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ChishaWolf/沙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斯塔尼斯拉夫·科西奧爾

[編輯]

斯塔尼斯拉夫-維肯季耶維奇-科西奧爾(俄語:Станислав Викентьевич Косиор羅馬化Stanisław Vikentyevich Kosior,1889年11月18日—1939年2月26日),是一位蘇聯政治家,曾任烏克蘭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蘇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

2010年,烏克蘭基輔上訴法院確認了對科西奧爾的刑事指控。該指控認為他在蘇聯政府策劃的被稱為烏克蘭大饑荒的饑荒和種族滅絕中是共犯。

早年經歷

[編輯]

科西奧爾於1889年在俄羅斯帝國謝德爾采省文格魯夫,在波德拉謝地區中一個波蘭的卑微工廠工人家庭出生。由於貧困,他向東遷移到尤佐夫卡(今頓涅茨克),在那裡的一家煉鋼廠工作。1907年,他加入了俄羅斯社會民主工黨,並很快成為該黨地方支部的負責人。同年晚些時候,他在黨內被逮捕並被解僱。次年由於警察的活動,他認為自己不得不離開該地區。1909年,他利用關係在蘇林工廠重新得到任命,但很快又被逮捕並被驅逐到巴甫洛夫斯克礦區。[1]1913年,他被調到莫斯科,然後到基輔哈爾科夫,在那裡他組織了當地的共產主義小組。1915年,他被暗探局(俄羅斯帝國秘密警察)逮捕並流放到西伯利亞

二月革命後,科西奧爾搬到了彼得格勒,在那裡他領導布爾什維克的地方分部和納爾瓦市委員會。十月革命後,科西奧爾搬到了德國控制的東部領地和烏克蘭地區,在那裡他為布爾什維克的事業工作。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條約簽訂後,他回到了俄羅斯,並於1920年成為中央政治局委員的秘書。1922年3月至1925年12月,他擔任蘇聯共產黨西伯利亞分部負責人。1926年1月,他被任命為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與總書記約瑟夫·斯大林一起工作。

烏克蘭大饑荒

[編輯]

1928年7月,科西奧爾被任命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共產黨總書記。他回國時正值斯大林決定將農民趕到集體農莊,科西奧爾支持這一政策。1929年11月,他在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上發言,認為集體化是農業進步的唯一途徑。1930年2月,他宣布烏克蘭將 「在春季播種運動中完全實現集體化」。[2]1930年7月,他被提升為蘇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1931年收割後,科西奧爾知道集體化正在造成烏克蘭農業產量的災難性下降 — 8月訪問莫斯科時,他警告斯大林的副手拉扎爾·卡加諾維奇,將出現1.7億普特(近300萬噸)的糧食短缺,但卡加諾維奇將問題歸咎於烏克蘭農民的大規模盜竊,迫使科西奧爾遵循這一意見。[3][4]他在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上發言(他從1926年起就是該委員會的成員),將失敗歸咎於中層官員和黨員,他們聽信了農民的抱怨,認為配額太高。他說:」他們不僅沒有鬥爭;不僅沒有組織集體農莊的群眾為麵包而鬥爭,反對階級敵人,他們還經常跟着這種農民情緒走」。[5]

在斯大林的命令下,科西奧爾於1932年1月15日推動通過了《關於糧食採購》的法令,該法令增加了哈爾科夫中央政府指揮各地區沒收糧食的權力。他 「不顧烏克蘭村莊的飢餓 「而實施這一措施的事實,是基輔上訴法院在其2010年決議中引用的第一個例子,該決議判科西奧爾是種族滅絕的同謀。[6]法院還記錄到,2月1日,他和弗拉斯·丘巴爾共同簽署了一項 「關於種子 「的法令,指示地方委員會拒絕向烏克蘭的集體農場提供任何種子援助;3月17日,他簽署了一項「關於種子儲備 「的法令,導致反抗沒收糧食的農民遭到更多鎮壓;3月29日,他推動通過了一項 「關於波利西亞 「的法令,根據這項法令,5000個農民家庭被從烏克蘭的波利西亞地區驅逐。[6]

