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星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星吉(1296年—1352年),字吉甫元朝大臣。河西唐兀人,搠思吉之子。

星吉世為怯里馬赤(翻譯員),元武宗時入職。年輕時給事皇太子壽山潛邸,以精敏著稱。元英宗初年,為中尚監丞、右侍儀、同修起居注。泰定元年(1324年),官監察御史,有直聲。後為宣政院使、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制止威順王肆意侵奪百姓,胡僧小住持的恃寵橫甚,使豪強斂手,貧民稱快。至正初年,為宣徽院使、宣政院使。至正十年(1350年),出任湖廣行省平章政事。至正十一年(1351年)率軍鎮壓汝、潁地區紅巾軍,修城募兵,扼守武昌。城破,回京調任大司農。次年,出為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借錢募兵,在太平(今安徽當塗),招募二千新兵,與徐壽輝紅巾軍戰,先後在銅陵池州湖口安慶等地作戰。當時紅巾軍已破江州,星吉力戰收復,據番陽口。九月,以眾寡不敵,在小孤山兵敗被紅巾軍所俘,絕食而死。一說被紅巾軍用箭射死。追封咸寧王,諡忠肅。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元史·卷144》,出自宋濂元史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新元史/卷219》,出自柯劭忞新元史

參考文獻[編輯]

  • 元史》卷144 列傳第31