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斯季屠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烏斯季在捷克的位置

烏斯季屠殺捷克語Ústecký masakr,德語:Massaker von Aussig)是1945年7月3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發生在拉貝河畔烏斯季的針對德意志人的屠殺事件,烏斯季是波西米亞北部(蘇台德)一個居民主要是德意志人的城市。

曾經組織了布爾諾死亡行軍的貝德里奇·Pokorný被指控組織了這次屠殺,在波茨坦會議(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後期,在政府已停止這種行為後。

2005年7月31日,烏斯季市市長在橋上安放了紀念牌匾,上面寫着「紀念1945年7月31日暴力行為的受害者」[1]

原因及衝突[編輯]

7月31日15:30,位於城內Krásné 布雷茲諾的一座軍火庫爆炸。死亡人數為26或27人(其中7人為捷克人) ,數十人受傷。

爆炸發生後,針對德國人的種族屠殺立即在城內的四個地點開始,他們在戰爭結束後都戴着白色臂章,因此很容易識別。他們遭到毆打,被刺死、槍殺或淹死在消防水池。在易北河橋上,一名德國人格奧格·Schörghuber,高喊挑釁口號,被人群扔進河裏,當他試圖遊走時,被士兵槍殺。不久其他人,包括一名婦女、一個嬰兒和手推車,被扔進水中,隨後開槍。肇事者是革命衛隊(戰後準軍事集團),捷克和蘇聯士兵,和一群最近從其他地方來到的捷克人。當地的捷克人,包括市長約瑟夫馮德拉,試圖幫助受害者。最後,該州進入緊急狀態,並宣佈實行宵禁,到18時25分,街道被軍隊清理。

受害者人數[編輯]

估計受害人數是80-100人。8月1日,24具聚集在城內的屍體在特蕾津過去的集中營火葬場燒掉;17名Schicht工廠職員在爆炸發生時下班經過橋樑消失。在隨後的幾天裏,有數十具屍體沿易北河漂到德國。不過,他們可能來自其他地方。蘇台德地區德國人的估計值更高,達到2700人。

後果[編輯]

第二天,8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成立了一個Ludvík Svoboda將軍領導的調查委員會。委員會未能發現爆炸的原因,但譴責了德國破壞者(Werewolf)。

爆炸和隨後的屠殺被用作倡導從捷克驅逐德國人的藉口。在共產黨統治捷克斯洛伐克時期(1948至1989年),事件的詳情遭到壓制,大部分捷克人對此都不了解。

懷疑共產黨參與[編輯]

1989年天鵝絨革命以後,弗拉迪米爾凱撒開始調查這一事件,最近和另一烏斯季公民揚·哈韋爾出版調查結果,[2]。雖然只有間接證據保存下來,他們得出結論認為,爆炸和屠殺是捷克斯洛伐克秘密共產黨人所預謀,特別是內務部長貝德里奇·Pokorný早些時候組織了布爾諾死亡行軍,以支持從捷克斯洛伐克遷走德國人,向波茨坦會議證明德國人與捷克人共居一地是不可能的。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photographs. [2009-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2. ^ 德國歷史學家Otfrid Pustejovsky as Stalo se v Ústí nad Labem 31. července 1945拉貝河畔烏斯季2005年, ISBN 80-86646-11-4;德語翻譯Ein Nachkriegs-Verbrechen: Aussig 31. Juli 1945; ISBN 80-86067-7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