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Akinchen/备份十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国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时期。东汉末年,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并实际上以丞相的职位掌握东汉政权,取得“魏王”称号,加九锡。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承其位,同年强迫东汉的末代皇帝献帝刘协将皇位禅让给他,建立了曹氏政权,国号“魏”,史称“曹魏”,至此东汉政权正式灭亡,三国时代正式开始。221年,以益州为根据地的刘备自立为皇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同年,割据扬州、荆州、交州等地的孙权接受曹魏政权的册封,开始称“吴王”。229年,他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吴”,史称“东吴”。已经事实上控制曹魏政权的司马家族于263年吞并蜀汉后,司马炎于265年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西晋于280年攻克江南的孙吴政权,正式统一中国,三国时代就此结束。

[编辑]

曹魏是三国时代的其中一方,始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终于公元265年被司马氏取代,建立西晋。

曹丕之父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太祖,又称魏武帝,曹魏一朝计曹操共6帝。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领土最辽阔的国家。

汉朝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后控制了中原地区大部分,并准备南下一举统一全国。但在赤壁之战受挫后即退守北方。曹操去世后由儿子曹丕嗣位, 不久曹丕即逼宫篡汉,曹魏正式建立。

由于曹魏在三国之中占据最大地区,盘踞中原一带,而这区人口也是最多;加上有汉室禅让,向来被视为正统王朝。期间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魏晋时代之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编辑]

吴国(222年~280年)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由孙权建立的政权,史称孙吴或东吴,占领中国江南一带,与曹魏、蜀汉合称“三国”。

[编辑]

蜀汉为三国时期,西南方的一个政权。于221年由昭烈帝刘备称帝开始,至263年被另一政权曹魏攻击,后主刘禅投降为终,共经过43年、二帝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