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米哈伊洛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夫
原文名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
出生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米哈伊洛夫
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Михайлов

1888年4月26日(舊曆為19日)
莫爾尚斯克
逝世1983年9月29日
列寧格勒
國籍 俄羅斯帝國
 蘇聯
母校莫斯科國立大學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天文學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米哈伊洛夫(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Михайлов羅馬化:Aleksandr Aleksandrovich Mikhaylov;1888年4月26日—1983年9月29日)是一位天文學家,曾任蘇聯科學院院士。1947年至1982年,他在普爾科沃天文台工作。1964年之前,他一直擔任該台台長,並因在列寧格勒陷落後領導該台戰後復興而受到讚譽。[1]

他最早發表的論文之一涉及哈雷彗星的出現。[2]

奇怪的是,約瑟夫·斯大林曾下令摧毀普爾科沃天文台,但隨後又下令重建。米哈伊洛夫在該天文台重新開放前的工作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該天文台於1954年5月正式重新開放。其研究任務包括觀測和預測太陽活動以及利用無線電天文學儀器進行各種項目。[3]

參考資料[編輯]

  1. ^ Pulkovo NEO Page: General Information. [2008-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1-24). 
  2. ^ Kabalakin, V. "Obituary - Mikhailov, Alexander-Alexandrovich," Royal Astron. Soc. Quart. Journal, V.26, NO.3, September 1985, p. 365.
  3. ^ Pulkovo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3-03.

延伸閱讀[編輯]

  • Evaluating Soviet Lunar Science in Cold War America, Ronald E. Doel, Osiris, 2nd Series, Vol. 7, Science after '40 (1992), pp. 238–264
  • Biographical Encyclopedia of Astronomers, edited by Hockey, Trimble, et al., Springer (2007), p. 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