任總理揚·史末資領導的統一黨取得多數席次,贏得選舉。

競選期間,統一黨聯合國民黨都積極與小黨組成競選同盟。統一黨與工黨結盟,聯合國民黨與阿非利卡人黨結盟,而阿非利卡人黨藉此以尋求擴大阿非利卡人的權益,根據與選舉權有關的立法,很少有有色人種和亞裔能夠在這次選舉中投票。

聯合國民黨意識到許多南非白人受到黑人追求平等浪潮影響,因此聯合國民黨承諾在所有領域都實施嚴格的種族隔離政策。聯合國民黨還利用白人對黑人有可能對其實施暴力的不安全感,透過向白人承諾提供安全和保障,使其免受黑人對白人的犯罪和暴力,以換取支持。

與聯合國民黨相比,統一黨支持在南非逐步融合不同種族群體。惟由於二戰後南非經濟陷入困境,以及各種挑戰最終令統一黨失去許多支持。這次選舉以國民黨獲勝為結果後其標誌着聯合國民黨在南非46年的統治的開始。

選舉結果[編輯]

國民黨和阿非利卡人黨在眾議院英語House of Assembly (South Africa)中共贏得79個議席。而統一黨和工黨共贏得74個議席;因為簡單多數制,儘管統一黨獲得超過11%的選票,但聯合國民黨還是贏得最多的席次。國民黨及其聯盟隨後組建新政府,南非開始走入正式、法律上的種族隔離時代。1951年,聯合國民黨與阿非利卡人黨合併,恢復「國民黨」一名。

政黨票數%席數+/–
統一黨524,23049.1865–24
聯合國民黨401,83437.7070+27
阿非利卡人黨41,8853.939+9
工黨27,3602.576–3
獨立人士70,6626.630–2
原住民代表30
總共1,065,971100.001530
有效票數1,065,97199.31
無效及空白票數7,3930.69
總票數1,073,364100.00
已登記選民/投票率1,337,53480.25

按省份統計[編輯]

政黨 納塔爾 德蘭士瓦 開普 奧蘭治自由邦 總計
聯合國民黨 1 32 26 11 70
統一黨 11 26 27 1 65
阿非利卡人黨 2 4 2 1 9
工黨 2 4 0 0 6
來源: Barry[1]

國民黨勝選原因[編輯]

1948年選舉之中,南非白人選民面臨的抉擇之一是種族問題;統一黨國民黨對關南非種族融合問題政策不一。揚·史末資與其支持者認為種族融合為不可避免的,因此政府應放鬆那些限制黑人進入城市的法律。[2]

雖然兩黨都贊成繼續維護白人主導政治地位;但統一黨主張逐步改革政治制度,以使南非黑人最終能在未來於種族融合的南非政治之中發揮政治作用。而聯合國民黨直截了當提出嚴格執行種族隔離和完全剝奪南非黑人權力等政策。許多阿非利卡人民族主義者擔心黑人自二戰後從農村湧入城市將會搶走他們的工作職位,雖說最後黑人向城市流動遭到當局的限制。 [2]統一黨的立場得到了費根委員會英語Fagan Commission支持,而聯合國民黨針對前者創建了紹爾委員會英語Sauer Commission[2]

丹尼爾·馬蘭與其聯合國民黨獲勝的另一個原因是國民黨不斷宣傳揚·史末資為支持英國的立場。而於統一黨的領導下,史末資提出了相對自由的政策,但並非出於善意而是為了宣傳需要;他將反對派攻擊為「敵人」(英國人);這種「攻擊」為試圖恐嚇白人選民和阿非利卡人選民,使他們不得不聯想在1886年德蘭士瓦發現黃金後阿非利卡人因此對英國產生的仇恨,從而投票給聯合國民黨。沿着這條線入手攻擊的史末資的其他原因是史末資曾為英國工作,以及他決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加入二戰幫助英國。[3]

雖說如此,但可以說國民黨選舉獲勝最重要原因是1948年投票給國民黨的農村選民;儘管國民黨沒有獲得多數票,史末資獲得了12%以上的選票;但馬蘭卻從不當分配中獲得很大好處。[3]其使得馬蘭能夠通過贏得許多小選區來組建新政府,並在國民黨險勝的情況下甚比統一黨多得5個席位。[3]

經濟原因[編輯]

聯合國民黨提出的種族隔離政策符合各南非白人的經濟利益。因為南非北部地區的農民依靠廉價的黑人勞動力來實現利潤最大化。[4] 而生活在城市地區的南非白人工人則擔心南非黑人湧入城市後會出現就業競爭。 [5] 許多以農業為基礎的阿非利卡人農場主與商業和金融集團看到了種族隔離制度將有利於促進他們的發展。 [6]統一黨則沒有考慮到種族隔離制度給這些有影響力的大集團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也沒有像國民黨那樣優先考慮種族隔離問題。

史末資和他的內閣被指責因帶領南非加入二戰以至於令南非在二戰期間承受巨大痛苦;戰爭期間,汽油實行配給,麵包店為節省小麥而被命令不要烤制白麵包。戰後,由於南非向英國和荷蘭出口食品和其他必需品,這些配給措施中還有一些繼續存在。南非甚至向英國提供了400萬盎司(110公噸)的黃金貸款。這些措施造成了當地肉類的短缺和白麵包的無法供應。

種族問題[編輯]

