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倉頡系統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漢字基因[編輯]

漢字基因似乎並不只是朱邦復提出的概念,參看scholar:漢字基因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01 2006年10月13日 (UTC)

其實朱邦復漢字基因理論裏面的內容,本就非單一一家之說,嚴格來說,是漢字構字原理的再發現,同時間如果有很多人有類似的想法不能說不可能(愛迪生發明電燈前,已經有20人發明有電燈「內涵」的東西)。但,「漢字基因」這個名詞的確是其所創,scholar:漢字基因 裏面所列表的,應是討論他的理論。由於他不是學者,其理論並沒有投稿學術期刊成論文,所以在那邊看不到他的名字,google一下「漢字基因」,的確可以發現「漢字基因」跟朱邦復關係濃厚。--魔法設計師 11:20 2006年10月15日 (UTC)

倉頡輸入[編輯]

不同意合併,據知「倉頡系統」內有倉頡輸入法,但非屬「中文輸入法」類。「倉頡系統」是一套中文處理系統,當中有強大的中文文書處理功能如直排書寫、編劇功能等等;除外還有各類的協助工具如字典、文史資料。

又,此頁的內容,還有很多需要確認與更新的地方。如新版的人文系統與倉頡系統,已可在視窗下運行。Dsong 06:11 2006年11月29日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漢字基因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8日 (五) 17:46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倉頡系統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30日 (一) 23:4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