1932年4月,科西奧爾在巡視農村後,寫信給斯大林說,飢餓的農民拒絕播種糧食,出現了麻煩,並微妙地要求將糧食送到烏克蘭。這引起了憤怒的拒絕,似乎讓斯大林懷疑科西奧爾不夠無情。[7]」這種情況最糟糕的是科西奧爾的沉默,」他對卡岡諾維奇說,當時其他主要的烏克蘭共產主義者懇求幫助。當科西奧爾向莫斯科的政治局提交正式的救濟請求時,在6月它被斷然拒絕。卡加諾維奇警告他,他的 「錯誤 「將被作為對其他地區黨的領導人的反面例子。這是因為科西奧爾試圖在莫斯科的要求和農村的危機之間找到一個調和點的行為讓斯大林對他產生了不滿。他告訴卡加諾維奇,科索爾在 「耍花招」,從事 「腐朽的外交」,是 「犯罪的輕浮」。他考慮解僱科索爾,並派卡岡諾維奇代替他。[8]然而,科西奧爾和他的副手帕維爾·波斯提舍夫會見了斯大林,後者同意減少烏克蘭的糧食配額。這似乎解決了他們的分歧。11月,科西奧爾發表演講,將農村的問題歸咎於烏克蘭民族主義者。[9]1935年,他被授予列寧勳章,「以表彰他在農業領域的顯著成就」。[10]

Stanislav Kosior at the Kremlin in 1935. From left to right are Trofim Lysenko, Kosior, Anastas Mikoyan, Andrei Andreyev and Joseph Stalin

大清洗

[編輯]

科西奧爾在大清洗開始時忠誠地支持斯大林。他是1936年8月第一次莫斯科作秀審判中的八名蘇聯領導人之一,被告被迫承認他們策劃暗殺。[11]在大清洗初期被處決的人員名單中,有五人是由他聯署的。[12]在1936年12月召開的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央委員會全會上,他對尼古拉·布哈林進行了個人攻擊,稱他是騙子,而布哈林是集體化的主要反對者。在下次全會上,他要求逮捕布哈林和阿列克謝·雷科夫,但投票反對處決他們。[13]這並沒有為他贏得斯大林的信任。

1938年1月,他被召回莫斯科,並由尼基塔·赫魯曉夫取代。這是斯大林持續不信任的一個標誌。他告訴赫魯曉夫,科西爾 「沒有做好工作」。赫魯曉夫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他反對這一調動,部分原因是他喜歡科西奧爾,他形容科西奧爾是 「一個相當溫和的人,令人愉快並且聰明」,但斯大林否決了他的反對。[14]科西奧爾被任命為蘇聯控制辦公室主任和蘇聯副總理。

1938年5月3日,科西奧爾被逮捕,並被剝奪了所有黨內職務。1956年赫魯曉夫在蘇共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的「秘密報告」中透露,科西奧爾的案件是由鮑里斯·羅多斯處理的,他是內務部雇用的一個特別臭名昭著的刑訊員,他被命令強迫科西奧爾招供。[15]在審訊過程中,科西奧爾經受住了殘酷的折磨,「但當他16歲的女兒被帶進房間並在他面前被強姦時,他崩潰了」 [16]。在他崩潰之後,他被叫到斯大林的辦公室,與烏克蘭總統格里戈里·彼得羅夫斯基對質,後者拒絕相信科西奧爾有罪。正如彼得羅夫斯基後來描述的那樣:

他們讓科西奧爾坐在一張椅子上。他沮喪地坐在那裡;顯然,他經歷了很多事情。「好好說!」「我能說什麼呢?」科西奧爾回答。「你知道我是個波蘭間諜。」…然後斯大林勝利地說道「有了,你看,彼得羅夫斯基,你不相信科西奧爾成為了間諜。現在你相信他是人民的敵人了嗎?」 [17]

