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街 (北京)
| ||||||
---|---|---|---|---|---|---|
類型 | 城市次幹路 | |||||
道路長度 | 1.2公里(0.75英里) | |||||
行車線數量 | 兩上兩下四機動車道 | |||||
地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東城區 | |||||
附近主要建築物 | 新京報社 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學 | |||||
起點 | 廣渠門內大街 | |||||
終點 | 鐵路 |
簡介
[編輯]幸福大街北起廣渠門內大街,南經體育館路抵達鐵路北側。因鄰近幸福樓而得名。該街北段明朝時稱柴市口,清朝乾隆京城全圖上名火神廟街,後稱火神廟大街。明朝這個柴市在北京十分出名,因為當時北京居民取暖、做飯都要使用柴草。到了清朝,北京城內居民改用煤取暖、做飯的多了,柴市便不再存在。因為其北口有座火神廟,故改稱火神廟街。該街南段多為義地、葦塘、農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這條路泛稱火神廟大街,實為一條南北走向的不太長的土路,旁邊有條髒臭的明溝,兩側荊棘叢生、到處是荒墳義冢。該大街附近還有座道觀南極廟,在南極廟南北兩側形成了街巷,分別稱為南極廟前街、南極廟后街。當時該地區只有幾個小村和幾家小作坊,行人非常少。[1][2]
1950年,在火神廟大街南段的東側,即南極廟前街附近建起一片平房,形成了一個新的居住小區,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翻身做主過上幸福生活,並且因為當時流行的「幸福生活萬年長」的提法,該小區得名「幸福村」。1959年,在幸福村北部的南極廟后街附近建起一片住宅樓,因南臨幸福村而稱「幸福大樓」,簡稱「幸福樓」。[2]
1965年,北京市市政部門對該地區的道路整體改造,合併了多條街巷,並將道路加長、拓寬,將土路改鋪成瀝青路,因該大街南段臨近「幸福樓」,所以將該大街命名為「幸福大街」。[1][2]
改革開放後,在幸福大街東部偏南的地方形成了南北兩個新的大型住宅區。1981年將南部的住宅區即原南極廟前街和幸福村一帶命名為「幸福南里」,將北部的住宅區即原南極廟后街和幸福樓一帶命名為「幸福北里」。[2]
2002年9月4日,祈年大街工程以及北京市崇文區南北花市大街至幸福大街道路施工建設工程正式動工。[3]其中後一工程包括幸福大街改造與南花市大街、北花市大街市政道路建設,該工程屬北京市城區路網加密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造後,幸福大街(不含體育館路以南段)路寬從8米增至40米,路長1200米,成為兩上兩下城市次幹道。在該工程建設中,原幸福大街兩側的166株國槐全部保留,同時新栽國槐108株、鋪種草坪3800餘平方米。2003年4月,經過改造的幸福大街正式通車。[4][3]
1999年9月創建的北京搖滾樂隊「幸福大街」樂隊因幸福大街而得名。[5]
幸福大街體育館路以南段的西側,還有幸福東街、幸福中街。這兩條街雖然名稱為街,但其實是胡同。1965年將幸福村內三條街依方位分別命名為幸福東街、幸福中街、幸福西街。幸福西街於1974年國家體委擴建羽毛球館時被佔用,自此僅存幸福東街、幸福中街。[6]幸福東街東起幸福大街,向西再折向東南,延伸至龍潭路北側、鐵路西北側。過去的法藏寺塔就位於今幸福東街南端與鐵路之間的綠地中。幸福中街東起幸福東街,向西再折向東南,延伸至龍潭路北側。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王彬、徐秀珊,北京地名典,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第270頁
- ^ 2.0 2.1 2.2 2.3 「幸福大街」談往,網易,2011-06-21[永久失效連結]
- ^ 3.0 3.1 “发愁路”变幸福路 京城两项道路建设昨动工,南方网,2002-09-05. [2016-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2).
- ^ 幸福大街昨日通车,新浪,2003-04-19. [2016-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 ^ 幸福大街乐队吴虹飞专访:这个世界的善与光明,新浪,2010-08-29. [2016-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 ^ 幸福东街,东华流韵,2009-07-17. [2016-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