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部門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部門(法語:UIT Recommandations du Secteur de la normalisation des télécommunications,縮寫UIT-T;英語:ITU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縮寫ITU-T)是國際電信聯盟管理下的專門制定遠程通信相關國際標準的組織。該機構創建於1993年,前身是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法語:Comité Consultatif International Téléphonique et Télégraphique,英語:International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nsultative Committee,縮寫:CCITT),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

由ITU-T指定的國際標準通常被稱為「建議書」(Recommendations),ITU-T的各種建議書的分類由一個首字母來代表,稱為系列,每個系列的建議書除了分類字母以外還有一個編號,例如「V.90」。

歷史

[編輯]

從1960年到1993年改名為ITU-T期間[1],CCITT的建議書在每4年一次的全會中正式通過,建議書的全集在每次全會後出版,並以每次建議書集的封面顏色來命名。例如1980年全會後的全集叫做「黃皮書」,而1984年的叫做「紅皮書」。全集大概每幾百頁分為一冊,並可分冊購買。這種每4年才通過一次的機制使得CCITT變成一個緩慢而僵硬的組織。

然而,隨著1980年代早期個人計算機產業的快速發展,在客戶和服務商之間對通訊技術的要求也急遽增加,使他們急於開發並使用一些新的通訊技術規範,即使這種規範並未被標準化。因此,標準制定機構必須加快標準制定的流程來適應這一需求,否則他們將不得不面對並承認一些事實標準。不幸的是,這時候像ISO和CCITT這樣的機構並不足以應付這樣的改變。

在有些情況下,會制定出一個混合了很多專有技術,但卻毫無希望的大雜燴,這時候沒有任何一個贏家,彩色傳真技術就是這樣的例子。另一個現象是公眾傾向於從另外一類能更快對公眾的要求作出反應的標準制定組織來獲取標準,這樣的組織包含非正式的、非政府的組織像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以及一些行業組織像全球資訊網協會

因此,ITU-T目前以更精簡的流程運營中。從一成員公司最初的標準草案的提案被提出到最終標準(建議書)的批准之間的時間最短可以幾個月的時間(也許更短)。相較於CCITT以前的流程,ITU-T現在標準制定的流程能更快速的回應急速的技術發展。

系列和建議書

[編輯]

IETF3GPP等不同,ITU-T發布的協議不是開放的,除了草案和研究階段的文本外,一般不提供免費下載。ITU-T發布的建議書通常有類似X.500的名字,其中X是系列而500是系列號。

重要的ITU-T的系列和建議書有:

