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閬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閬縣,是明代交阯承宣布政使司順化府順州下轄的一個縣,其境內有婆溪山羅密山,均產香木;又有典更江,自婆雞山發源,流入順化江,入於海[1]
治所約在今越南廣治省海陵縣和肇豐縣的北部[2]

沿革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安南志(原)》(1931年河內法國遠東學院訂刊本)卷一山川,第56-57頁
  2. ^ 「《烏州近錄》說:順州城在海陵縣境內,城西有長江。我們推斷,順州城所在的地方即今天的古城。古城位於石桿江和永定河的三江口,在海陵縣境內。巴閬縣被記載為順州的首縣,又有典更江流入頤化江。我們猜想,典更江為石桿江的源頭,順化江即石桿江,巴閬縣是在石桿江上的海陵縣和肇豐縣的北部。這是順州的重要地區。」《越南歷代疆域 越南歷史地理研究》,陶維英著 鍾民岩譯,商務印書館, 1973,第205-206頁
  3. ^ 「本漢日南郡之地,日南郡有五城曰:西捲縣比景縣朱吾縣盧容縣象林縣比景縣當今廣治省。漢之比景即占城之烏州,陳之順州。占城為烏州、麻令州之地。占城在越南李朝割麻令州,陳朝割烏、里二州。安南李朝取麻令州改置明靈州,陳朝又取烏州改置為順州,設石蘭、花閬、利調、安仁四縣隸之,明朝時併入順州隸順化府,黎初明靈州改明靈縣隸新平府,順州改設武昌、海陵二縣隸肇豐府屬順化承宣」《大南一統志》卷七 廣治 第1-2頁
  4. ^ 「順州領巴閬、利調、安仁三縣」,《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六十八永樂五年六月癸未朔
  5. ^ 《郡縣時代之安南》,黎正甫著,商務印書館,重慶市,民國34年7月,第258頁
  6. ^ 「順州領巴閬、利調、安仁三縣」《天下郡國利病書》原編第32冊,雲貴交阯,第109頁
  7. ^ 「順化府領順化二州、利調、石蘭、巴閬、安仁、茶偈、利、乍令、思、蒲、蒲浪、士榮。」,《大明一統志》(天順五年御製序本)卷九十,第2頁
  8. ^ 「順州縣四:賴調(利調)、巴關(巴閬)、不蘭、安仁」,《安南志(原)》(1931年河內法國遠東學院訂刊本)卷一,第35頁
  9. ^ 「順化府領二州十一縣:順州、化州、利調縣、石蘭縣、巴閬縣、安仁縣、茶偈縣、利逢縣、乍令縣、思蓉縣、蒲台縣、蒲浪縣、士榮縣。」《越嶠書》(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藍格鈔本),明李文鳳撰,卷一
  10. ^ 「並交阯順州之利調、安仁、不蘭、巴閬四縣入順州」《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二百十六永樂十七年秋九月癸卯朔
  11. ^ 「並交阯順州之利調、安仁、不蘭、巴閬四縣入順州」《天下郡國利病書》原編第32冊,雲貴交阯,第1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