在選舉策略方面,1948年的選舉活動中國民黨非常善於利用白人的恐懼心理;由於統一黨似乎不太贊成強硬的種族隔離;因此,國民黨辯稱說,若統一黨勝利那將最終導致南非黑人掌權。國民黨的宣傳將黑人與共產主義聯繫起來,而這在當時對許多南非白人來說是個大忌。[7] 這些宣傳和聯繫最終令南非白人更為恐懼與不安了。[6] 史末資在二戰期間與蘇聯領袖約瑟夫·斯大林建立了良好的個人關係;當時南非和蘇聯是共同對抗納粹德國的盟友;這一點被國民黨宣傳提到了很多。史末資曾說過,他曾「向斯大林脫帽致敬」,國民黨將這句話作為史末資傾向共產主義的證據之一。

史末資政府有爭議的新移民計劃進一步激起了阿非利卡人的不安。根據這一計劃,許多英國移民將搬來南非,而這可能搶走阿非利卡人的工作;此外有人聲稱,這些計劃背後的意圖是用生育率較高的南非英國移民來打擊生育率較低的阿非利卡人的人口地位。這樣一來,阿非利卡人在未來的選舉中就會處於劣勢地位。 [8]

在為1948年的選舉做準備時,國民黨暫緩其共和之立場。由於布爾戰爭戰爭造成的巨大而持久的阿非利卡人民族創傷,將南非宣布成立共和國並解除南非與英國之間的所有法律關係,一直是國民黨早期的政策。[9]

南非英裔支持與英國繼續保持關係,因此,國民黨的共和計劃成為南非兩大白人群體之間衝突的根源。國民黨堅定支持成立共和國的立場疏遠了溫和的阿非利卡人,他們支持南非參加二戰,並希望實現阿非利卡人與南非英國人之間的和解。當國民黨同意對其激烈的共和主義立場做出妥協,承認南非應該繼續作為英聯邦的一個自治領時,許多原支持統一黨的阿非利卡人轉而支持國民黨。 [6]

農村/城市的投票權重[編輯]

選區邊界的劃定有利於國民黨。[5]1948年的選舉中,國民黨贏得的70個席位中,大部分在農村地區,而統一黨贏得的65個席位中,大部分在城市地區。[3]根據南非當時的憲法,農村地區的選區劃界要比城市地區的選區劃界小,這意味着農村選區比城市選區多。其對國民黨有利,因為它在農村地區的票數往往很高。[5][3]儘管國民黨/阿非利卡人黨聯盟贏得的選票比統一黨少140,000張,但它在議會中獲得了多數席位,並能夠與阿非利卡人黨結盟,組成多數政府。[3]

據計算,如果農村和城市的選票權重一樣,那麼統一黨會贏得80個席位,聯合國民黨/阿非利卡人黨會贏得60個席位,而其他政黨會贏得剩餘的席位,從而使統一黨徹底獲得多數席位,而這意味着也許會推遲甚至阻止種族隔離制度。[6]

雙方政黨組織[編輯]

當時的統一黨被廣泛認為笨重且缺乏活力,而聯合國民黨則表現出活力和卓越的組織能力;二戰當中因為外部敵人的存在至南非白人以及統一黨團結起來,二戰結束後其凝聚力就支離破碎了,而揚·史末資也失去了對統一黨的控制。從最後的議會議席分配統計中可以看出,揚·史末資和他的政黨無法有效地反擊國民黨反對黨派對其提出的批評,這種無能導致國民黨最終與微弱優勢取得勝利。

1948年的選舉之後,執政聯盟賦予西南非洲(1990年獨立後稱為納米比亞)大部分講阿非利卡語和德語的選民獲充分選舉權;其結果是,這使國民黨在議會中能夠多了六張選票。[10]

後續[編輯]

國民黨分別通過《1950年鎮壓共產主義條例》以及《犯罪行為法》與《公共治安法》等法律的修正案,並且不久又通過諸如《集團住房法》等法律,進一步為從法律上與國家層面進行種族隔離做鋪墊。[11][12]

參考資料[編輯]

  1. ^ White, William Barry. The South African Parliamentary Opposition, 1948 – 1953 (PDF). University of Natal. 1989: 49 [2021-12-2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11-24). 
  2. ^ 2.0 2.1 2.2 Meredith, Martin. In the name of apartheid: South Africa in the postwar period. 1st U.S.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8
  3. ^ 3.0 3.1 3.2 3.3 3.4 3.5 C., G. M. The South African Election Appraised. The World Today. 1958, 14 (7): 316–321 [2022-02-22]. ISSN 0043-91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2). 
  4. ^ The Union of South Africa: Movement towards Republic | South African History Online. Sahistory.org.za. [24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16). 
  5. ^ 5.0 5.1 5.2 Roberts, Martin. South Africa 1948–2000: The Rise and Fall of Apartheid. Longman. 2001: 26. ISBN 978-0-582-47383-6. 
  6. ^ 6.0 6.1 6.2 6.3 Afrikaner Nationalism in the 1930s and 1940s. South African History Online. [30 Jul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31). 
  7. ^ Aikman, David. Great Souls: Six Who Changed the Century page 81
  8. ^ Joyce, Peter. The Making of a Nation: South Africa's Road to Freedom. Zebra Press. 2007: 85. ISBN 978-1-77007-312-8. 
  9. ^ National Party (NP) | South African History Online. www.sahistory.org.za. [2022-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8). 
  10. ^ Ross, A Concise History of South Africa (Cambridge), pp 115
  11. ^ General South African History Timeline: 1950s | South African History Online. www.sahistory.org.za. [2022-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3). 
  12. ^ South Africa - Legislative Implementation of Apartheid. countrystudies.us. [2022-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