  • A - ITU-T各部分工作的組織協調
  • B - 語法規定:定義,符號,分類
  • C - 常規通信統計
  • D - 常規關稅原則
  • E - 總體網絡操作,電話服務,服務操作和人的要素
    • E.123國家和國際電話號碼規範
    • E.163國際電話服務號碼分配計劃
    • E.164國際公共遠程通信號碼分配計劃
      • 補充2 - 號碼可移動性
  • F - 非電話遠程通信服務
  • G - 傳輸系統和媒體,數字系統和網絡
    • G.651 50/125μm折射率漸變型多模光纖
    • G.652標準單模光纖
    • G.653色散位移單模光纖
    • G.654截止波長位移單模光纖
    • G.655非零色散位移單模光纖
    • G.656寬帶光傳送的非零色散位移單模光纖
    • G.657彎曲不敏感單模光纖
    • G.711音頻壓縮(mu-law)
    • G.722音頻壓縮(寬帶)
    • G.722.1音頻壓縮(寬帶,低碼率)
    • G.722.2語音壓縮AMR-WB(寬帶,低碼率)
    • G.723.1語音壓縮CELP
    • G.726音頻壓縮ADPCM
    • G.728語音壓縮LD-CELP
    • G.729語音壓縮ACELP
  • H - 視頻音頻以及多媒體系統複合方法
    • H.223低碼率多媒體通信複合協議
    • H.225.0也被稱為實時傳輸協議
    • H.261視頻壓縮標準,約1991年
    • H.262視頻壓縮標準(和MPEG-2第二部分內容相同),約1994年
    • H.263視頻壓縮標準,約1995年
    • H.263v2(也就是H.263+)視頻壓縮標準,約1998年
    • H.264視頻壓縮標準(和MPEG-4第十部分內容相同),約2003年
    • H.265視頻壓縮標準,又稱「高效率視訊編碼(HEVC)」,2013年
    • H.323基於包傳輸的多媒體通信系統
      • 附錄D - 基於H.323系統的實時傳真
      • 附錄G - 文本傳輸和文本集(Text conversation and Text SET)
      • 附錄J - H.323附錄F的安全性
      • 附錄K - 基於HTTP協議服務的H.323傳輸控制信道
      • 附錄M.1 - H.323中的信令協議隧道(Qsig)
      • 附錄M.2 - H.323中的信令協議隧道(Qsig)
    • H.324低碼率下的多媒體通信終端
    • H.332基於H.323拓展的寬鬆雙向視頻會議
  • I - 綜合業務數字網
  • J - 電視、廣播和其他多媒體信號的傳輸
  • K - 抗干擾
  • L - 電纜和室外設備的建設、安裝和保護
  • M - TMN和網絡維護:國際傳輸系統、電話線路、傳真和租用線路。
  • N - 維護:國際電視和伴音傳輸迴路
  • O - 測量儀器規範
  • P - 電話傳輸質量、電話安裝、本地介入網絡
  • Q - 切換和信令
  • R - 傳真傳輸
  • S - 傳真服務終端設備
  • T - 遠程信息處理服務終端
  • U - 傳真交換
  • V - 電話網上的數據通信
    • V.1在二元符合和二元狀況碼的等價關係
    • V.5在0.01%的誤碼率下600bps、1200bps、2400bps、4800bps和9600bps碼率下的同步信令
    • V.10一個1976年達成的協議,用於非平衡電路上的100kbps以下的數據通信
    • V.11一個1976年達成的協議,用於平衡電路上的10Mbps以下的數據通信
    • V.17一個使用網格調製(TCM:Trellis modulation),在12和14.4kbps下使用的傳真協議
    • V.21一個在兩個模擬撥號調製解調器間進行全雙工通信的建議書。通信使用音頻頻移鍵控(Audio frequency-shift keying)調製,工作在300波特下,碼率為300bps。
    • V.22一個在兩個模擬撥號調製解調器間進行全雙工通信的建議書。通信使用相移鍵控(Phase-shift keying)調製,工作在600波特下,碼率為300bps或者1200bps。
    • V.22bis一個V.22的拓展。使用了四相調製(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工作在600波特下,碼率為1200bps或者2400bps。兼容V.22模式。
    • V.23一個在兩個模擬撥號調製解調器間進行半雙工通信的建議書。通信使用頻移鍵控(Frequency-shift keying)調製,工作在600或者1200波特下,碼率分別為600bps或者1200bps。另外有一個可選的75波特的反向信道可以傳送75bps的碼率。
    • V.24一系列有關在數據終端設備(data terminal equipment)和數據鏈路終端設備(data circuit terminating equipment)之間進行交換的定義。最早於1964年達成協議,等價於EIA RS232的一個子集。
    • V.25一個1968年達成的協議,定義了在電話線路上自動呼叫和/或應答的設備的標準,使用了V.24中定義的交換電路,尤其是並行自動呼叫。它還定義了用於消除網絡回聲的消除器和抑制器。
    • V.25bis一個V.25的拓展,使用了V.24種定義的串行交換電路來進行數據傳輸。並為匿名訪問定義了命令格式,同步字和面向位的操作。
    • V.26一個1968年達成的協議,是在兩個模擬固定線路撥號調製解調器間進行全雙工通信的建議書。通信使用相移鍵控(Phase-shift keying)調製,工作在1200波特下,碼率為2400bps。另外有一個可選的75波特的反向信道可以雙向傳送75bps的碼率。
    • V.26bis一個1972年達成協議的V.26的拓展,工作在撥號調製解調器半雙工模式下,加入了一個碼率為1200bps的返回信道,同樣工作在1200波特下。
    • V.26ter一個1984年達成協議的V.26的拓展,工作在固定線路撥號調製解調器全雙工模式下,使用同步或者非同步方式建立一個碼率為1200bps的返回信道,同樣工作在1200波特下,利用回聲消除來分隔信道。
    • V.27一個1972年達成的協議,是在兩個模擬固定線路撥號調製解調器間進行全雙工或者半雙工通信的建議書。通信使用相移鍵控(Phase-shift keying)調製,工作在1600波特下,同步傳輸碼率為4800bps。另外有一個可選的75波特的反向信道可以傳送75bps的碼率。
    • V.27bis一個1976年達成協議的V.27的拓展,增加了一個和V.26兼容的工作1200波特下,碼率為2400bps的返回信道。一個自適應的均衡器被用來處理低級線。
    • V.27ter一個使用在撥號線路上的V.27bis的拓展。
    • V.28一個1972年達成的協議,用於非平衡電子電路上的數據通訊。如果和V.24以及按照ISO 2110排列的25腳的連接器一起使用,就和EIARS 232兼容。
    • V.29一個1976年達成的協議,是在兩個模擬固定線路撥號調製解調器間進行全雙工通信的建議書。通信使用積分幅度調製(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工作在2400波特下,同步傳輸碼率為9600bps。使用2400波特下的簡化調製(reduced modulations)傳送反向7200bps或者4800bps的數據。一種可選的多路技術可以將7200bps、4800bps和2400bps的子信道集合為9600bps,使用正向信道傳輸。該標準的一個變型被用在傳真傳輸中。
    • V.32一個1984年達成的協議,是在多個模擬固定線路/撥號調製解調器間進行全雙工通信的建議書。通信使用積分幅度調製(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工作在2400波特下,同步傳輸碼率為9600/4800/2400bps。
    • V.32bis一個V.32的拓展。用於工作在通用電話交換網或者點對點雙絞線電路的全雙工調製解調器間通信,速率可達14400bps,返回信道12kbps。該標準被製造商進一步優化,達到了19.2kbps的速率,即一直沒有正式文本化的V.32ter標準。

參考文獻

[編輯]
  1. ^ About ITU. [2009-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2).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