1939年2月26日,科西奧爾被判處槍決,並在同日被瓦西里·布洛欣將軍槍決。[18]斯大林死後,科西奧爾於1956年3月14日被蘇聯政府恢復名譽

家庭

[編輯]

科西奧爾是四兄弟中的一個。最年長的弗拉迪斯拉夫·科西奧爾和他的一個弟弟約瑟夫·科西奧爾也是活躍的共產主義者。這三個人都在大清洗期間被處決。科西奧爾的妻子伊麗莎白於1938年3月3日被捕,被指控為反革命分子的妻子,並於1938年8月3日被槍決。[19]他們的女兒塔瑪拉(1922–1938)在其父親面前被強姦,在火車前自殺。[18]

科西奧爾的兒子弗拉基米爾-斯坦尼斯拉沃維奇,生於1922年,在1942年12月初的列寧格勒戰役中死亡。[20]

  1. ^ Haupt, Georges & Marie, Jean-Jacques. Makers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74: 149. ISBN 0801408091. 
  2. ^ Davies, R.W. The Industrialisation of Soviet Russia, volume 1: The Socialist Offensive, The Collectivisation of Soviet agriculture, 1929-1930.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P. 1980: 165, 242. ISBN 0-674-81480-0. 
  3. ^ Snyder, Timothy. Bloodlands: Europe between Hitler and Stalin. Basic Books. 2010. ISBN 978-0-465-03147-4. hdl:2027/heb.32352 (英語). 
  4. ^ R.W.Davies, Oleg V.Khlevniuk, and E. A Rees (editors). The Stalin-Kaganovich Correspondence 1931-36. New Haven: Yale U.P. 2003: 55. ISBN 0-300-09367-5. 
  5. ^ Applebaum, Anne. Red Famine, Stalin's War on Ukraine. London: Penguin. 2018: 169. ISBN 978-0-141-97828-4. 
  6. ^ 6.0 6.1 Resolution of the court Ukraine Kyiv Court of Appeal 2-A Solomyanska Street, Kyiv ruling in the name of Ukraine. Holodomor Museum. 16 October 2019 [5 March 2021]. 
  7. ^ Applebaum. Red Famine. : !77–78. 
  8. ^ The Stalin-Kaganovich Correspondence. : 136,141,152, 180. 
  9. ^ Applebaum. Red Famine. : 289. 
  10. ^ Guide to the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Soviet Union 1898 – 1991. knowbysight.info
  11. ^ Report of Court Proceedings in the Case of the Trotskyite-Zinovievite Terrorist Centre. Moscow: People's Commissariat of Justice of the USSR. 1936: 37. 
  12. ^ Slezkine, Yuri. The House of Government, A Saga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P. 2017: 755. ISBN 978-0-69119-272-7. 
  13. ^ J.Arch Getty, and Oleg V.Naumov. The Road to Terror, Stalin and the Self-Destruction of the Bolsheviks. New Haven: Yale U.P. 1999: 316–17, 413. ISBN 0-300-07772-6. 
  14. ^ Khrushchev, Nikita. Khrushchev Remembers. Sphere. 1971: 29,76,88–89. 
  15. ^ Khrushchev, Nikita. Special Report to the 20th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Secret Speech" (PDF). Khrushchev's Secret Speech - Full Anotated Text. [5 March 2021]. 
  16. ^ Figes, Orlando (2007) The Whisperers, Allen Lane, London, ISBN 0312428030, p. 248
  17. ^ Medvedev, Roy. Let History Judge, The Origins and Consequences of Stalinism. Nottingham: Spokesman. 1976: 295. 
  18. ^ 18.0 18.1 Коссиор Станислав Викентьевич (1889-1939). Семейные истопии. [7 March 2021]. 
  19. ^ Косиор, Елизавета Сергеевич. Память о весправии. Sakharov Centre. [7 March 2021]. 
  20. ^ in Russian. https://www.geni.com/people/Vladimir-Kosior/6000000074365304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