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討論:Lioujeng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歡迎[編輯]

您好,Lioujeng!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同意在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可使用編輯工具條上的Signature icon.png按鈕。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希望您能享受編寫人類共有之自由百科的快樂,成為一名維基百科人。我是歡迎您的維基百科人:--鳥甲 03:44 2006年12月17日 (UTC)

[1] 河南省也是中國歷史上(尤其是南宋以前)宰相等一品大元最多的地區之一,到明朝河南籍的進士還是全國第六(次於南直隸,浙江,江西,山東,福建)。清朝以後進士相對有下降,但是縱觀歷史對中華文化貢獻巨大。如果明朝南直隸沒有分屬今天幾省的話,恐怕也只有南直隸的歷史名人數目能和河南省抗衡了,沒有必要拉進別地爭議古人的 。Georgezhao (留言) 2009年8月24日 (一) 04:55 (UTC)[回覆]

河南永城市閉幕的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第12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古時,「亳」地屬古豫州,秦置譙縣,西漢時,譙縣隸屬豫州刺史部所轄之沛郡。東漢時,沛郡改為沛國。建安末年,拆沛國之一部置譙郡,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置南兗州,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改南兗州為亳州。 1993 年黃山書社出版的《亳州市志》記載:「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亳州為譙郡,譙縣與谷陽、城父、山桑、臨渙、永城、酇為其屬縣」「唐武德四年 (621年),改譙郡為亳州」「唐開元年間(713-741年)亳州所轄8個縣(譙、臨渙、酇、城父、鹿邑、蒙城、永城、真源)」其中的「酇」,就是今天的永城市酇城鎮和酇陽鄉一帶,「永城」仍是今天的河南永城市。1952年,原屬安徽的永城劃歸河南,位於永城的曹操和華佗故里也一併列入河南省的管轄範圍。


用戶對維基百科所謂巡視管理Jimmy Xu感到遺憾。認爲其本身為一學生,知識狹隘,報有地域歧視,並無任何證據強詞奪理發表嚴重惡意文字。利用自身管理權限,肆意辱駡用戶,對不符合其心意的內容胡亂扣帽子。

此一幼稚學生竟成爲維基管理,本用戶對此維基失望,深感Jimmy Xu應自我反省,減少使用激烈語言,早日成爲一成熟男人,真正做到中立與穩健。

另,對於所謂舉報人余兮,用戶感覺噁心。該人受自身思維局限,不但不追究其它惡意刪改人士,相反僅以自己為管理員以及所謂自身思想追討他人。中國自古小人多,余兮用戶即為此,未來也不會有大的成就。

本用戶至此受該惡劣管理控制與所謂「警告」,將停止對所有維基中華名人籍貫爭議的補充。

學術爭議本無妨,而該管理無視其他人刪除中立以及學術爭議語言,以嚴重地域歧視強加惡名於本用戶,應受天譴。

用戶 於香港 2009年9月

2010香港夏聚前聚會討論[編輯]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Tango Chan (留言) 2010年6月2日 (三) 09:43 (UTC)[回覆]


邀請討論2011年香港春聚[編輯]

邀請你的維基人是:拉叔(留言~) 2011年4月15日 (五) 05:50 (UTC)[回覆]

邀請出席2011年香港春聚[編輯]

拉叔(留言~) 2011年4月22日 (五) 10:4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