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化學/化學家/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鳴龍(1898年8月6日—1979年7月1日),江蘇揚州人,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黃鳴龍在1898年8月6日出生於江蘇省揚州市

1918年,黃鳴龍在浙江醫藥專科學校(現浙江大學醫學院)畢業,隨即遠赴瑞士,在蘇黎世大學學習。1922年在德國柏林大學深造,並在192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1924年回到中國後,歷任浙江省衛生試驗所化驗室主任、衛生署技正與化學科主任、浙江省立醫藥專科學校藥科教授等職。

1934年,黃鳴龍再度赴德國,先在柏林用了一年時間補做有機合成和分析方面的實驗,並學習有關的新技術,後於1935年入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化學研究所進修。1938至1940年,黃鳴龍先在德國先靈藥廠研究,後又在英國研究女性激素。

1940至1945年,黃鳴龍回到國內任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昆明)研究員兼西南聯合大學教授。其間進行了藥物山道年的立體異構研究,並為國內外後續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1945至1952年,黃鳴龍作為訪問學者來到美國哈佛大學做研究,其間創造性的改進了沃爾夫-凱惜納還原反應,此後簡稱為黃鳴龍改良還原法。後到默克藥廠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