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Akinchen/備份十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國是中國的一個歷史時期。東漢末年,曹操統一中國北方並實際上以丞相的職位掌握東漢政權,取得「魏王」稱號,加九錫。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繼承其位,同年強迫東漢的末代皇帝獻帝劉協將皇位禪讓給他,建立了曹氏政權,國號「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政權正式滅亡,三國時代正式開始。221年,以益州為根據地的劉備自立為皇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同年,割據揚州、荊州、交州等地的孫權接受曹魏政權的冊封,開始稱「吳王」。229年,他正式稱帝建國,國號「吳」,史稱「東吳」。已經事實上控制曹魏政權的司馬家族於263年吞併蜀漢後,司馬炎於265年廢魏元帝自立,國號「晉」,史稱「西晉」。西晉於280年攻克江南的孫吳政權,正式統一中國,三國時代就此結束。

[編輯]

曹魏是三國時代的其中一方,始於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終於公元265年被司馬氏取代,建立西晉。

曹丕之父曹操雖未稱帝,但曹丕稱帝後追封他為魏太祖,又稱魏武帝,曹魏一朝計曹操共6帝。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領土最遼闊的國家。

漢朝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之戰後控制了中原地區大部分,並準備南下一舉統一全國。但在赤壁之戰受挫後即退守北方。曹操去世後由兒子曹丕嗣位, 不久曹丕即逼宮篡漢,曹魏正式建立。

由於曹魏在三國之中占據最大地區,盤踞中原一帶,而這區人口也是最多;加上有漢室禪讓,向來被視為正統王朝。期間最重要的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對魏晉時代之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編輯]

吳國(222年~280年)是中國古代三國時期由孫權建立的政權,史稱孫吳或東吳,占領中國江南一帶,與曹魏、蜀漢合稱「三國」。

[編輯]

蜀漢為三國時期,西南方的一個政權。於221年由昭烈帝劉備稱帝開始,至263年被另一政權曹魏攻擊,後主劉禪投降為終,共經過43年、二帝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